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生产工艺流程图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298066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鞋生产工艺流程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运动鞋生产工艺流程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运动鞋生产工艺流程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运动鞋生产工艺流程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运动鞋生产工艺流程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动鞋生产工艺流程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鞋生产工艺流程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运动鞋结构 (一)运动鞋基本结构: 一只运动鞋大致由鞋头、鞋面(前面、侧面)大底、中底、后跟、里衬、鞋垫、鞋舌及各种配饰件组成。 (二)依鞋口高度分成三种型态: A、低帮 B、中帮 C、高帮 专业知识 第二节 运动鞋设计 (一) 鞋楦设计: 鞋楦 一双高雅优美的鞋子,除其外表款式、色彩搭配之外,最能在造型上突出鞋子美感的,就是鞋楦的式样。鞋楦式样的设计工作,属于鞋子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首要设计工作之一,没有鞋楦新颖式样设计,也就没有鞋子新款式的流行设计。 鞋楦设计原理是根椐脚型立体三维空间,经过适当、合理的修正与设计,使不规则的脚型立体空间变成有规则的鞋楦立体空间。 当然,其它表现鞋子外表

2、美感的因素中,所选用的材料的质量,也能够使鞋子表现出高雅的美感。然而在决定鞋子的流行趋势的条件中,最首要的因素非鞋楦式样莫属。 鞋楦符合人脚生理机能,贴合人脚骨骼,适合中国人脚型之特点。运动鞋成型后,不走样,看相好,内部结构牢固。 (一)、各种功能性设计 1、吸震效果: 指鞋底吸收脚部着地时产生冲击震荡的效果。比如气垫,PU、MD、EVA等都有防震功能,尤其是气垫为人们所普遍看重。当人脚落地时,地面对人脚的冲击力通常是人体的23倍,特别是弹跳时可高达10倍,而良好的防震装置可以减少这种冲击力,PU气垫壳内装着一定气压的气体,当脚掌落地时,它可以通过变形从而分散冲击力,以达到减震的效果。进而避免

3、过分震动带来的伤害。 2、扭转系统: 运动者在转向、折返、侧移时脚的不同部位会向不同方向扭转,极易发生运动扭伤。在脚的内侧和脚弓等部位用高密度材料安装上一个装置以阻止运动时人脚向内过分翻转,避免运动扭伤。 3、能量回归 这是指鞋底能将地面所产生的能量储存起来,当脚要做离地动作前的瞬间,鞋底将这份能量还给足部。其中又是以气垫最为明显,当人脚落地时,脚给了气垫能量,气垫受力后变形,当人抬脚时气垫因为恢复原形又把能量反弹给人的脚,也就是说当人抬脚时,气垫通过能量反弹助其一臂之力,使运动员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4、适脚性 指鞋楦设计、结构设计(如帮面、帮底缝合,重要着力范围结构等)及各种新型高科技材料

4、的优越伸缩特性(四面弹和LYCRA(莱卡)面料的应用)运用,使消费者感觉穿着舒适合脚。如。 5、弯折效果 影响一双鞋子弯折效果的因素很多,鞋面、鞋垫、中底、外底的设计等都会影响到。总的要求是弯折部位要能与脚的弯折部位相一致,并符合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力学原理。 6、 止滑效果 是指外底对地表的止滑效果或抓地力,止滑效果不足时,不但容易产生滑倒危险,造成运动伤害,同时也会影响使用者的运动表现。止滑效果主要体现在底材的应用及鞋底纹路的设计上,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止滑效果的设定及设计也会相应调整。 (二)、各种舒适(COMFORT)的结构设计 1、脚底内侧摆置支撑物:在运动鞋垫足弓部位设置一隆起状的支撑

5、垫,用以配合脚底的足弓轮廓,达到支撑效果,减少运动疲劳。 2、双密度中插结构:控制或矫正脚部翻转现象。鞋底外侧使用较软的中插材料,以吸收脚跟冲击地面所产生的震荡,而内侧使用较硬的材料是为了防止脚部发生过度内转,提高稳定性。也有在中插结构的后跟部位两侧使用较硬的材料,以强化跟部的稳定性,控制脚部翻转现象。 3、使脚部保持干爽舒适的设计与材料: 吸汗、释汗效果:鞋内里的双层分离式结构设计,海绵及导汗网布材料的应用。 4、鞋材的防水效果:加高边墙设计,高分子PU材料的及环保型水融胶的应用。兼具增强结合部位牢固性,便于清洁的功效。 5、透气效果:透、排气孔式设计,超细纤维及各种不同透气设计和不同材料的

6、应用。 6、结构设计所具有的通风、隔热、导热、减震、助动等 专业知识 第三节 运动鞋尺码说明 中国鞋号与国外几种主要鞋号: 1、中国鞋号的制定:即以脚长的毫米为基础的鞋号,一单位(码)约等于6.35MM。 2、世界上几种代表性鞋号: 法码:按内底长度计算,1个号长度等于6.67MM; 英码:按内底长的英寸数来计算,1英寸25.45MM; 美码:美国尺码也以英寸为度量单位,长度是9.00MM; 日码:日本尺码以厘米为度量单位,脚长多少厘米就穿多大的鞋子。 专业知识 第四节 运动鞋的选购 这一部分包括所有类型鞋子的选购常识,目的是使消费者掌握更多相关知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 鞋子的种类千变

7、万化,但总离不开其最终功能,那就是保护脚部,以免被地上物品伤害的功能,而运动鞋除了以上功能外,更强调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及运动伤害的预防,因为我们跑步时,脚部所承受的重量是我们体重的两-3倍,故选择不当的运动鞋,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 1、要加长一点的鞋子 (1)脚底弯度大,脚骨露出比较多的人 (2)脚底流汗多的人 (3)脚趾几乎并排成一直线的人 (4)体重较重的人 (5)成长期或老年期的人 (6)走路多的人 (7)设计上修长的鞋 (8)设计上鞋头较尖的鞋子 2、不要加长太多的鞋子 (1)脚底弯度小 (2)体重轻的人 (3)鞋跟比较高的鞋 (4)设计上比较肥的鞋 (5)设计上鞋尖较宽的鞋 再者,

8、要注意鞋子的本身,然后考虑其他的因素: (1)材料的硬、软、厚、薄、伸缩度。 (2)鞋子本身是低帮的、高帮的、高跟的、有无系带的。 (3)消费者的嗜好、年龄、习惯、职业等。 通常选运动鞋要挑选鞋子长度(一般指中底长度)约比实际脚长多出1.5-2.0公分左右。 3、 选购运动鞋时: (1)穿上你进行该项运动时所穿的袜子或者上相同厚度的袜子。 (2)系好鞋带并且适当地调整鞋带的松紧度,如此可感觉到鞋子的适脚性是否理想。 (3)选购中度质软的鞋垫。 (4)鞋子本身重量宜选择轻者,重者易使穿着者感觉有脱落感,并且容易疲劳。 (5)鞋口不要太开,否则穿着时易脱落,并且容易病劳。 (6)检查鞋子的后跟部位

9、,为了避免高或坚硬的后跟护片设计。 (7)鞋面与鞋底质较软的,易于弯曲者,如果太硬,不易弯曲,容易疲劳。试穿时采用蹲姿, 以检查鞋子的弯折性是否良好。 (8)注意鞋口高度,考虑踝骨的位置,否则穿着时易磨擦破皮。 (9)检查鞋底后跟部位高度是否高于前掌部位,因为人的脚部习惯于这种方式,鞋跟高度也不要太高, 并且注意跟部是否采用气垫或者质地较软。 (10)鞋子内部的接缝部位应以不磨擦脚为好。 (11)试穿运动鞋,要穿着它走几步,最好交替地将全身重量分别落于各脚, 检查鞋头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因受压而略微伸展的脚部。 (12)室外需要在粗且耐耗的鞋底纹设计,不易滑溜的,室内鞋则需要平整鞋底纹。 (1

10、3)购鞋时,最好安排下午时分,避免在清早的购鞋,因那时脚部会较小。 (14)根据不同运动用途及场所,选择相适应的运动鞋。 专业知识 第五节 运动鞋保养 1、保养鞋子的原则: (1)当它还未穿着时,就应开始保养,鞋内塞入鞋撑或报纸以报持鞋型。给鞋面蒙上的一层薄薄的保护膜, 以维持其美观。 (2)切实做好平时的保养。 (3)时常检查鞋子有无受损。 (4)用刷子或清洁剂清除灰尘或污垢。 (5)再耐穿的鞋子也经不起每天穿用,(鞋子也需要休息),应多准备几双,以便于更换。 (6)鞋子弄湿时注意: 先用鞋型固定器或报纸塞入鞋内以固定鞋型。 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干燥,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7)用乳化性鞋油擦拭皮革,以使皮革有光泽与养分。 (8)鞋底也要在平日用刷子去除淤泥并涂上保革油或防水剂。 (9)使用防霉清洁剂用以清除污垢并防霉。 (10)要长期收藏时,应时常将它拿出透气以防发霉,并应在盒内放置干燥剂。 (11)注意你的运动方式,不同的运动穿不同的鞋,慢跑鞋、休闲鞋、凉鞋不适合做剧烈运动。 2、皮质运动鞋的保养 可用专用洗洁剂清洗再用干布擦干、晾干,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或吹风机烘烤或火烤。 a) 也可使用干式喷雾剂来防尘、防臭。 b) 定期给鞋上防护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