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晨检制度范文(四篇).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312904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晨检制度范文(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传染病晨检制度范文(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传染病晨检制度范文(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传染病晨检制度范文(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传染病晨检制度范文(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晨检制度范文(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晨检制度范文(四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晨检制度范文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确保师生的健康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订本制度:1、每天上学时,由各班班主任和主管领导分别负责检查学生和教职工缺勤情况,一一询问缺勤原因,并登记因病缺勤师生_,对患病的教职工和学生进行电话追踪,了解其诊治情况。2、早晨学生来校后,班主任检查学生疑有急性发热、头痛、咳嗽等不适症状(采取询问的方式),即送到校卫生室进行初步检查。对凡有上述症状的学生,立即通知其家长将孩子带往医院就诊或由卫生室医护人员、班主任送医院,经医院排除传染病后方可回校上课。3、如果发现疑似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情况,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立即向区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4、检查、督促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一、学校在开学期间要做好预防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宣教工作,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多媒体、告家长书等方式,让学生、家长和教职工掌握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等传染病的知识,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二、学校要加强晨检工作,对出现高热、呕吐、咽痛、鼻塞等症状的师生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待症状消失后方可返校。三、学校要落实专人对教室、办公室、食堂、微机室、实验室、图书馆、音乐室、走廊和楼梯口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和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时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减少集体性活动。四、对来校就

3、读学生学校要加强卫生管理督查,按照国家和本计划免疫的规定,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积极做好各类计划免疫的“查漏补种”工作,消除存在的传染病隐患。五、学校要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定期对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一旦发现疑似疫情要立即报告所在区县疾病控制机构,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落实学校疫情控制工作。入学传染病预防接种管理制度一、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二、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配合防疫部门完成预防接种工作,并向家长宣传有关方面的知识。三、入学新生检查预防接种登记证进行登记,并收到学校卫生室保管,积极动员未预防接种的学生家长及时采取

4、补救措施。四、定期办板报,搞好防疫宣传,让家长、班主任教师及相关人员掌握预防接种知识,共同搞好预防接种工作。传染病防控管理机构组长:李克明副组长:陈玉山成员:陈剑文波各班班主任疫情报告人:陈卉职责:组长:领导全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决策传染病防治规划及资金的投入。副组长: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传染病发生情况。成员:1.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预防传染病卫生保健知识。2.做好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有关工作。传染病流行时,负责对患病学生隔离、观察、跟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

5、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3.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疫情报告人。发现疫情,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_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传染病晨检制度范文(二)学校要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学校是人群集中、传染病好发场所,为了加强传染病管理,保护广大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1、学校保健教师肩负起保护学生健康的责任,每天要掌握在校和缺席学生健康状况,发现传染病做到早报告、及早隔离治疗。2、要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保健教师立即向当地_部门报告,报告时间为_,最迟不超过_小时;乙类传染病,应于_小时内报告;丙类传染病,应于_小时内报告。3、发现

6、传染病,保健教师应向所辖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根据传染途径及时做好疫点疫区消毒处理。4、学校要建立健全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管理制度。学校公厕是蚊蝇孳生地,要定期消毒。5、要_好学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传染病流行期教育学生避免同病人接触。传染病防控晨、午检制度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及教育部、_部对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的要求,依照上级文件精神,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晨、午检制度。一、晨、午检人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带班领导、值日教师二、晨、午检报告、操作

7、细则1、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处理学校卫生工作。2、常规晨检“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日统计报表”报告由班主任统计并报告,班主任每天早晨8:30前将本年级情况汇报学校,并按照“突发卫生事件防控应急预案”应急处理、作统计直报。3、班主任、因事外出时晨检相应工作提前委托跟班老师负责,跟班老师不在由年级组和德育处安排。4、师生发现学生身体不适,通知其班主任老师,有发热症状,马上通知其家长送医院就诊。5、学生发热必须回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凭病愈证明回班级上课。6、晨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一看: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精神状态,发现学生面色和精神状态不佳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8、,必要时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学生到附近的医院就诊,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二听:听患病学生、其家长和同学的阐述;三问:每天了解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家庭情况,家中有无成员发热,是否有疫情接触(不可隐瞒),有疫情接触学生(有医疗和家长证明)要在家观察两周才可到学校上课,并上报;四联系:对没来校的学生,班主任要打电话了解情况并登记,如有发热学生要及时和医务室联系。7、每日晨检情况要做好记载,班主任早读时间要检查本班人数及学生身体情况,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异常情况纪要等。8、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追踪随访制,由班主任分别对患病的

9、学生进行每日追踪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其诊治情况。居家隔离病人做到“三不”即不上班、不上课、不外出。9、年级组长督促各年级的常规晨检及“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日统计报表”工作。10、每天统计学校患病学生人数及情况,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加强疫情报告,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程序,确保有疫情立即报告。同时要及时通知后勤做好清洁消毒、切断传染途径,及时对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11、本制度自发布起实施,做到经常、安全,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学校传染病预防晨(午)检制度1、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认真做好学校学生晨检、午检工作。2、晨检、午检工作由学校校医室罗向荣老师、班主任和值日

10、教师密切配合。坚持每日晨检、午检,防止患病学生进入学校,保证_儿童身体健康。3、晨检、午检时间为早晨8:00及中午2:30,由各班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在校学生进行检查。4、晨检、午检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摸:感觉学生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看:观察学生面色等精神状态,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问: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咳嗽、腹泻等症状;查。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儿童进行检查,同时检查有无可能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携带入校。5、晨检、午检人员发现有疑似患病人员,应立即向学校卫生员或校领导报告,学校卫生员或校领导经过复检决定是否允许可疑者入校。6、晨检、午检中发现传染病患儿或可

11、疑者,应拒绝其入校,由家长带到医院去确诊,或留隔离室观察。对一般小伤病,可不予限制儿童活动,对确诊为传染病患儿的所在班级,应进行医学性检疫和消毒处理。7、晨检、午检后,学校卫生员应将晨检、午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登记,并_当日情况,如有异常情况,通知家长带患儿去医院诊治。8、是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学生因传染病停学者痊愈后要出示医院相关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9、学校校医室负责每天晨检、午检记录的汇总工作。校长负责每天晨检、午检汇总记录的检查工作,每周检查一次,传染病流行期间,每天检查一次。10、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上级要求,及时上报。传染病晨检

12、制度范文(三)学校要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学校是人群集中、传染病好发场所,为了加强传染病管理,保护广大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1、学校保健教师肩负起保护学生健康的责任,每天要掌握在校和缺席学生健康状况,发现传染病做到早报告、及早隔离治疗。2、要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保健教师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为甲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_小时;乙类传染病,应于_小时内报告;丙类传染病,应于_小时内报告。3、发现传染病,保健教师应向所辖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根据传染途径及时做好疫点疫区消毒处理。4、学校要建立健全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管理制度。学校公厕是蚊蝇孳生地,要定期消毒。5

13、、要组织好学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传染病流行期教育学生避免同病人接触。第四篇:传染病防控晨、午检制度传染病防控晨、午检制度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及教育部、卫生部对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的要求,依照上级文件精神,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晨、午检制度。一、晨、午检人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带班领导、值日教师二、晨、午检报告、操作细则1、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处理学校卫生工作。2、常规晨检“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日统计报表”报告由班主任统计并报告,班主任

14、每天早晨8:30前将本年级情况汇报学校,并按照“突发卫生事件防控应急预案”应急处理、作统计直报。3、班主任、因事外出时晨检相应工作提前委托跟班老师负责,跟班老师不在由年级组和德育处安排。4、师生发现学生身体不适,通知其班主任老师,有发热症状,马上通知其家长送医院就诊。5、学生发热必须回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凭病愈证明回班级上课。6、晨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一看: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精神状态,发现学生面色和精神状态不佳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学生到附近的医院就诊,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二听:听患病学生、其家长和同学的阐述;三问:每天了解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

15、的家庭情况,家中有无成员发热,是否有疫情接触(不可隐瞒),有疫情接触学生(有医疗和家长证明)要在家观察两周才可到学校上课,并上报;四联系:对没来校的学生,班主任要打电话了解情况并登记,如有发热学生要及时和医务室联系。7、每日晨检情况要做好记载,班主任早读时间要检查本班人数及学生身体情况,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异常情况纪要等。8、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追踪随访制,由班主任分别对患病的学生进行每日追踪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其诊治情况。居家隔离病人做到“三不”即不上班、不上课、不外出。9、年级组长督促各年级的常规晨检及“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日统计报表”工作。10、每天统计学校患病学生人数及情况,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加强疫情报告,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程序,确保有疫情立即报告。同时要及时通知后勤做好清洁消毒、切断传染途径,及时对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11、本制度自发布起实施,做到经常、安全,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传染病晨检制度范文(四)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精神,确保师生的健康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订本制度:1、每天上学时,由各班班主任和主管领导分别负责检查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