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能源贵州公司某煤矿首采工作面开拓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313441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能源贵州公司某煤矿首采工作面开拓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某能源贵州公司某煤矿首采工作面开拓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某能源贵州公司某煤矿首采工作面开拓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某能源贵州公司某煤矿首采工作面开拓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某能源贵州公司某煤矿首采工作面开拓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能源贵州公司某煤矿首采工作面开拓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能源贵州公司某煤矿首采工作面开拓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能源贵州公司某煤矿首釆工作面开拓方案1一釆区地质条件概述1.1釆区范围及调整方案首采区东到F16断层,南到+925m水平回风大巷煤柱线,西以F13断层西端与大巷煤柱线连线,北到F4断层与井田边界的23、24、25点连线为界,采区走向长2.23.5km,倾斜宽0.70.9km,面积2.4km2,根据地质报告,一釆区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煤层倾角在25左右,适合机械化开采。首采工作面为11802东,位于采区上部。11802东工作面作为首采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采区上部车场处位于F3和F4断层交汇处,构造复杂。区段巷道布置受断层影响严重,需要增加斜巷、立眼等辅助巷道,巷道工程量多,施工难度

2、大。2、首采工作面位于采区上部,首采工作面的开拓需要经过采区系统和矿井系统,运输环节多,占用人员多,效率低,开拓工期长。3、一采区西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井筒物探检查结果表明,一采区西部存在一条自南向北在井筒中部转向西北的岩溶通道。因为该通道的走向、范围、侵蚀深度、流量等尚未查明,对井下开采的影响程度尚未确定,所以,短期内无法开采,从而导致采区接续困难。为了加快基建进度,确保安全生产,需要对首采区开采方案进行调整。调整原则如下:1、调整采区边界,一采东翼范围扩大至F10号断层。2、采区内部采用分区段开采。每个区段形成独立的生产系统与采区系统衔接,区段内按煤层自上而下开采;一个区段开采结束后,再转

3、入第二个区段开采。3、调整巷道保护煤柱。一采区范围内水平大巷煤柱不再留设。基于上述原则,新的一采区东翼开采范围是:上边界为F4断层和井田边界煤柱;下边界为各煤层+925m水平底板等高线;开采西边界为井底车场保护煤柱和采区上山,东至F10断层。平均走向长度2100m,倾斜宽度1000m,面积约为2.1km2。1.2地层与构造一釆东翼为单斜构造,地层倾角2030,平均25左右,局部地点可达40。自西向东地层倾角由逐渐加大的趋势。主要有3条断层,即F4断层,落差40120m,F16断层落差025m,F10断层落差015m。其中,F4断层位于采区上边界,F10断层位于采区西边界,对开釆影响较小。1.3

4、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矿井地质报告,井田内发育有编号为19号的九条溪流,其中1号溪流为区内最大的地表水系,其源头为17号岩溶大泉,总体上由南向北径流,与8、9号溪流在井田外汇合后最终汇入驮煤河。39号七条溪流分别进入6、16、17、18、21、22、23号落水洞,转为暗流补给地下水。这些溪流发育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大致由南向北径流,流量受大气降水控制,雨季常表现为短时间内流量增大,枯季又常常流量减少甚至断流,季节性变化明显。其中4、5、6号溪流位于井田南部,分别进入16、17、18号落水洞,经过一釆区西翼向北经17号泉涌出。是井田南部山区主要泄水通道。调整后的一釆东翼位于井田南部分水岭附近,地下

5、水分别向北、向南径流。6号溪自东向西流经釆区南部,地表无无大的溪流和落水洞,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1.4煤层与储量区内开釆的煤层有18、19、20、21、25五层煤,全区可釆煤层三层(18、20、25),局部可釆煤层两层(19、21,局部可采);18号煤层厚度2.195.89m,平均3.13m;19号煤层厚度0.871.42m,平均1.25m;20号煤层厚度1.12-4.99m,平均2.60m;21号煤层厚度0.921.24m,平均1.08m;25号煤层厚度0.961.46m,平均1.21m。粗略估算,首釆区可釆储量1850万t,设计生产能力90万Z/a服务年限14.7a。1.5环境影响一釆东

6、翼中部为山脊,南北两翼分别为陡峭的山体。地面最高点为1551.5m,最低处为1400mo地表除6号溪流流经釆区南部外,无大的溪流和水体。自南向北,地表出露地层分别为龙潭组(P)、长兴组(P3C)、沙堡湾组(T】y】)、玉龙山祖(Tiy2)和九级滩组(Tiy,)。主要含水地层为长兴组灰岩和玉龙山组灰岩。从地形图看,长兴组灰岩位于分水岭南侧山坡上,受水面积小且无存储条件,对开釆有直接影响,但水量不会很大。玉龙山灰岩位于分水岭北侧的山坡上,虽然出露面积大,补水条件好,但因为底部沙堡湾灰岩厚度较大,隔水作用好,对开采影响理应不大。因为地表多为坚硬灰岩,开釆后,预计将形成延展长度较大、宽度及深度不一的山

7、裂。釆区南部露头附近,可能会造成山体崩塌、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本釆区累计开釆厚度将达到7m以上,地表又为陡峭山地,所以,开采范围内,所有建筑均无法保持完好。开采前,对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应进行搬迁。2首釆工作面的确定2.1原设计方案原设计选择11802工作面为首釆工作面。理由是:该工作面煤层埋藏较浅,瓦斯含量稍小;有利于初期瓦斯的治理和煤层顺槽的施工。工作面为俯斜开采,有利于工作面的瓦斯治理。工作面走向长度长(1900m),回釆时间在2年左右,为矿井连续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为准备下一个接替回采面赢得了时间。缺点是:工作面煤层倾角较大,在2230左右;工作面走向长度长,初期井巷工程量大,建井工

8、期较长。2.2确定首釆工作面位置建议的首采区段为106区段,首釆面为11806工作面。主要原因是:1、靠近矿井主要生产系统,便于回釆巷道施工。2、能够在+925轨道大巷或冋风大巷位置施工106-1底板瓦斯抽放巷,本区段结束后,经过修复,可作为西段大巷使用。3、区段走向长度在1350m,倾斜长度150m。根据钻孔资料,主要可釆煤层为M18、M20两层煤,均为中厚以上煤层,适合机械化开采。4、釆用区段集中开釆方式,利用底板瓦斯巷兼做区段集中运输巷,实现集中开釆,保证瓦斯抽放效果,节约瓦斯抽放工程量。该方案主要缺点在于,受中部F16断层影响,采面需要搬家。另外受井底车场保护煤柱影响,区段走向长度较小

9、。2.3釆区巷道布置1、采区上山按照原设计布置,其中冋风上山层位位于主副上山以上10m处。2、阶段划分根据煤层倾角,按照工作面平均长度150m,阶段隔离煤柱不小于20m原则,确定阶段段为60m,其中,阶段隔离煤柱段高10m,工作面段高50m。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本区可釆范围为+925m+1300m,在F16断层和F10断层之间,开釆上限达到+1400m。按照段高6065m,将釆区划分为6个区段,一区段+1235+1300m,二区段+1170+1235m,三区段+1105+1170mm,四区段+1045+1105m,五区段+985+1045m,六区段+925+985m。1300m以上区段,利用一

10、区段底板巷开拓。3、釆区车场布置釆区内每一亚阶段均需布置进、回风联络石门,回风石门高于进风石门510m。进风石门兼做胶带和轨道运输。轨道和回风上山分别布置阶段车场,自上山车场与煤层走向垂直布置进冋风石门。进风石门与工作面上、下顺槽连通;回风石门与工作面专用冋风巷连通。首采工作面在+950m同样布置进、回风石门分别与工作面运输顺槽和专用冋风巷连通。需要开采25号煤层时,布置反向区段联络平巷与25号煤层顺槽连通。4、釆面顺槽根据内地经验,采煤工作面建议釆取“U+L”型通风系统,其中首釆面采用双U型通风系统,釆用两进一回、两进两回方式,加大釆面风量,防止瓦斯超限和突出。瓦斯抽放巷:在M21煤层底板1

11、0m处布置瓦斯抽放巷,抽放巷每个亚阶段布置一条。抽放巷平面位置在上一工作面下顺槽附近,以布置钻孔工程量较少为依据。抽放巷自阶段进风石门引出,在工作面边界附近,利用反上山与工作而进风巷贯通,形成系统。工作面顺槽:在工作面开釆边界处布置,原则同一般综采工作面。当煤层倾角大于20时,下顺槽应沿煤层顶板布置,上顺槽应沿煤层底板布置。专用回风巷:每一回采工作面应有专用回风巷。首釆工作面在釆面上下巷外侧各布置1条,其他工作面在上方布置1条。根据煤层顶板条件及釆后护巷难度,确定回风联络巷间距,初步确定为50m。3+925m车场布置的调整3.1原方案初步设计井底车场全抬高装载方式布置。井底煤仓、砰石仓均布置在

12、+925m水平井底车场以上,主斜井井底位于+925m水平井底车场以上10m,井底撒煤釆用平巷清理,煤泥水经沉淀后自流入井底水仓。井底水泵房、变电所及水仓布置在东翼轨道运输大巷北侧,井下爆炸材料库布置在西翼轨道运输大巷北侧、后期砰石翻车机酮室及绕道布置在西翼轨道运输大巷南侧。+925m水平井底车场釆用全抬高方式布置的主要原因是:1、减少主斜井井筒工程量,煤仓抬高35m,减少井筒90m。2、主斜井井底不设水仓、泵房和消理撒煤提升斜巷,井巷工程量少;设备投资少。全抬高方案虽然有减少主井井筒工程量优点,但是存在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现有布置方式的主要问题在于:1、井底车场布置过于复杂。按照现方案,主斜井

13、井底车场位于+960m水平,副斜井车场位于+925水平,又增加了肝石运输的辅助车场位于+935水平。三个水平都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连接,导致巷道连接关系殳杂,施工困难。2、根据物探资料,在井底车场附近,煤系地层和长兴组灰岩间,存在一个低阻异常区,当前尚无法证实。全抬高方式将导致车场系统接近富水异常区,存在一定风险。3、全抬高方式虽然节约了主井井筒工程量,但是增加了釆区石门和联络巷道工程量,所以得不偿失。3.2建议方案根据某矿井生产规模及地质水文条件,建议采用水平装载方式布置+925m车场。1、主副井均延伸至+890m,并布置30m平车场,通过主副井联络巷与回风上山连接。2、主井煤仓平面位置不变,

14、高程由+970+935m,改为+925+890m。砰石仓布置在副斜井+890车场中部,高程同主井煤仓。3、主副斜井在+925水平均采用甩车场同+925轨道大巷连接。车场规模根据需要确定。4、原设计井底水仓泵房、药库、消防列车库等酮室设计不变。5、在+925m轨道大巷开门,施工砰石仓绕道。绕道自副井车场附近开门,到主井以西结束。6、一釆主上山釆用平车场连接胶带大巷,同时甩片口与砰石绕道连通。副上山甩片口与砰石绕道连通。回风上山自回风大巷施工下山至+890m水平,并在+925m设片口与轨道大巷连接。7、轨道、胶运大巷同水平布置,交叉点釆用胶运大巷提高巷道高度方式通过。回风大巷布置在+935m水平,

15、防止进回风巷道平面交叉。同原方案相比,工程量相差不大,但是新方案巷道布置简单,便于机械化施工,能够大大提高施工进度。3.3关键路线按照新方案,路径和工期最长的路线有两条,一是副井一+925车场一+925轨道大巷(东)-106进风石门一106-2瓦斯抽放巷一进风上山一1806切眼;二是北风井一车场一回风上山一回风上山995片H995回风石门一11806专用回风巷。基建施工的关键节点如下:1、主副井+925m贯通后,形成通风系统(副井进风、主井回风)。在+925m水平增加两个综掘队,施工水平大巷和11806X作面下部巷道。2、南风井到底后,抓紧施工一釆回风上山,并与+925轨道大巷明风。釆区运输改到北斜井。南风井尽快装备,形成全矿井通风系统。一釆区能够增加两个综掘队,施工11806工作面上部巷道。3、瓦斯抽放巷施工前,矿井瓦斯抽放系统必须正式运转。否则应铺设临时管路,安装临时抽放泵站。4工作面的通风与瓦斯抽放系统4.1工作面通风方式高瓦斯工作面的通风系统设计采用传统U”型通风系统,以钻孔抽放来保证开采安全。事实证明,钻孔抽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难以保证工作面的正常开采。U型通风条件下,采空区进风口处风压最大,上隅角处风压最小,且两点附近风压梯度最大,从而使两点的漏入和漏出釆空区的风流较为集中。工作面中部漏风相对应减少。采面瓦斯浓度以进风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