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31532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殷切(yn)(zhun)桎梏(g)孜孜不倦(z)B.亟待(j)藐视(mio)卑劣(l)归根结蒂(d)C.迄今(q)摒弃(bn)诽谤(bn)赫赫有名(h)D.沉湎(min)囿于(yu)崭新(zhn)一模一样(m)解析:B项,“劣”应读“li”;C项,“摒”应读“bn”;D项,“模”应读“m”。答案:A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抵触防碍重申顶梁柱直截了当B.臆造会晤缉捕匮乏克不容缓C.羁绊岐途邪路和睦竭尽全力D.犀利筹措迄今辛酸得心应手解析:A项,“防”应为“妨”;B项,“克

2、”应为“刻”;C项,“岐”应为“歧”。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之初,由于人手少,工作任务繁重,马克思以一当十,才使各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学者,是科学真理孜孜不倦的探索者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早的发现者,而且还是一位热情的革命代言人、英明的无产阶级战略家和策略家、无产阶级群众解放斗争的领导者。马克思认为自己在这几个月里为加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做的一切,是和山雨欲来的欧洲革命,特别是迫在眉睫的德国资产阶

3、级民主主义革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016年10月22日下午,中国足协宣布正式聘用马塞洛里皮先生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里皮这次的临危授命,无论结果如何,都足以让大家热血沸腾。老舍先生的茶馆聚国事家事、世态人情于一室,句句如探骊得珠,让我们在啼笑中感知着民众的无奈以及时代的黑暗。A.B.C.D.解析: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此处望文生义。以一当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不合语境。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临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临危受命: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不合语境。

4、探骊得珠:指做文章扣紧主题,抓住要领。骊,古指黑龙。答案: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20年,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考量内容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大类30项。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C.今年,全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房价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D.拉布拉多犬是一种温和、活泼的中大型犬,它嗅觉灵敏,没有攻击性而且智商较高,适合做猎犬、工作犬、导盲犬和缉毒犬。解析:B项,成分残缺,“进入”缺少宾语。C项,语

5、序不当,前后主语不一致,应把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前,应把“虽然”放到“全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前。D项,不合逻辑,“工作犬”包含了“猎犬”“导盲犬”和“缉毒犬”,不能并列。答案:A5. (2017全国高考)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解析:A项,“失陪”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表述他人行为。B项,“璧还”属敬辞,原

6、璧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推辞谢绝赠品,此处符合语境。C项,“寒舍”属于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不能用来称对方的家。D项,“千金”属敬辞,用来尊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称自己的女儿。答案:B二、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周汝昌:诗成掩卷去,脂斋余香沉徐怀谦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周汝昌先生庶几近之。这位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5月31日在家中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周伦苓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于1953年出版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

7、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的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的各个层面。因痴迷红楼梦,老人的书斋就叫脂雪轩,那自然是脂砚斋和曹雪芹的合称,研红则用了近70年,痴到不记得自己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正如老人所言,痴方能执着,方能锲而不舍。几十年下来,老人著述等身,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继周汝昌红学精品集之后,红楼夺目红5个月内连续 7次印刷,创下学术书畅销15万册的纪录。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

8、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右眼只有0.01的视力。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周先生使曹雪芹红楼梦的真思想、真艺术大白天下。有了周汝昌的研究,读者才理解了真正的红楼梦,而不被原来真假合一的红楼梦所蒙蔽。周汝昌不仅仅是个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治学以诗词理论及笺注、赏析和中外文翻译为主,后从事曹雪芹及红楼梦研究。老人年轻时酷爱曲艺、民族乐器,尤爱京剧,喜听反二簧,还曾粉墨登场,在春秋配虹

9、霓关三堂会审中扮演过小生。老人晚年有两大爱好,一是作诗,二是书法。1970年,周汝昌由干校调回北京后,想到曹雪芹的诗一首也未能流传至今,不禁无限惋惜。忽然想到雪芹为他的好友敦诚题的琵琶行传奇只剩末二句,就异想天开,斗胆续补。他一共试补了三首,后来其中一首传了出去,竟使一位红学家认定是雪芹原作,险些闹出大笑话。周汝昌的书法也自成一体。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的书法理论研究,曾和朋友讲过:“平生在书学上所下功夫,比红学要多得多。”有人当面夸他的字是“瘦金体”,他不以为然,说:“瘦金体是宋徽宗所创字体,法出薛稷;我习右军,与之无涉。”老人一生淡泊名利,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

10、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老人不喜欢对着录音机口述,而是坚持在纸上笔走龙蛇,然后由女儿打印出来,一方面是为了亲近笔墨纸砚,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文字的个性。周汝昌梦解红楼有一首封底诗:“梦解红楼日月长,奇情异彩细参商。零笺碎墨皆堪念,中有微怀一瓣香。”如今斯人已逝,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红楼的奇情异彩,还有中华文化的一瓣心香。(略有删节)相关链接综观数十年考证成果,周汝昌认为,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近代汉学“三大显学”,其影响和作用在中国民族文化当中是不可估量的,它是世界性的学问,红楼梦是世界第一流的文学作品。并为此赋诗:聪明灵秀切吾师,一卷红楼触百思。此是中华真命脉

11、,神明文哲史兼诗。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周汝昌认为,近代汉学“三大显学”之一的红学是世界性的学问,其影响和作用在中华民族文化当中是不可估量的。B.周汝昌是新中国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对红楼梦深有研究的第一人,其一生致力于红学研究,作品涉及红学的各个层面。C.周汝昌始终认为红楼梦是世界第一流的文学作品,并为此赋诗:“梦解红楼日月长,奇情异彩细参商。零笺碎墨皆堪念,中有微怀一瓣香。”D.作者写一位红学家误将周汝昌的补写之诗认定为曹雪芹的原作,这件事直接表现了周汝昌在诗歌和红学研究上的极高造诣。E.结尾引用周汝昌梦解红楼的一首封底诗,既突出了周汝昌对红学的贡献,也突出

12、了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意蕴悠长。解析:B项,“周汝昌是新中国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对红楼梦深有研究的第一人”表述有误,原文为“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C项,原文是“周汝昌梦解红楼有一首封底诗:梦解红楼日月长,奇情异彩细参商。零笺碎墨皆堪念,中有微怀一瓣香。”相关链接中:“(周汝昌认为)它是世界性的学问,是世界第一流的文学作品。并为此赋诗:聪明灵秀切吾师,一卷红楼触百思。此是中华真命脉,神明文哲史兼诗。”D项,“直接表现”有误,应该是“从侧面间接表现”。答案:AE7.周汝昌“痴”于红学,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内容举例说明。参考答案

13、:时间长,“研红则用了近70年”,著作等身,出版了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的各个层面。用情深,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脂雪轩”,记不清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不畏困难,在双耳失聪和近乎失明的状态下依旧坚持红学研究。8.标题中“诗成掩卷去,脂斋余香沉”有何丰富意蕴?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诗”表面指文章结尾周汝昌梦解红楼的封底诗,亦可指周汝昌的红学著作,或者指周汝昌痴迷于红学研究的诗意人生。“诗成掩卷去”是表现周汝昌一生痴迷于红学终有所成,然后离世的无怨无悔。“脂斋余香沉”是指他对红学研究的执着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9.周汝昌为红楼梦倾尽毕生心血,终成一代红学研究大家,

14、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其学养和个性使其成功的原因,并说说对你的启示和感悟。参考答案:他术业专攻、涉猎广博,执着痴迷、锲而不舍的个性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学养:治学以诗词理论及笺注、赏析和中外文翻译为主,酷爱曲艺、民族乐器,爱好是作诗和书法。这些为他的红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识基础。他一生淡泊名利,生活简单,心无旁骛,潜心研究也是其成功的一大原因。这启示我们,在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后,以锲而不舍的努力,投入其中方可实现自己的理想。(如能答出例如国学底蕴深厚、厚积薄发、潜心钻研,不畏艰辛、坚忍不拔,淡泊名利、生活简单等方面也可)三、表达能力提升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

15、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龙,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解析:通过处后一句“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和处前“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可推出处应填“想变成什么颜色”。处前有“其实”一词,通过前后句的语境可知,下文应填一个表转折意思的句子, 据此可推出,处可填“事实并非如此”。处需填写一句总括性的话,结合下文“是决定因素”,这里应该填“是需要外在条件的”或“会受多种因素影响”等类似的句子。答案示例:想变成什么颜色事实并非如此是需要外在条件的11.下面是某城市读书节标志的主体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解析:紧扣题干要求,首先分析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