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结账方法的详细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0297004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种结账方法的详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种结账方法的详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种结账方法的详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种结账方法的详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种结账方法的详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种结账方法的详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种结账方法的详细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知识-1. 日结账方法在分清“收入日记账”和“支出日记账”的情况下,出纳 员在每日终了按规定登记入账后,结出当日收入合计数和当日 支出合计数,然后将支出日记账中当日支出合计数转记入收入 日记账中的当日支出合计栏内,在此基础上再结出当日账面余 额。2. 月结账方法在每个月底,要采用划线结账的方法进行结账,即在各账 户的最后一笔账的下一行结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月末如无余额,应在 “借或贷”一栏中注明“平”,并在“余额”栏中记“0”后, 划上一条红线。对需逐月结算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应逐月 计算自年初至本月份止的累计发生额,并登记在月结的下一行

2、。 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累计”字样。3. 季结账方法办理季结,应在各账户本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月结下面划一 通栏红线,表示本季结束;当然,在红线下结算出本季发生额和 季末余额,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季合计”字样,最后,再在 摘要栏下面划一通栏红线,表示完成了季结工作。4. 年结账方法在年末,将全年的发生额累计,登记在 12 月份的合计数 的下一行,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并在下面 划双红线。成都会计服务表示,对于有余额账户的,应把余额 结算到下一年,在年结数的下一行的“摘要”栏内注明“结转 下年”字样。在下一年的新账页的第一行的“摘要”栏内注明“上年结转” 字样,并把上年末余额数填写

3、在“余额”栏内。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 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 生期间计入损益。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 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 期营业外收入。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 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 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

4、配 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按照名义金 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 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 配,转入“营业外收入”。1.取得货币性资产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形式。(1)一般的会计处理 收到政府补助时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贷:递延收益 购建长期资产时, 亠 转自:,更多文章兼职 wWW zqw2swk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贷:银行存款等 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借:递延收益 lw1fwk贷:营业外收入注意: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

5、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 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 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1)公允价值的确定 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 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 计量; 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2)一般会计处理 收到政府补助时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贷:递延收益 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不计入递

6、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注意:综合性项目取得补助的处理企业因综合性项目取得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 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全部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 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 生期间计入损益。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 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 期营业外收入。二

7、、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 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 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 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按照名义金 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 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 配,转入“营业外收入”。1.取得货币性资产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形式。 (1)一般的会计处理 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递延收益 购建长期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银行

8、存款等 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注意: 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 (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 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 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1)公允价值的确定 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 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 计量; 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2)一般会计处理 收到政府补助时借:固定

9、资产/无形资产等贷:递延收益 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不计入递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注意:综合性项目取得补助的处理企业因综合性项目取得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 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全部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 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 生期间计入损益。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

10、时先确认 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 期营业外收入。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 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 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 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按照名义金 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 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 配,转入“营业外收入”。1.取得货币性资产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

11、形式。(1)一般的会计处理 收到政府补助时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贷:递延收益 购建长期资产时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贷:银行存款等 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注意: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 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 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1)公允价值的确定 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 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

12、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 计量; 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2)一般会计处理 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递延收益 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不计入递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注意:综合性项目取得补助的处理 企业因综合性项目取得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 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全部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 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一、与收益

13、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生期间计入损益。1.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 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2.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 期营业外收入。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 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 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 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按照名义金 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人当期损益。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

14、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 配,转入“营业外收入”。1.取得货币性资产 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形式。(1)一般的会计处理 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贷:递延收益 购建长期资产时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贷:银行存款等 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注意: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 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 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

15、。(1)公允价值的确定 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 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 计量; 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2)一般会计处理 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递延收益 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不计入递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注意:综合性项目取得补助的处理 企业因综合性项目取得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 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全部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处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的名片:我国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总额法是指在确认政府补助时, 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 生期间计入损益。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 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