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对比阅读(完整版)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311258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对比阅读(完整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峡对比阅读(完整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峡对比阅读(完整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峡对比阅读(完整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峡对比阅读(完整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峡对比阅读(完整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对比阅读(完整版)资料(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峡对比阅读(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2、,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 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遮盖,这里指云。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沿溯阻绝。 绝:或王命急宣。 或:不以疾也。 疾: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6. 断有时快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7. 水清,树荣,山高,草

3、盛,趣味无穷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4分,各2分)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高耸冲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并不能全部看到。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适宜作

4、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的人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照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在峰顶上往返行走,能听到山上的猿猴啼叫,到天明才渐渐停止。”庙的后边的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禹碰到神女,神女在这个地方把神符送给夏禹。”在石坛上看有十二座山峰,就像屏障一样。这天,天空晴朗,四周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异的一个现象啊。六星,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其后西二里

5、,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选自游大理日记)注派:量词。界:隔断。清碧:溪水名。下流:河流的下游。蹑:踩、踏。穹:隆起。骈:并列。(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隐天蔽日:_或王命急宣:一有峰东环而下:_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渡一溪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B即清碧之下流也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C与对崖骈突如门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D上耸下削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峡中西

6、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5)请分别 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原文: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溪北蹑冈西上,二里,有马鬣在左冈之上,为阮尚宾之墓。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从此以内,溪嵌于下,崖夹于上,俱逼仄深窅。路缘崖端,挨北峰西入,一里余,马不可行,乃令从者守马溪侧,顾仆亦止焉。翻译:行了六里,渡过一条溪水,水很大。又向南走,有山峰向东方环绕而下

7、。又走二里,绕过峰下山冈的南边,于是向西寻找小径走入峡谷。从峡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谷后方,有积雪的痕迹,独自高高下垂,如一匹白绢隔断了青山,有溪水从峡谷中往东流注,这就是清碧溪的下游。从溪北踏着山冈向西上登,行了二里,有坟丘在左面山冈之上,是阮尚宾的坟墓。从墓地后向西行二里,踏着峻岭登上山崖。这座山崖高高隆起在溪流上,与对面的山崖并立前突如同一扇门,上边高耸下面陡削,溪流冲破其中流出去。从此处以内,溪流深嵌在下方,山崖夹立于头顶上,全都狭窄倾斜,幽深杳渺。路沿着山崖顶端,紧靠着北面的山峰向西进去,一里多路,马不能再走,只得命令随行的人在溪边守马,顾仆也停在这里。(甲

8、)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1),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2)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

9、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3),鼓若山腾,浚波颓迭,迄于下口。方知慎子(4),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本文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孟门(古山名,在今山西省吉县西黄河河道中,为水中一巨石),就是龙门(即禹门口,在今山西省河津市和陕西省韩城市之间,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相传为禹所凿)的入口处。实在是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穿透岩石。” 确实是如此呀!这里水流交相冲激,白色的水气好像

10、飘浮的云雾,来来往往遥远观看的人,常常会觉得仿佛被雾露沾湿似的。如果向深处俯视,更加惊心动魄。河水激起万重浪花,千丈瀑布从高崖一泻而下,河水好像发怒的赑(b 古时一种动物)一样,狂暴地涌起如山的巨浪激荡腾跃,疾驰的洪波层层叠叠崩颓而下,直到下游出水口。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注释:(1)巨阸():巨险。阸:险阻重地。(2)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3)赑(b)怒:形容气势壮大。(4)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著作。问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略无阙处 (2)良多趣味(3)素气云浮 (4)非驷马之追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空谷传响

11、,哀转久绝。(2)水非石凿,而能入石。3、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断句。往 来 遥 观 者 常 若 雾 露沾 人 窥 深 悸 魄。4、(乙)文与(甲)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句?5、请概括(甲)文长江的夏水与(乙)文黄河的孟门之水特点不同之处,并找出两者在描写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参考答案:考酷网整理1、(1)现写作“缺”,断缺。(2)确实,实在(3)白色(4)不译,主谓之间2、(1)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 ,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2)水(虽然)不是凿石头的凿子,却能穿入岩石。3、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4、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或“流浮竹,非

12、驷马之追也”。5、相同:二水既盛且速。不同:黄河的孟门之水气势恢宏。描写方法运用上的相同之处:都是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小学三个学段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总目标: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情感态度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识字写字量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识字能力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

13、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写字要求与习惯养成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会汉语拼音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

14、体认读音节;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3、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4、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小学三个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兴趣习惯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阅读方法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5、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词句理解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把握内容领悟方法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各种文体的阅读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