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333552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材简析】这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第2课。上一课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学习了解一些物质的变化。这节课将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从而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本节课分为两个环节,为了连贯,选择将第一个环节改为白糖和豆子的混合。在这个活动中,看不到明显的变化,但是通过加热白糖,让学生看到明显的变化。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的区别:新物质是否产生。所以白糖加热的活动是重点,混合白糖和豆子是铺垫。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有时会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会发生化学变化,有时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什么变化都没发生。从这点意义上来看,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

2、显变化”同样重要。【学情分析】学生继前一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后,明白了有些变化产生新物质,有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有些变化很快,有些变化很慢。“物质的变化”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即时记录现象。并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展开交流研讨,从而建构概念。这节课所要探讨的“物质变化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对于学生建构和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个描述性的概念及其区别是十分有利的。【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物质的变化能够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2、一些物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

3、生物理变化。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筛网分离混合物2、能用蜡烛给白糖加热来观察白糖的变化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细心观察、即时记录的习惯2、体会到在实验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准确结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新物质是否产生。难点:实验过程中判断有没有产生新物质;理解到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从生活事例引入,以“混合白糖和黄豆”和“加热白糖”这两个实验为载体,在教师和学习单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小组合作功能,让学生亲历探究,认真细致地观察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根据观察

4、到事实和现象,确认物体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着重围绕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展开讨论、质疑和辩论,形成比较一致的理解。然后通过比较找出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进而建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个概念。最后使用所学的知识来判断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从而深化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教学中,积极践行“学为中心”教学理念,凸显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和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学思维,促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教学准备】白糖、黄豆、小竹棒、筛网、不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白糖、白纸、烧杯、水;PPT课件和微视频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引导设计意图一、导入

5、预设1:会变咸预设2:食盐熔化生活中的物质持续发生变化,比如今天老师把白糖和豆子混合,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大家想知道吗?单刀直入,避免拖沓。二、探究研讨活动一:混合白糖和豆子1、引入2、学生自学3、汇报交流4、学生实验5、展示研讨1、自学学习单2、概述实验方法和步骤3、交流解决学习单里问题(或者相关实验的问题)4、开始活动一的实验并完成记录5、小组汇报实验记录6、全班讨论交流实验结果7、得出活动一的实验结论:混合白糖和豆子,没有产生新物质1、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单并概述2、问题:你们对这个实验有问题吗?能够从哪些方面描述黄豆和白糖的特点?为什么要留样?3、指导学生实验4、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星

6、级评价)先学后导,因生而发,因学而动。突出学习主体,促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交流研讨激活学生思维。课堂中实行星级评价,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活动二:加热白糖1、引入2、学生观看视频3、汇报交流4、学生实验并汇报5、展示研讨1、观看实验操作的视频2、交流老师的几个问题(或者学生提的问题)以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阅读活动二需要记录的内容4、开始加热白糖的实验并完成记录5、小组汇报加热后白糖的变化(四人)6、全班讨论交流实验结果7、完成溶解的实验,了解新物质是碳固体8、梳理归纳白糖在加热过程中四个方面的变化9、得出结论:加热白糖产生了新物质10、小组汇报蜡烛燃

7、烧的变化,并且全班讨论交流11、得出结论: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1、图片引入活动二播放视频2、问题:对这个实验有什么问题?加热为何要留样?加热多久合适?实验中要注意什么问题?3、组织学生阅读活动二的记录表4、指导学生实验5、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白糖的变化6、提供溶解材料7、引导学生梳理9、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蜡烛燃烧的变化(星级评价)微视频让学生快速了解实验操作方法。针对要点个别点拨或提示。学习单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整合小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梳理白糖在加热过程四个方面的变化,明确了有新物质产生。三、课堂总结1、得出概念2、化学变化中有物理变化1、分析活动一和活动二的物质变化的区别2、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3、明白加热白糖以及蜡烛燃烧过程中,还发生物理变化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建构科学概念。(星级评价)根据事实和现象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建构科学概念。四、应用拓展1、判断变化1、判断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并说明理由2、课外观察更多物质的变化1、提供图片:各种变化。(星级评价)2、引导课外观察物质的变化知识来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板书设计】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物理变化混合沙和豆子:没有产生新物质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加热白糖: 蜡烛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