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322577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送东阳马生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教学案例 背景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讲,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从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积累文言文知识。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创新,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

2、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此,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我作了以下设计:【目标预设】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全文。2、通过变换角色体验等形式复述课文,把握写作目的,领会写法的作用。3、学习古人求知若渴,克服艰难困苦勤奋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培养文言语感,把握课文要旨。【教学难点】体验作者艰难的求学经历,读出个性感受。【教学设想】1、教学构思:这篇文章理解难度不大,文章除了个别难懂词句没有注释外,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

3、文章思路清晰,开篇提出“嗜学”,通篇运用了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层层展开,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由词句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标指导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理念,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力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2、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质疑法。3、课型:教读课。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5、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古今中外,家境贫寒,但是勤

4、奋好学,终成大器的人屡见不鲜,同学们能举出相关的例子吗?(爱迪生、陈景润、囊萤夜读的故事、程门立雪的故事)今天我们也来结识一位这样的人,看看他是怎样克服艰难困苦、自强不息,成为明代大学士的。(师板书题目及作者,并出示课件,了解作者。)二、正音正字。(出示课件)嗜(sh)硕(shu)叱咄(ch du)俟(s)负箧(qi)曳(y)屣(x)皲(jn)裂媵(yng)人衾(qn)绮(q)容臭(xi)烨(y)缊(yn)(找生读,检查学生预习掌握情况。)三、朗读课文1、范读(播放录音)范读旨在以教师的美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吟诵涵泳,培养文言语感,体味文言文的韵味。2、学生朗读(要求吐字清晰准确,停顿恰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