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30674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实验名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目的:食盐能否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2.观察,看到食盐不见了。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2.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2、观察发现了面粉在水里形成面浆,把它放一会儿,有沉淀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3.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实

2、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放入漏斗中。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3、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4、观察比较滤纸。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说明食盐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沙和面粉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食盐,面粉和沙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答:食盐溶解在水中,面粉和沙没有溶解,面粉形成面浆,静置后有沉淀,沙在水中形成沙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沉淀。什么是溶解?答:溶解就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

3、防腐)它是(紫黑色固体小颗粒)。不能用手直接取,要用(小匙)来取。4.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吗实验器材:烧杯、高锰酸钾、药匙、搅拌棒、水。实验步骤:1、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看到极少数溶解,其它沉入水底,水开始变紫。 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看到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水变成紫色,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变成均匀分布的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答:观察能否看见颗粒,在水中分布是否均匀,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从而区别是溶解还是没有

4、溶解。5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实验目的: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实验器材:烧杯2个、药匙、搅拌棒2根、水。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到它们是先浮在水面,再下沉。在水中一缕缕地缓慢扩散。2、先轻轻搅拌,观察到有部分溶解,再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实验结果: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6实验名称: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实验目的: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实验器材: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实验步骤: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滴入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震荡后,

5、静置一会儿。2、观察看到醋和酒精与水混合,较快扩散溶解,食用油浮在水面,不扩散,不能溶解。实验结果: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7.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器材: 烧杯2个、2克食盐20包、2克小苏打20包、搅拌棒2根、水。实验步骤: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2、按照同样方法往另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小苏打,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实验结果: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8.实验名称: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目的: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

6、器材:汽水、注射器、橡皮塞。实验步骤:1.打开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管口。2、观察汽水析出的气泡。慢慢地往外拉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反复3次.观察注射器里的变化。看到慢慢地往外拉活塞,注射器里气泡变大变多,再慢慢地往回推,注射器里气泡变小变少。实验结果:气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9.实验名称:哪一个溶解得快实验目的:了解影响食盐溶解的方法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1根、热水、冷水、相同克数的食盐4份.实验步骤:1、将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的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看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2、将剩余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盛有相同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看哪

7、一杯中食盐溶解的更快。实验结果:用搅拌棒搅拌的那杯溶解的快;热水的那杯溶解的快。10.实验名称: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实验目的:搅拌能否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实验器材:筷子、方糖、冷水、热水、烧杯、小刀实验步骤:1.在2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相同的100毫升水。2.把2块大小相同的方糖同时放入2个烧杯中。3.把其中一个烧杯中搅拌,另一杯不搅拌。4观察,看到搅拌的那杯方糖溶解得快。实验结果:搅拌能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11.实验名称: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水、每份2克食盐实验步骤:1、取一份食盐加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

8、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2、记录一共放入了多少份食盐。实验结果: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12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实验目的:探究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实验器材:装有食盐水的烧杯1个。实验步骤:1、把装有食盐水的烧杯放在窗台上,让杯中的水蒸发。2、观察已经溶解的食盐有什么变化。实验结果:会发现杯子中的水全部蒸发,食盐析出来了。说明食盐不会随水一起蒸发。13实验名称:加快蒸发蒸发皿中的浓盐水实验目的:蒸发皿中的白色结晶是盐,能溶于水。实验器材:三脚架一个,酒精灯一个,石棉网一个,蒸发皿一个,火柴,浓盐水,食盐。实验步骤:1、在蒸发皿中倒入10毫升的

9、浓盐水,放在三脚架下加热。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2、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并与做溶解实验的食盐颗粒进行比较。3、蒸发皿中的白色结晶是盐吗?能溶于水吗?实验结果:蒸发皿中的白色结晶是盐,能溶于水。14.实验名称: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实验目的: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实验器材:大、小音叉各一个,音叉锤一个。实验步骤:1、取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2、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小音叉,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轻敲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弱,音低;重敲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强,音低。轻敲小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弱,音高;重敲小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强,音高。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小音叉,小音叉发

10、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15.实验名称:使物体发出声音实验目的:鼓面、钢尺和橡皮筋发声时都在振动实验器材:锣、鼓、钢尺、皮筋。实验步骤:1、用力按压锣、鼓,锣、鼓并不发声,轻轻击打却能发出声音。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能发出声音。3、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并不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能发出声音。实验结果:鼓面、钢尺和橡皮筋发声时都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6.实验名称:观察发声物体实验目的:观察发声物体实验器材:水槽一个、音叉一个、音叉锤一个、水。实验步骤: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2.观察水面变化。实验结果:

11、水面有波纹产生。水面的波纹是振动的音叉触及水面产生的。17.实验名称: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实验目的: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实验器材:钢尺实验步骤:1、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2、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强弱3、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18.实验名称: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目的:了解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器材:盛有不同水量的相同烧杯4个且标有编号、筷子。实验步骤:1、用同样的力度

12、敲击标有编号的盛有不同水量烧杯口,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2、重复实验3次。观察实验结果: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不同,水面越高,声音越低;水面越低,声音越高。19.实验名称: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目的:观察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器材:钢尺一把。实验步骤:1、确定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2、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部分的顶端。实验结果:尺子越短,发出的音越高;尺子越长,发出的音越低20.实验名称:振动物体与声波实验目的:振动物体与声波的联系实验器材:音叉一个、音叉锤一个、水槽、水、土电话实验步骤:1、仔细观察,振动的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2、拉直土电话“电线”,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一

13、端对着话筒小声说话,另外一名同学在电话线的另一端用听筒听。实验结果: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21.实验名称: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器材:1米长的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音叉、音叉锤。实验步骤:1、找一位同学在材料的另一端倾听,一位同学在一端敲击抵住材料的音叉。2、仔细听比较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传播声音的效果。实验结果:声音在四种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依次是:铝箔、木质米尺、棉线、尼龙绳。23实验名称:鼓膜的振动实验器材:塑料杯子、气球皮、扎线、音叉、小沙粒实验步骤:1、把气球皮蒙在塑料杯子口上,用

14、扎线扎紧。2、在模拟的“鼓膜”上,放几粒沙。3、用音叉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的声音。4、观察音叉发出不同强弱的声音时,“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实验结果:当声音大时或声音近时,“鼓膜”振动厉害,当声音小声音远时,“鼓膜”振动微弱24.实验名称:控制物体发声实验目的:如何控制物体发声实验器材:塑料罐、纸、毛巾、棉花、豆子。实验步骤:1、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罐。2、用手、纸、毛巾、棉花分别捂住罐口,声音各有什么变化?(声音变轻)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声源和阻碍声音传播的方法来减小噪音25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2、将温度计悬挂3、读数。4、比较。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26.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29.实验名称:上肢的运动实验器材:哑铃。实验目的:观察上肢的运动实验步骤:1、用左手拿起放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