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论证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315208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论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论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论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论证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论证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论证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论证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动,我们走出了学习理论转变观念的第一步,目前我们改革的步伐又迈入了如何扎夯实实研究有效教学方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增进新课程改革内涵发展的新时期。我市各中学在全面实行新课程后,历史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变化:学生学习历史有爱好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活动、敢于提问或刊登不同见解;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便捷。但目前仍有诸多教师受老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挣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课堂仍旧笼罩在老式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中学历史课堂教

2、学仍然问题不少,特别表目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整体效益方面:教师过度强调提高考试成绩,学生缺少对历史学习的情感与活动体验;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有些学生轻视历史学习,视之为副科,投入太少;有些教师过度强调张扬学生个性,忽视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缺少勤奋刻苦、静心思考的意志品质;也有些教师过度强调探究创新,忽视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浮躁、华而不实。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成长。为此,作为站在中学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我们需要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与学,有责任、有义务去研究、去摸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方略,以期增进学生的发展和历史学科建设。本课题正是基于

3、对课堂教学现状的考察与反思提出来的。(二)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测和分析,寻找导致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本源,探求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行措施;对教师课堂行为进行合理分解,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措施的指引与训练的高成效教师行为有哪些特性,在实践层面贯彻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教学的方略。2、通过注重学法指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并根据有效教学行为的特性进行教师培训,推动教师回到“研究”状态,增进教师形成反思意识,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二、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与意义(一)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本课题侧重于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对历史课堂教学有直接而具体的指引作用,丰富和完善新课改在这方面

4、微观层次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内涵。2、历史课堂有效性的研究着重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历史教师的反思和研究意识,立足于摸索出一套对初中历史教学有指引或借鉴意义的教学方案,推动新课改积极而进一步的开展。(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增进历史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初步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一套来源于教学实践的课堂教学的实行方略,不断丰富切合农村初中教师需要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用理论”,极大地增进教师课堂有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艺术的升华。现实意义:自我市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面对全社会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形势,在不断追求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下,提高课堂

5、教学效益尤为迫切,是个重大的实践课题。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觉得加强这方面研究有着较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消除偏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多种偏差,是每位教师必须认真看待的现实问题,历史教师固然也责无旁贷。我们要尽量避免和努力解决教学中浮现如下问题:过度夸张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度夸张过程忽视成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度夸张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度夸张情感目的轻视知识技能目的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 2、有助于增进学生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目的,从而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满足社

6、会的需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方略,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增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3、有助于推动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目前,迫切需要我们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艺术性方面下真功夫,积极摸索和改善现行课堂教学模式,结识和把握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有效地克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预见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4、有助于增进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与否有成效的核心。教师迫切需要建立有效教学理念,切实消除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在科学观念的指引下,本开题通过引领教师

7、环绕课题学习、思考、摸索与实践,谋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措施,最后形成探究、合伙、民主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增进教师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的提高,增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高学校发展层次。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国内:从2世纪90年代下半叶起,随着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国内课程与教学理论界引入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提炼出了有效教学的新的原则,如“师生共同参与发明性活动”、“师生平等式的对话”、“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发明学习的意义” 等。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学习措施的重要性,对学法指引开展了课题实验,并获得了成果。如浏阳市官

8、桥中学开展的学法指引课题实验,把“通过研究,寻找学生学习的规律,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措施,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作为研究的基本任务;鞍山市龙潭中学把“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措施,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恰当的学习措施进行有效的学习”作为研究的基本任务等。2国外: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本,以及如何用观测、实验等科学的措施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测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成果变量等。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有效教学”。西方比较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模式,如杜威以小朋友为中

9、心、以经验的重组为教学本质、以活动和练习为基本教学组织方式等实用的教学观,布鲁纳的构造主义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和布鲁姆的目的分类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探寻。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又进行了进一步地研究。 她觉得有效的教学应当保证学生有爱好,能自我激发动机,有自主权。同步,许多专家、学者对学生加强学习措施的指引也展开了研究,如教育家赞可夫在她的“新教学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做为五大教学原则之一;976年 JFlave在其认知发展提出了“元认知”理论,强调认知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克拉夫基提出了“范例教学”,强调为迁移而教等本课题与之联系

10、及区别 联系:本课题所说的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引”与“教学有效性”与上述研究比照,它们之间在内在精神、本质涵义上有诸多相通之处,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转变教学方式、增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区别:从研究的范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市学校实际出发,探讨有效教学问题,具有校本特色。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应用研究,重要是借鉴有关理论指引实行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合理分解教师行为、探寻教师进行学法指引有效性的途径。四、课题研究方案(一)研究目的。1、形成教师对有效学习指引的具体方略和一般性方略,构建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平台;2、构建理论支撑框架,实行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有效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实

11、验方案;3、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有效授课形成有效的评价原则;4、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方略,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进出上建苟自己的知识框架,学习效果和效率明显提高,学习承当得以减轻,在三维目的方面达到历史课程原则的基本规定,获得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进行教和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本校教和学的效率,提高我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二)研究内容1、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的调查2、研究和分析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3、摸索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略(1)开展教师教的方略研究,涉及:开展有效教学的准备方略研究开展有效教学的实行方略研究开展有效教学的评价

12、方略研究(2)开展学生学的方略研究,涉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方略有效的学习方式方略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学习能力培养方略激发学习动机方略(三)课题研究思路及实行过程设计1、研究的基本思路本课题的研究重要从6月开始,历时半年,课题研究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要积极创设有助于有效教学的情境,紧紧环绕教学目的,求真、求实、求效、求活,形、声、色、情融为一体,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2、实行操作过程设计(1)准备阶段(4月5月)组建课题组。收集有关材料,组织学习,制定课题方案。组织论证,召开课题讨论会。(2)研究实

13、行阶段(月-0月)根据课题设计方案夯实开展研究工作,边实行边小结,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认真做好课题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工作。不断完善课题实行方案,撰写阶段研究报告,(3)总结验收(1月-2月)整顿汇总课题资料,完毕课题终结性研究报告, 论文结集,展示成果。做好课题评估结题工作,迎接上级有关部门的验收.(四)课题研究的重要措施、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使课题组人员能在科学的理论指引下进行研究,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2、课题研究人员要在认真学习先进理论的基本上,对原有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以期形成具有理论含量的教育经验。同步,密切关注同类研究

14、的动态和成果,以利于在对照中明确自身研究的地位和方向。、把本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地一种重要构成部分,纳入学校工作重点。特别加强在课堂教学领域的研究。4、课题组设立研究例会制度,每个阶段集中研讨交流2次,共同探讨,统一协调,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毕。(五)课题的研究措施、文献法。2、调查法。、个案研究法。4、观测法。5、行动研究法。6、经验总结法。五、完毕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学术保证:课题主持人储锦明同志,中学高档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从教2近年,经验丰富,曾多次在校内外举办教学观摩活动,撰写的教学教研论文浅谈初中历史插图的认知措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小议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

15、德育功能、立足校本研究,增进教师专业发展、浅谈小班化教学的几种注意点、浅谈初中历史复习等曾在国家级以及多家省级报刊、杂志上刊登或获奖,并参与了省级课题研究和其她各级课题的研究,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课题组其她人员:沈磊、朱亚琴、黄海燕、窦恺宏、沈卫军、杨海蓉等同志均是中学高档教师或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从教近年,多次参与校内外教研活动并多次在学校或片上开设教研课,多人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刊登过教学教研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水平。她们教学改革热情高,基本功夯实,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较深的研究潜力。因此,这支研究队伍是专业知识、研究经验、年龄构造较合理的队伍,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和获得预定成果奠定了基本。2、组织保障:为使研究顺利进行,该课题设立领导组织,指引组织及工作组织等三种层面的组织形式,以保障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与高效益、制度保证: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科研制度。(1)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奖励对课题研究有奉献者。(2)建立和完善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制度。(3)建立专项性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制度,建立教师反思性学习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反思意识,规范教学反思行为。(4)专家指引制度。4、时间保证:课题构成员均为一线实验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