工作心得体会:刑事诉讼中疑案处理的证据判断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33593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心得体会:刑事诉讼中疑案处理的证据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作心得体会:刑事诉讼中疑案处理的证据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作心得体会:刑事诉讼中疑案处理的证据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作心得体会:刑事诉讼中疑案处理的证据判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作心得体会:刑事诉讼中疑案处理的证据判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心得体会:刑事诉讼中疑案处理的证据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心得体会:刑事诉讼中疑案处理的证据判断(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作心得:刑事诉讼中疑案处理的证据判断刑事诉讼中,学术界对疑案有有不同看法:有的觉得疑案是指事实 不清、证据不足、难以判决的案件;有的却说疑案是指罪与非罪难以认 定的案件;还有的认为疑案包括罪与非罪界限不清或证据不足,事实不 清的案件和此罪与彼罪界限不清的案件。本文着重探讨的是事实不清、 证据不足、难以判决的案件及罪与非罪难以认定的案件。疑案在证据上看是在定罪情节上证据不足,无法证明犯罪人为何 人,犯罪事实的具体内容和情节都无法准确判定。我国【刑事诉讼法】 要求证据证明案件事实必须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疑案 恰恰无法作到这一点,犯罪人是何人,犯罪的具体情节,现有证据难以 得出排他性的结

2、论,证据之间矛盾,难以自圆其说。正由于疑案证据存 在上述缺陷,无法得出被告人有罪的结论,对疑案作出“疑罪从无的 处理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根本表达,而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这一原则却 常常困扰着我们,刑事诉讼中对疑案处理的证据判断显得尤其重要。、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模糊,是疑案处理的最大障碍。疑罪从无是现代法治社会普遍承认的原则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早 在1996年3月修订时,在第162条第三项就明确规定:“证据不足, 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 罪判决。2012年修订的3月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重申了这一原则,进 步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提前了律

3、师介入的时间,细化了证人出庭制度,从保障了被告人的诉权的角度进 一步明确了证据规则。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来理解事实不清,证据不 足,却存在困难。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要求 据以定罪的每个证据都已查证属实;每个证据必须与待查证的犯罪事实 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具有证明力。在2013年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 范中,高检院明确要求:案件审查后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 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对没有犯罪事 实或经退回补充侦后,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 起诉决定。但什么是事实清楚,什么样的情况下证据确实充分,立法与 司法解释仍缺

4、乏可操作性的规定。有学者对其作了进一步的解读,认为 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的认定标准大致可概括为:1、犯罪构成要件 事实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2、据以定罪的证据查证属实;3、据以定 罪的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排除;4、根据证 据得出的结论没有其他可能性,排除了合理怀疑。这个标准正在不断遭 到学界的抨击,他们认为这一标准表述,看似精准,实则模糊,拘泥于 寻求客观事实,违反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什么是必要的证据,什么是据 以定罪的证据?什么情况下叫作合理排除?司法实务中存在争议。刑事诉讼的证明是回溯性的证明,它通过收集到的证据去回复 和再现以往的犯罪事实,而这种回复、再现的过程非常复

5、杂,受很多因素的制约,真相容易被掩盖和歪曲。在大多数情况下,疑案 往往是多种因素集合的结果,取证不到位、先入为主、刑迅逼供等,单 从书面上审查卷宗材料一般难以做出准确断定,人有没有搞错,某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是不是真犯罪,只有他自己知道,而司法人员并不知道, 这其中有一个运用来审查判断的过程。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质是相当 复杂精细的活计,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说,那时的中国读者对这些还缺乏感性认识,之后十几年间, 当2000年云南杜培武案、2005年湖北余祥林案、2010年河南赵作海 案、2013年浙江张氏叔侄强奸杀人案、安徽于英生杀妻案,2014 年内蒙呼格吉勒图强奸杀人案等一系列疑案曝光后,

6、人们才慢慢意识到 上述分析和论断的价值。在这六起改判的案件中,余祥林、赵作海是由于被害人的“复活 才平反昭雪,而杜培武杀妻案、呼格吉勒图强奸杀人案则是由于真凶落 网才真相大白,浙江张氏叔侄、安徽于英生则是因DNA鉴定指向另有 其人而存疑无罪。二、对疑案留有余地,打折处理,疑罪从轻的观念仍然在一定范围 内存在。美国哈佛教授艾伦 德肖维愁Ian Dershowitz)在2004年出版的【致年轻律师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Lawyer)书中,提炼出十三 条刑事司法游戏规则。在他看来,正是这些行内人熟知的潜规则, 主导着美国的刑事司法,催生着各类冤假错案,其中前八条是:规则1几乎

7、所有的刑事被告都是有罪的;规则2、所有的刑辩律师、检察官和法官都了解并相信规则1;规则3、违反宪法比遵守宪法更容易给被告定罪,有时不违宪就难 以定罪;规则4、为了能将被告治罪,许多警察都谎称没有违宪;规则5、所有检察官、法官和刑辩律师都知道规则4;规则6、为了能将被告治罪,许多检察官暗中鼓励警察谎称没有违 宪;规则7、所有法官都知道规则6 ;规则8、大多数初审法官明知警察说谎,但也假装相信他们。虽然艾伦教授说的是美国,但公允地说,从司法理念上看,上述规 则在中国也是存在的。有学者对当前我国公检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了质疑,1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2、违背规律的限期破案;3、先入 为主的偏面取证

8、;4、科学证据有不当解读;5、屡禁不止的刑迅逼供; 6、放弃原则的顺从民意;7、徒有虚名的相互制约;8、形同虚设的法 庭审判;9、骑虎难下的超期羁押;10、证据不足的疑罪从轻。就当前 我国司法实践,公、检、法三部门配合大于制约,有罪推定,疑罪从轻 观念不同程度存在,让人们看到,疑案的处理仍然步履维艰。“宁可错抓、错捕、错判,不可错放疑罪不敢从无的“潜 规则仍然固执地存留于部分司法人员的心中。法律要求定罪应当证据 确实充分,证据不足应当做无罪判决,但在实践中,对重大案件即使证 据不足,公、检、法在各自的诉讼环节上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也很难作出 撤销案件或不予起诉或无罪判决的决定,有的情形下不是罪疑从

9、无,而 是疑罪从轻,对原案做打折处理,留有余地。就检察机关而言,实践中 公诉部门指控犯罪是其天职,法庭上实战求胜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 过于相信侦查部门的侦查结论,对可能存在刑讯逼供、诱供的证据,由 于办案周期太短或任务繁重、压力过大,缺乏进一步调查、分析和核实, 无意中会出现忽视无罪证据的情况。法院在审理涉及人命关天的重大刑 事案件时,往往担心“疑罪从无会放纵犯罪,习惯“有罪推定的原 则,就容易导致证据采用失实、失真,而对于部份英美法系国家而言, 对程序公正和确凿证据的重视程度却远远超过了寻求案情真相和把罪 犯绳之于法。辛普森案较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警方在办案过程中出现了 三个重大失误:(1)

10、忽视现场勘查常识,第一现场的血迹与后来被警 方宣布为第二现场的辛普森住宅的血迹可能发生交叉沾染,影响证据效 力;(2)警方涉嫌非法搜查,在没有面临迫在眉睫危险和非紧急情况 下,警官独自一人在辛普森宅内继续搜查,重要物证均系该警官一人发 现,证据来源不合法;(3 )警官携带含EDTA血样返回现场,存在伪造 证据的嫌疑。辩方专家在检验袜子上的血迹、现场后院围墙的门上的血 痕系辛普森的血迹,但发现其中含有浓度很高的EDTA,关键物证存在 重大瑕疵(案发的当日,警方抽取辛普森的血样,并在血样中添加了防 止血液凝固的EDTA。)。最终由12名陪审员组成的陪审团一致作出 辛普森无罪的决定。三、在刑事诉讼中

11、,当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 的问题实践中,我们都知道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在案件处理中的价值,说 清晰一些,客观事实认定至关重要。但从另一个侧面讲,其实并不存在 单纯的事实问题,事实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证据问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 事实并没有绝对的确定无疑的公式可供套用,并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何运用在案证据来演绎推理,最终得出事实结论,就是一个证据判断 的问题。由此在诉讼证明理论上,就有了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客观事 实与法律事实的区别。客观事实司法人员没有看到过,司法人员只能凭 在案证据所再现的法律事实来认定案件,这就存在一个证明过程, 而这种通过证据来加以证明的法律事实只有与犯罪人

12、知道的客观事实 相符,人才不会搞错;如果不相符,就会出现错案。归结为一句话来理 解,就是客观事实并不等同于法律事实,某种程度上客观事实大于或等 于法律事实。司法人员办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而证明的过程就是 尽量地让法律事实去接近,并等同于客观事实的过程。在程序正义理论中,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贯穿于刑事诉讼证明的全 过程。在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学理上,两者发生冲突时,程序优先。但在 很大程度上,当前司法实践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实质正义轻程序正 义的观念。刑事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着力于恢复被违法犯罪行为破坏 了的社会关系,使原有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国家力量干预下复原,却忽略 了在实现实质正义的过程中执法

13、手段是否科学恰当、司法行为是否 侵害了诉讼参加者的合法权益,强调追究实体违法,放纵程序违法。似 乎认为,为了实现诉讼结果的正当,可以不择手段。对于这一点,在以 侦查为中心和不科学的公检法绩效考评中,显得更为突出。在疑案处理上,在事实清与不清、证据确实充分与不确实充分之间, 有时并不存在一条一看就清楚、一摸就明白的界限,难免存在一定的模 糊地带。司法实践中,就多数案件而言,这条界限比较容易划清,但 也有少数案件处在清与不清、确实充分与不确实充分的模糊地带上,加 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就会出现有的人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 实充分,有的人却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对一个人的某一行 为是否构

14、成犯罪,往往存在着分歧意见和不同看法。我们理解,在犯罪 的构成要件事实上,罪与非罪的关键证据上,如果不能通过合理解释消 除分歧,形成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就应该用证据说话,按照有利于被 告的原则,做出被告人无罪的结论,这也是遵循证据法则,用事实说话, 用证据说话的司法准则。除了控、辩、审等主观因素,导致疑案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阴差 阳错的巧合、科学鉴定的偏差、模棱两可的证词,都可能引发错案。为 什么只有真凶落网、“死者现身才能证实出了错案?这种现象本身就 值得我们对于刑事司法制度进行认真反思,并深入探索完善整个刑事司 法制度的现实路径,防患于未然,从各个环节防止错案的发生。刑事诉讼在追求实体真实

15、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在正 当程序中实现实体真实,或日:在正当程序范围内寻求实体真实主义。 正当程序的核心理念在于限制国家权力,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 动纳入法律的轨道,依照正当、合理的法律程序进行,以防止国家司法 权力的滥用,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它具体包括两个方 面的要求:一是程序必须最大限度地理性化从而表达形式公正;二是 程序必须人道。强调追究实体违法,放纵程序违法,会导致司法机关 对犯罪嫌疑人视同敌人,而对于在司法活动中违反程序法,甚至构 成犯罪的,看成同一战线的自己人,纵容姑息。贯彻无罪推定原则, 首先必须纠正轻视程序正义的诉讼价值观念,并强化对程序违法行为

16、的 追究制度。四、面对疑案,排除合理怀疑,是程序正义的最正确选择。刑事诉讼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犯罪嫌疑人、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 犯罪?应否处以刑罚?实务界有的观点认为,对涉案的相关问题都应查 清,有相应证据加以证明,这种观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什么人什 么时间以什么动机在什么地点对什么对象实施了什么行为,造成了什么 后果?这种观点是刑事证明最完整的理想状态,它大大提高了刑事诉讼 证明标准,从另个角度而言,却降低了诉讼效率,某种程度上容易放纵 犯罪。在司法实务中,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交待其真实目的的情况 下,犯罪动机却往往难于查证清楚,有时会导致在此罪与彼罪的认定上 存在疑问,只要“对什么人对什么对象实施了什么行为,造成了什么后 果的基本事实有确凿的证据加以证明,且排除合理怀疑,即可定案。残缺的信息、可疑的证据、虚假的证言、撒谎的受害人、错误的鉴 定、恶意诬陷,都可能导致疑案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