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小店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290861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小店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市小店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市小店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市小店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市小店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小店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小店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d.*市小店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 述1.1 历史背景小店区是1998年太原市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一个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区。南农北商,高新技术密集,开展空间广阔,是太原市向南推进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城区镇。本工程位于小店区小店镇境内,是当地百姓通往城镇的一条通道,随着经济开展、交通运输业的增长,使得原有土路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地经济开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开展,老百姓出入极不方便。为此小店区委、区政府决定尽快改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并责成区交通局委托我公司负责本工程的前期工作,编写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我公司派高级工程师等多人

2、勘察、收集路况资料,并充分听取了地方政府的意见,再经路网分析,又结合投资情况,在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拟定路线走廊带,在此根基上遵照国家计委和交通部(1988)水运、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编写报告文本,于2010年3月底完成编制任务。1.2主要编制依据1、交通部1988年公布的水运、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2、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建设工程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交通部2004年公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4、交通部2006年公布的公路路线设计标准(JTGD20-2006);5、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6、

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标准(JTJ07312001);7、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JTGD402003);8、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局部(JTGF80/12004);9、交通部1996年公布的公路根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方法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10、山西省交通厅晋交科字199756号文“关于试行山西省关于贯彻执行1996部颁公路根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方法的假设干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省厅规定);10、小店区交通局委托书;1.3 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现有公路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交通开展及预测4、公路建设规模和技

4、术标准5、建设条件及方案选择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建设期安排和实施方案8、经济评价9、环境保护10、问题与建议1.4主要研究结论1.4.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是提高公路网络使用功能、解决县(区)际油路建设的需要本工程小店区东桥西孙线公路工程是一条乡级公路,是东桥与温家宝堡村民互通往来的便捷通道,地处小店镇内,是经济根基较好,工农业生产增长较快的区域。该工程的建设实施对其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路通、百业兴”,根据中央及省里有关精神,要加速实施县际及村村通公路工程,本工程也在其列。以促进周围村镇、厂矿等中小企业开展,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经济共同繁荣。2、是当地农副产品外运重要运输通道

5、的需要该工程工程沿线的农副产品以农作物为主,可促进当地农业水平开展,提高农民经济生活水平,因此,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改善车辆行驶环境,保证道路运输畅通,是其作为农副产品外运重要运输通道的需要。3、交通运输业开展,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近几年,随着小店区经济的快速开展和农业资源的不断开发,公路沿线地区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加大产业构造调整力度,经济迅速开展,交通运输量急剧增长。要求公路交通建设的开展必须与交通运输开展相适应,甚至适度超前;要求公路交通必须全力提高运输服务水平,让运输更安全、更便利,为公众提供公平、多样化的运输服务,适应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和品质不断提升的需要,实现安全交通和便利交通。本

6、工程实施后,公路通行能力将随之提高,从而保证车辆顺利通行,提高车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对交通运输业开展极为有利。1.4.2现有道路状况该工程起点位于小店区东桥村村口南135米处(小牛线K6+585),终点位于小店区温家堡村,且与西孙线相接,是人们出入城镇的便捷通道,现有土路宽7米左右,但平整度极差,自然地形形成的土沟堆满了生活垃圾,造成排水极不通畅, 严重影响当地百姓的出行和当地的生产,制约着沿线村庄与县际、城际的经贸往来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因此改建此公路工程是促进当地经济开展的需要,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之一。1.4.3 交通量开展预测1、预测方法由于本线无交通量观测站,故本工程交通量预测通

7、过收集原有公路断面交通量资料,以及影响区各县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和国民经济远景开展规划,对数据进展分析、回归,预测出交通量。然后再采用“定标法”对预测交通量进展修正预测。2、交通量调查为了更详尽的获取公路交通流的特性,在沿线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的协助下,在2010年2月27日至2月28日对工程所在地相关公路交通流特性调查分析根基上确定了交通量观测点,侧重考虑沿线有分流可能并能控制交通流的位置。对此路段的断面机动车交通量进展24小时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3-1。以折算成小客车标准车为例,客车占总交通量的21.4%,货车占总交通量的64.7%。从运输效率来看,客、货车实载率86%。在货车承当的货物品种

8、中,矿建材料占20%,农副产品占44.7%。交通调查结果见表表1-3-1车型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拖挂车拖拉机小客车大客车合计交通量20019550151462156827各车型所占比(%)24.223.66.01.817.7260.7100折算小客车交通量2402931004514621591048各车型所占比(%)22.928.09.54.313.920.50.91003、交通量预测结果 远景年份交通量预测值辆/日(折算成小客车) 表1-3-2年份客车货车合计20122731147142020145311563209420168901890278020181438218336212020154

9、924704019注:表中交通是为年平均日交通量。1.4.4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1、建设规模该工程起点位于小店区东桥村村口南135米处(小牛线K6+585),终点位于小店区温家堡村,且与西孙线相接,路线全长1.3072公里。全线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进展建设,设计行车速度采用30公里/小时,路基设计宽度7.5米,但起点段K0+000K0+620为过村路段,受当地地形的限制,路线左右侧均为当地村民已修建好的排水渠,所以本过村段路基宽度按原有宽度进展建设;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 主要工程工程及工程数量:路基土方3618m3,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8496.8m2,铺筑水稳砂砾基层9542.56m

10、2,完善排水设施687.2m。2、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表 表1-4-1指标名称三级设计标准三级公路采用值设计行车速度(km/h)3030路基宽度(m)7.57.5平曲线最小半径(m)3030缓和曲线(m)2525最大纵坡(%)80.9最短坡长(m)10080竖曲线半径(m)凸200010000凹1500100001.4.5 建设方案根据路线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按照拟定的公路建设等级,结合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使用功能和特点、资源状况以及水文、气象、地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路线布设大局部按照原有路线进展布设,原有公路作为改建工程的路基底基层,并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方面进展综合考虑

11、,结合不同路段的实际情况,增设路基、路面排水工程与桥涵构造物共同形成较完整的微观排水系统,排除路基、路面范围内地表水流。本工程路基设计宽度7.5米,设计行车道宽6.5米,路面两侧设置宽度为30cm的路边石,在满足交通流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用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展路面方案的技术经济比拟,最终确定路面构造层:18cm水稳砂砾基层+22cm水泥混凝土面层(利用原有旧路强度作为路基底基层)。1.4.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工程中投资估算总金额为162.11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24.03万元。其资金来源通过申请开行货款、市政府补助投资补贴,其余由小店区政府自筹

12、来实现。1.4.7 建设期安排制定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周期,对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造价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工程总工期拟定为8个月,即从2010年3月到2010年10月完成改造。结合本工程的地形类别、工程类别、难易程度、工程量大小情况分项安排工期。本工程实施方案安排为:工程可行性研究:2010年3月1日2010年3月底施工图设计:2010年4月2009年5月施工期:2010年06月2010年10月 1.4.8 经济评价结论公路建设工程的经济评价,主要采用经济效益费用比、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投资回收期等项指标来衡量。本工程根据调整后经济费用及计算的各项效益,采用有关参数进展国民经济评价

13、。国民经济评价结果见表1-8-1,从敏感性分析看出,在不利情况下(费用增加10%,效益减少10%)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0.39%,高于社会折现率8%,说明本工程具有一定的抗经济风险能力。从国民经济评价角度看,本工程可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表表1-8-1指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效益费用比投资回收期全部投资12.6%1090.04万元1.5615.4年国民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表(全部投资)表1-8-2变动因素EIRR(%)EBCRENPV(万元)投资回收期N(年)正常状况12.61.561090.0415.4费用不变,效益下降10%11.31.41693.3618.38费用上升10%,效益不变12.461.

14、531047.2015.5费用上升10%,效益下降10%11.171.39650.5218.66第二章路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工程所在区域的交通运输现状2.1.1太原市交通运输现状 工程所在的地区*市是全省交通枢纽。今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开展及国家对根基设施投资不断加大,工程区公路交通运输正蓬勃向前开展,交通量逐年递增。2006年*市铁路和公路共完成客运量3860万人,占全省铁路和公路总客运量的15%,其中铁路2564万人,公路1296万人,分别占*市总客运量的66.4%和33.6%,同年完成货运量20108万吨,占全省总客运量的25.41%,其中铁路9567万吨,公路9601万吨,分别占*市总货运量的49.95%和50.1%(不考虑航运、水运)。由此看出,公路交通在*市整个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历年综合运输量说明,公路运输量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但低于全省的增长水平。截止2007年底*市有公路总里程5859.9公里,其中,国道322.6公里,省道383.49公里,县道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