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绵乐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 22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333547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绵乐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 2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成绵乐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 2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成绵乐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 2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成绵乐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 2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成绵乐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 2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绵乐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 2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绵乐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DOC 22页)(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绵乐路基综合接地作业指导书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CMLZQ-4标段路基综合接地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绵乐铁路工程指挥部2010-5-20目 录1、编制目的12、适用范围13、职责14、技术标准15、资源配置25.1人员25.2机械设备35.3材料36、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36.1路基地段贯通地线的埋设46.2分支引接线的埋设66.3路基与桥梁过渡段贯通地线的连接66.4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76.5声屏障基础综合接地86.6无砟轨道综合接地96.7路基地段接地极、接地端子设置107、注意事项118、质量标准119、质量保证措施129.1质量管理制度129.2

2、质量保证控制措施1310、安全保证措施1511、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711.1环境保护措施1711.2文明施工措施18路基综合接地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对路基综合接地系统施工作业进行控制,使其结果满足设计和施工验收的要求。明确相关工作流程、职责和工作程序,做好综合接地系统施工科学有序的全过程控制,系统、完整地实现站前和站后相关专业施工无缝衔接,保障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质量。2、适用范围适用于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CMLZQ-4标段管辖区域内的路基综合接地系统的施工。3、职责(1)路基技术负责人:全面学习掌握综合接地系统的管理工作,并组织施工队实施,对架子队进行技术交底,及时的进行检

3、测和内业资料填写、归档、建立台帐及影像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2)测量技术负责人:负责综合接地系统的测量工作。(3)试验技术负责人:配合工地试验室进行接口工程的原材料的检验等。(4)质检工程师:负责对整套工序监督检查及抽检。(5)安全工程师:负责施工安全工作。(6)路基工班:路基施工班负责综合接地工程施工。4、技术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新建铁路成都至绵阳至乐山客运专线施工图区间路基设计图;新建铁路成都至绵阳至乐山客运专线施工图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

4、2009)9301);5、资源配置5.1人员 负责路基综合接地系统施工的人员分工见下表。管理人员及分工一览表序号类别负责内容1技术负责人全面学习掌握综合接地系统的管理工作,并组织架子队实施,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及时的进行检测和内业资料填写、归档、建立台帐及影像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2测量负责人负责综合接地系统工程的测量工作3试验负责人负责综合接地系统工程的试验工作 4质检工程师负责对整套工序监督检查及抽检5安全工程师负责施工安全工作5.2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数量见下表施工机械一览表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台32数字接地电阻测量仪台33压接器个84小型打夯机台65.3材料贯通铜线、桥隧型接地端

5、子、路基型接地端子等。6、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综合接地、预埋管线设置位置及原材料应符合设计和相关专业技术要求,井按规定进行进场检验。综合接地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综合接地施工工艺流程图6.1路基地段贯通地线的埋设6.1.1一般路基地段一般路基地段沿线路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基础。6.1.2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贯通地线埋设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处;分支引接线设置在每个接触网支柱处,分支引接线应弧形下穿电缆槽、水沟等,无明显折角。综合接地设计图见下图。 贯通地线的主要埋设工序和工艺:(1)路基填筑并压实至高于贯通地

6、线埋设深度约60mm高程的同时,预留出60mm深、宽度略大于贯通地线直径的“小槽”,以敷设贯通地线;(2)先向“小槽”内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敷设贯通地线,再次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后,进行人工夯实;(3)人工夯实后,必须在“小槽”上方覆盖不少于10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才能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和机械压实作业;(4)在铺设贯通地线时,同时在接触网支柱基础处预留分支引接线,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制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接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制接地端子尾端C型压接。施工边坡防护前,将引接线埋设于边坡防护层。6.1.3框架桥、涵洞

7、地段将贯通地线直接敷设在通号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在上部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框架桥、涵洞地段贯通地线埋设见下图。图6-14框架桥、涵洞地段贯通地线埋设示意图6.1.4路基地段的电缆井地段贯通地线纵向通过路基地段的电缆井(不含过渡段电缆井)时,应从手孔下约20cm通过。在手孔施做时,应避免机械对贯通地线的损伤。6.2分支引接线的埋设(1)分支引接线埋设工序与贯通地线相同,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制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接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制接地端子尾端C型压接。(2)每个接触网支柱、跨线建筑物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

8、地线一样。6.3路基与桥梁过渡段贯通地线的连接(1)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2)桥梁地段的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通信信号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综合接地布置图见下图。6.4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1)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间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2)长度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段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3)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4)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

9、地线相同。6.5声屏障基础综合接地路基地段声屏障综合接地,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结构内预留接地端子,就近与路基电缆槽或接触网基础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6.5.1路基地段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声屏障综合接地(1)钢筋混凝土声屏障单元板项部设置纵向接地钢筋,接地钢筋外缘距混凝土表面不大于70mm。(2)在声屏障基础伸缩缝处预留接地端子,井与基础内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基础内的接地钢筋通过结构钢筋与上部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3)声屏障基础内的接地端子与路基电缆槽或接触网墓础预留的接地端子就近单点T型连接。(4)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兼有接地功能(

10、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截面应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要求。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识,便于检查。(5)声屏障路基段的贯通地线敷设在电缆槽靠线路侧,在施做电缆槽时,将其一并敷设,周围回填细粒士:电缆槽接地端子的尾端与贯通地线C形压接。6.5.2路基地段插板式声屏障综合接地(1)每100m声屏障段落的金属立柱通过锚栓柱实现电气连接。(2)贯通敷没一根热镀锌扁钢,将声屏障立柱基础锚栓柱连接。(3)在百米段落的中部的某个立柱(靠近基础网支柱)基础内预制接地端子,并与锚栓柱焊接。声屏障接地端子通过不锈钢连接线与路基电缆槽接地端子连接。6.6无砟轨道综合接地(1)无昨轨道接地应充分利用轨道结构钢筋

11、。并在结构物内预埋接地端子。(2)原则上按每100m与线路两侧桥梁、隧道、路基预埋的接地端子单点T形连接。每100m段落内的轨道板单元之间进行等电位连接。(3)轨道板T形连接及100m段落内单元板间等电位连接均采用不锈钢连接线。(4)无砟轨道板内用于接地的纵、横向结构钢筋截面必须满足接触网最大短路电流的要求.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示,便于检查。平板式无砟轨道综合接地平面布置图示意图如下图。平板式无砟轨道综合接地平面布置图示意图6.7路基地段接地极、接地端子设置(1)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接地极。在施作接触网支柱基础时,沿线路方向起点侧的基础侧面预制1个桥隧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

12、要求与钻孔桩基础结构钢筋或混凝土基础、钢柱基础接地钢筋可靠焊接,钻孔桩基础接地钢筋与基础螺栓主筋在基础内不连接;基础接地端子与分支引接线一端栓接,实现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连接。(2)在通信电缆槽内侧壁预制1个路基型接地端子,用于弱点设备设施接地连接;设置位置应根据有接地需求的通信、信号、信息等设备及设施的位置确定,并与就近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同里程。(3)电力电缆槽内设1个路基型接地端子供电力设施接地,接地端子尾端与分支引接线压接;原则上约1000m设置一处,小于1000m的路基段不考虑,大于1000m的路基等分设置,间隔以不大于1000m为原则;接地端子应选在就近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处,并与接触网支柱间

13、距应不小于20m。(4)接触网支柱基础上的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采用路基型接地端子;通信信号槽与电力槽接地端子设置应不在同一接触网支柱位置;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5)无砟轨道通过与混凝土支柱基础上预留的接地钢管或钢柱筋板上的接地孔连接接入综合接地系统。(6)路基地段声屏障综合接地: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结构内预制接地端子,就近与接触网支柱混凝土基础预制的接地钢管或钢柱基础筋板接地端子孔连接。(7)应注意电力、接触网等强电设备、设施接地连接线不得进入通信信号槽。7、注意事项贯通地线埋设要顺直,无折角。分支引接线下穿电缆槽、水沟等,无明显折角。接地端子

14、预埋准确,便于连接。8、质量标准(1)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2)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的金属构件和需要接地的设施、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距线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3) 对于综合接地接入物必须进行单端接入,不能构成电流回路,尤其是对于电缆外壳,构筑物钢筋均应单端接入,不能形成通路,以免烧损设备破坏绝缘及对构筑物强度产生影响。(4) 电力、接触网等强电设备、设施接地连接线不得进入通信信号沟槽内;(5)桥梁、隧道、无砟轨道、接触网支柱基础等结构物内的接地装置(6)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7)接地装置通过结构物内预埋的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接地端子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结构内,表面与结构面平齐。(8)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接触网短路电流不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120mm2(或直径不小于14mm);接触网短路电流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200mm2(或直径不小于16mm)。当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的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钢筋并接使用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