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的实验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31865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胶的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果胶的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果胶的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果胶的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果胶的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果胶的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胶的实验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评价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柑橘果皮中的天然产物组份都有哪些2、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3、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4、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和果酱的制备方法、实验原理:果皮中含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精油、果胶、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苦诉等等。果胶是一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它含有 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天然果胶是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的形态广泛分布 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叶中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细胞壁的一种组成 成分,伴随纤维素而存在。它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 万一 30万。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氧基化(甲酯

2、化, 也就是形成甲醇酯),其主要成分是部分甲酯化的a(l,4) D聚半乳糖醛 酸。在可食的植物中,有许多蔬菜、水果含有果胶。柑橘、柠檬、柚子等果 皮中约含30%果胶,是果胶的最丰富来源。柑桔为芸香科柑桔属,其产量居 于水果之首。而柑桔皮约占柑桔果重的20%,其中果胶含量约为30%。目前, 柑桔皮除少量药用外,大从柑桔皮中提取的果胶不仅是对柑桔皮的“废物利 用”可解决废物处理问题,还可提高柑桔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是柑桔综 合利用的很好途径。果胶的提取主要采用传统的无机酸提取法(酸法萃取)。该法的原理是 是利用果胶在稀酸溶液中能水解,将果皮中的原果胶质水解为溶性果胶,从 而使果胶转到水相中,生成可

3、溶于水的果胶。然后在分离出果胶。提取液经 过滤或离心分离后,得到的是粗果胶液,还需进一步纯化沉淀,本实验采用醇 沉淀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果胶不溶于醇类有机溶剂的特点,将大量的醇加 入到果胶的水溶液中,形成醇一水混合溶剂将果胶沉淀出来,一般将果胶提 取液进行浓缩,再添加60 %的异丙醇或乙醇,使果胶沉淀,然后离心得到果 胶沉淀物,用更高些浓度的异丙醇或乙醇洗涤沉淀数次,再进行干燥、粉碎即可。三、主要仪器试剂:烧杯(100、250ml),电炉,纱布,电子天平,锥形瓶,胶头滴管,石棉 网,PH试纸,玻璃棒,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蒸发皿,表面皿,洗瓶柑橘皮,0.25%0.3%HCL溶液,1%氨水,95%

4、乙醇四、实验步骤:1、原材料预处理称取新鲜柑橘皮40.09g用水漂洗干净后,于250ml烧杯中加水约120ml, 加热到90C,保持10分钟。取出用水冲洗后切成尺寸约1cm大小的颗粒,在 250ml烧杯中用5060C的热水漂洗,直至漂洗水为白色,果皮无异味为止。2、酸法萃取将洗净的果皮放入锥形瓶中,加水5060ml,加0.25%0.3%的HCL调节 PH值在2.02.5之间(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滴于PH试纸上,与比色卡对 比)。用保鲜膜封口后放入恒温水浴箱(温度设置为90C左右),提取1h。 隔一段时间测量PH值,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盐酸。趁热用四层纱布过滤。3、酒精沉淀溶液冷却后,用1%稀氨水调

5、PH34,在不断搅拌下加入95%乙醇,按果 胶:乙醇=1 : 1.3 (体积比)的量加入,使混合液中酒精浓度达50%60%, 然后静置15min,让果胶沉淀完全。用四层纱布滤取果胶,酒精废液回收。4、干燥将果胶置于表面皿上,用恒温水浴箱干燥,称重,计算产量。5、色素提取称取柑橘皮5.64g,清洗剪碎后放入锥形瓶中,加20ml乙醇,用保鲜膜 封口,5060C恒温水域2h。将溶液抽滤,滤液置于蒸发皿中,于恒温水浴 箱内蒸至含少量水分备用。6、制作果胶软糖五、数据处理:称重后得到果胶3.2g由于得到的果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实际产量应为:3.2gX5%=0.16g 按照配方1计算得到制作果胶软糖所需

6、原料的质量如下表:柠檬酸/g柠檬酸钠/g砂糖/g0.080.044.90果胶产率:X 100%=0.4%六、实验小结: 、用清水处理柑橘皮主要是为了除去泥土杂质和施用的农药化肥等。 、加热柑橘皮的目的是灭酶,以防果胶发生酶解。 、漂洗的目的主要是除去色素等,以免影响果胶的色泽和质量。为了 提高漂洗的效率和效果,将果皮颗粒转裹在四层纱布里漂洗,每次漂 洗都要挤压干再在进行下一次漂洗。 、保鲜膜封口是为了防止加热造成水分和盐酸的挥发,进而引起PH 值的变化。七、思考与讨论:产率低的原因可能是:1、在酸法萃取的步骤中,加水偏少,未能使全部果胶溶解出来。2、PH调节耗时较长,有可能在PH偏大的情况下就开始提取。3、实验所用柑橘成熟后保存时间过长,部分果胶已经分解。4、在将果胶蒸干的过程中,部分果胶粘在表面皿壁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