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知识梳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304635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心理学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心理学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心理学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心理学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知识梳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心理学(王振宇主编)第一章绪论一、幼儿心理学概述1、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心理现象)?什么是心理过程?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或心理现象: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认知、情绪 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以历发生、发展和消失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 心理过程。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 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 是独立存在的,而是

2、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或者概括地说,人的心 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P2-6)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整个心理 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心理学把认识过程、情感、意志过程合称为心理过程,把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个性 个别性合称为个性心理,把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合称为心理现象。2、人的心理的基本特征 大脑是人的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3、什么是幼儿心理学研究3-6 岁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发展

3、趋势的学科4、幼儿心理学的任务 第一,阐明婴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5、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11-18 页)(把这个地方的研究方法自己看仔细点) 可分为两大类: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其中实证研究法又可具体表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6、什么是实证研究法 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主要特点就是采用规范的方法收集实际材料、数据、事实,再从 这些材料、数据、事实中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7、什么是观察法,观察法有哪些分类 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的特点和方法。从时间上可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4、;从范围上可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从规模上可 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从参与程度上可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从工具使用情 况看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从设计程度看,分为呈现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从观察 目的可分为验证型观察和探索性观察8、什么是调查法,调查法的分类调查法式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 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 法、测验法和作品分析法。9、什么是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作品分析法?10、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一)认识教育对象,形成科学儿童观1)幼儿心理学位幼儿教育提供心理学

5、依据;2)幼儿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 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有助于宣传普及优生优育的先进理念,维护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利 于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诊断和治疗儿童心理方面的疾病;3)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 指导意义二)探索婴幼儿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11、科学的儿童观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的,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 儿童一代的期待为引导的一种关于儿童的观点和看法第二章 幼儿认知的发展第一节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1、什么是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和知识,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知识是认识过程的结果。认知是最基本、最 重要的心理活动。可分为感觉、

6、知觉、记忆、思维等具体过程。2、感觉、知觉的概念 感觉:单一的内外刺激作用在人的感觉器官上而引起的心理反映 知觉: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体反映3、感觉器官的发展顺序:肤觉前庭嗅觉、味觉听见视觉4、婴幼儿的感知觉的发展一)肤觉,包括触觉、温觉、痛觉等二)前庭觉:淋巴液的晃动能引起身体平衡和运动的感觉。从胚胎发育的第三周前庭觉就 开始发挥作用三)嗅觉、味觉。6个月以后的胎儿就能接受嗅觉刺激;4 个月的胎儿就开始接受味觉刺激四)听觉。20 周的胎儿就已经具备听觉能力五)视觉。眼睛是所有感觉器官中最活跃、最重要、最主动的感觉器官。人所活动的信息中 70%-75%的是通过视觉得到的。六)形状知觉

7、:以视觉为主的,包括动觉触觉在内的复合感知。七)深度知觉:对自身与物体间距离的感知。(视觉悬崖实验)八)方位知觉九)习惯化与可知度5、视敏度(p41)从一定距离处感知两个临近点的能力。新生儿的视敏度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2 岁左右, 视敏度接近成人。6、视知觉有哪些功能( p42) 空间知觉;差异辨别;背景辨别;视觉填充;对象再认7、什么是习惯化当一种刺激反复出现时,刺激产生的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看书理解)8、多通道感知:感知觉并不是相互孤独的活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典型的 表现就是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这说明在实际心理活动过程中,感知觉是一个统一的、 相互联系的复杂过程。9、自我

8、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其中夸通 道感知是促进儿童自我效能感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10、感觉剥夺和感觉轰炸 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感觉轰炸是向儿童提供过 多、过强、过杂、过长时间的感觉刺激,造成儿童感觉疲劳和抑制不良的情形。第二节 幼儿记忆的发展1、什么是记忆:对自身经验的信息保存、加工和提取的心理过程。基本过程有识记、保持 和再认或回忆。其中信息的保存和加工就是识记,而信息的提取包括再认和回忆。2、记忆的分类按有没有目的和意志努力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按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分为机械识记和 意义识记;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

9、时记忆(0.25 秒-2 秒)、短时记忆(1 分钟以内)和长时 记忆(一分钟以上)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53 面)材料学习 20 分钟之后,遗忘41.8%,1 小时后遗忘增加到 55.8%,1 天后遗忘达 66.3%,2 天达 72.2%4、自传体记忆: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自传体记忆的水平与语言发展 水平有密切联系5、什么是无意识识记,引起的主要因素有什么?无意识识记是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要特定的识记方法,不需要特定的意志努力的识 记。无意识识记是幼儿的主要记忆形式。引起无意识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外部 主要是材料必须直观、鲜明、生动;内部因素与幼儿的兴趣、情绪

10、状态、态度有关,也与儿 童的智力水平和活动方式有关。其中,幼儿的情绪是影响无意思识记的关键。无意识识记的 本质是一种理解行的记忆。在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识记始终占据主导地位。6、有意识识记有意识识记是具有自觉的识记目的,需要一定的识记方法、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到小学 中年级,有意识识记超过无意识识记,占据主导地位。影响有意识识记的效果,受活动动机 和活动性质制约。7、幼儿识记行为的表现的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幼儿知道自己的顾客任务,但并不理解交给他的任务。有些孩子没有听清楚 任务就跑到“商店”,也不想说出他所担负的任务是什么,没有表现出识记任务。 第二种水平:幼儿虽然理解了任务,并力图复述任务表现

11、出具有识记目的,但没有任何有助 于记忆的特殊方式 第三者水平,幼儿不仅理解任务,还采用特殊的方法加强识记。8、儿童再认与回忆的特点 第一:幼儿具有较强的再认能力,而且再认的能力比回忆的能力强 第二:幼儿的回忆能力受活动性质影响第三:具有首因效应与近应效应9、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 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10、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 现象。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11、记忆恢复现象在识记后的某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量比学习时的回忆量有所提高的现

12、象。这一现象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不一致,是幼儿的一条特殊的遗忘曲线。见图(p63)12、幼儿有什么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指为了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记忆活动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越;提取策略13、什么是思维,思维有什么特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组织性的 特点。(看书理解什么是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组织性)14、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幼儿期的主要思维特点)抽象逻辑思维15、什么是表征?幼儿表征的范围。头脑中运用表象预设动作的进程和结果。幼儿的表征不仅

13、表现对物体的表征方面。还表现 在对模型、空间关系、手势和事件过程中。16、什么是概念?形成概念的因素是什么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以一类事物的底层相似性为基础所做的心理分类。儿童对一些不同事物,表征出某些重要的相同的方面。形成概念的因素: 首先,知觉特征是儿童形成概念的重要因素其次,儿童头脑中范畴类型也是分类获得概念的重要因素17、问题解决指利用某些方法和策略,使个人从初始状态的情境达到目标状态的情境的过程。问题解 决的三个基本特征:1)目的性。问题解决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无明确的目的不是问题解 决;2)操作序列。问题解决必须包括一系列的心理操作过程的序列。没有心理

14、操作,不能 称为问题解决;3)认知操作。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有认知成分参加,它的活动依赖于认知操 作来实现。有些活动,如打绳结、分桥牌,虽然也有目的,也有一系列的操作,但没有认知 成分,不是问题解决 儿童问题解决的水平,与他们在头脑中对信息的编码水平有直接的关系。18、推理儿童解决问题,最根本的策略就是进行推理。推理是根据已有信息引出新信息的加工过程。 按逻辑学的分类,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幼儿经常使用的推理是归纳推 理和类比推理。第三章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第一节 早起情绪的发生1、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这种体验分为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5、是什么? 在心理学教材中,习惯上将情绪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而将情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事实上,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的内在体验,也就是说,都是心理体验。情绪是情感的具体 形式和直接体验,情感是情绪经验的概括。情绪和情感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情绪要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另一方面,情感是在 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因此,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 绪的本质内容。同一情感在不同条件上,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 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 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 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 有情感。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 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 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 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