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317861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拔罐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拔罐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拔罐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拔罐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罐的临床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业务学习椎间盘科时间 2016-8-11 主讲人 李群玉参加人员拔罐的临床应用定义: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 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激,以防病治病的方法。本法具 有操作筒便、使用安全、适应广泛等优点,临床十分常用。一、常用罐具1.竹罐用坚韧成熟的青竹,按节锯断一端,留节作为底,一端去 节作罐口,将外形磨制成两端稍小、中间稍大,且平整光滑的腰鼓 状,罐长度与口径比例适度,规格据材而定,大小不等。其罐取材 容易,制作简便,吸拔力强,能耐高温,不易破碎,可用于身体各 部拔多种罐法,尤其多用于水煮罐法。但其罐易燥裂漏气,且不透 明,难于观察罐内皮肤反应,不宜

2、用作刺血拔罐等。2.陶瓷罐亦 名陶罐,系用陶土烧制而成的罐具。形如缸状、口底稍小、腔大如 鼓。其罐吸拔力强,易于高温消毒,适于全身各部,。但体较重、 易于破碎,且不透明,目前已不常用。3.玻璃罐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烧制成的罐具。形如球或笆子, 口平腔大底圆,口缘稍厚略外翻,内外光滑,大小规格多样。其罐 透明、吸附力大,易于清洗消毒,适用于全身各部,可施多种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罐具之一。但传热较快,易于破碎。二、操作方法根据罐具的种类,目前罐具的吸拔方法已有多种,常用的有火罐法 和水罐法。1.火罐法系借燃烧火力排出罐内空气成负压,将罐吸附于体表的吸拔法。2.水罐法是指拔罐时用水热排出罐内空气的方

3、法。三、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根据病变部位与疾病性质,拔罐法尚有不同的应用方法。(一)单 罐法即一罐独拔。运用于病变部位明确、范围局限,或有固定压痛点的 病症,如胃痛拔中脘穴,牙痛拔颊车穴,软组织损伤拔阿是穴,以 及于虫蛇叮咬处拔毒、疮痈部排脓等。(二)多罐法即多罐并用。适宜于病变范围广泛或选穴较多的病症。常根据病情 与解剖特点,于多部位或多个穴位处拔数罐至数十罐。如沿某一经 脉或某一肌束的体表位置顺序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罐具,又称排罐 法,多用于神经肌肉疼痛、陈旧性软组织损伤及气血瘀滞病症。排 罐间距要适当,疏密视病情与体质而定。(三)留罐法又名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510分钟,使浅层皮肤和肌肉吸入 罐内,轻者皮肤潮红,重者皮下瘀血紫黑。此法多用于深部组织损 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留罐时间久暂视 拔罐反应与体质而定,肌肤反应明显、皮肤薄弱、年老与儿童留罐 时间不宜过长。体通过此次学习,让我们更了解拔罐的知识,了解了拔罐在临床的应 用,更好地护理病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