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289787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第一部分 技术规程一、寒地水稻农时标准1、大棚扣膜3月5日15日。2、浸种催芽第一批种子3月2628日浸种,4月46日催芽;第二批4月57日浸种,4月1315日催芽。3、秧田播种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棚内置床温度稳定通过12以上时开始播种,4月18日前结束。4、泡田整地4月上旬旱整地,4月15日开始放水泡田,4月20日开始水整地,5月4日前结束。5、插秧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5,泥温稳定通过15时为插秧始期,5月12日开始插秧,5月25日结束。水稻高产插秧期是5月15日5月25日。6、晾田水稻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位,11叶品种8叶,预计田间茎数达计划茎数80时,在7叶期开始

2、晾田控蘖,控制9叶的同伸分蘖发生。7、防治稻瘟病11叶品种水稻9.19.5叶期防治水稻叶瘟,孕穗末期始穗前期(抽穗520左右)防治水稻穗颈瘟,水稻穗颈瘟防治做为常规措施有病无病此期必须防治,齐穗期后1520天防治枝梗瘟、粒瘟。8、齐穗期7月25日齐穗,保证结实期活动积温850900。9、安全成熟期水稻在9月11日前安全成熟,安全成熟的标志为水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10、收获期水稻种子收获9月2510月5日,商品粮收获10月15日前结束。二、寒地水稻生产用种标准1、种子标准种子发芽率90,发芽势85、纯度大于98、净度大于98、水分小于14.5%。2、种植比例以11叶品种为主,搭配种植10叶品种

3、。3、主栽品种主栽品种以空育131、三江一号为主,搭配种植龙粳20。三、寒地水稻旱育壮苗技术标准(一)、旱育壮苗量化标准1、旱育中苗标准秧苗叶龄3.13.5叶,秧龄35天,地上部分3、3、1、1、8,即中茎长3毫米,第一叶鞘高3厘米以内,第1叶叶耳与第2叶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第2叶叶耳与第3叶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第3叶叶长8厘米左右,株高13厘米左右;地下部分1、5、8、9,即种子根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第一叶节根9条突破待发;百株地上部干重3克以上,须根多、根毛多、根尖多。2、旱育大苗标准秧苗叶龄4.14.5叶,秧龄3540天,株高17厘米左右,百株地上干重4克以上,带12个

4、分蘖;地上部中茎长3毫米以内,第1叶鞘高3厘米以内,第1叶叶耳与第2叶叶耳、第2叶叶耳与第3叶叶耳、第3叶叶耳与第4叶叶耳间距各1厘米左右,第一叶长2厘米、第二叶长5厘米、第三叶长8厘米、第四叶长11厘米左右;地下部根系23条,种子根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第一叶节根9条,第二叶节根11条突破叶鞘待发,须根多、根毛多、根尖多。(二)、水稻旱育壮苗外部形态五项标准1、根旺而白移栽时秧苗的老根移到本田后多半会慢慢死亡,只有那些新发的白色短根才会继续生长,生产上旱育壮苗根系不少于10条,所以,白根多是秧田返青的基础。2、扁蒲粗壮扁蒲粗壮的秧苗,腋芽发育粗壮,有利于早分蘖,粗壮秧苗茎内大

5、维管束数量多,后期穗部一次枝梗多、穗大,同时扁蒲秧体内贮存的养分较多,移栽后这部分养分可以转移到根部,使秧苗发根快,分蘖早,快而壮。3、苗挺叶绿苗身硬朗有劲。秧苗叶态是挺挺弯弯,秧苗保持较多的绿叶,对于积累更多有机物,培育壮秧,促进早发有利。4、秧龄适当秧苗足龄不缺龄,适龄不超龄。看适龄秧既要看秧苗在秧田生长时间,更要看秧苗的叶龄,这才实际反应秧苗的年龄。5、均匀整齐秧苗高矮一致,粗细一致,没有楔子苗、病苗和徒长弱苗等。四、寒地水稻培育旱育壮苗技术标准(一)、寒地水稻旱育秧田标准1、规范化秧田规范化秧田或以户(井)为单位集中固定秧田,置床高度2030厘米置床,置床宽度77.5米,棚间距13米,

6、秧田布局合理,井(水源)、池(晒水池)、床(苗床)、路(道路)、沟(排水沟)、场(床土、有机肥堆放场)、林(防风林)综合配套。2、二秋三常年秧田秋整地、秋做床,常年备床土(2.5立方米/公顷)、有机肥(0.5立方米/公顷),常年培肥地力。推广本田取床土熟化隔年使用技术。3、钢骨架大棚标准钢骨架大棚高2.32.4米,宽66.5米,长6063米。大棚开闭式育秧,实施肩部通风技术,以燕尾槽开闭式为主,示范拉链式、窗式通风技术,加强防风建设,培育壮苗。4、扣棚早扣棚、早化冻,保证种子播在暖床上,早生根、早发苗。5、置床增温积极推广稻壳、发泡塑料隔离置床保温增温层育秧技术。6、秧棚增温扩大三膜覆盖等综合

7、增温面积。7、保温浸种以作业站为单位集中浸种。(二)、寒地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标准1、晒种标准在盐水选种前57天晒种23天,然后,进行风筛选种。2、盐水选种标准盐水选种比重为1.13,即50公斤水加大粒盐1212.5公斤,充分溶解,用新鲜鸡蛋测试,鸡蛋倾斜在水面上露出5分硬币大小,或用千分之一比重计测量盐水比重,为了保证盐水比重1.13,要经常检查、补充浓盐水。浸种、洗种时严防混杂。3、清水洗种标准盐水选后的种子用清水洗种二遍,以洗净种子表面附着的盐份,要做到每洗34次种子更换一次清水,以防止清水中盐份浓度过高,种子表面残留盐份过多影响种子质量,要彻底洗净种子表面附着的盐份。4、种衣剂拌种标准种子

8、盐水选种洗种后淋去表层多余的水分,堆放在大棚或室内1012小时后用种衣剂拌种。使用方法,以友缘牌护苗种衣剂为例,种衣剂用量为种子量的2,即每一瓶(0.5公斤)种衣剂兑水0.60.8公斤拌一袋种子(25公斤),混拌均匀后灌袋或堆放在室内或大棚内3648小时,待种衣剂阴干药膜固化后即可进行浸种,浸种时100公斤包衣种子加水100120公斤,浸种时要求袋装浸种,以防种衣剂脱落。种衣剂拌种要确保均匀一致,用量准确。5、保温浸种标准采用电器增温、地火龙增温、双膜增温等保温增温棚内浸种,浸种时水层要没过种子20厘米以上,温度1112,浸种积温85100,浸种时间78天,烘干种子应相对延长浸种时间23天,但

9、不宜增加浸种温度,严防温度过高浸种过度,种子内含物外渗,影响浸种质量。以作业站为单位集中浸种时,要注意浸种箱内上下层、内外层种子温度保持一致,如果温度差较大时,每天要及时倒种2次以上。以作业站为单位统一浸种时要设专人负责浸种工作。6、浸好种子标准浸好种子的标志是种子颖壳表面颜色变深,种子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剥去颖壳米粒易掐断,手捻成粉末,没有生芯。浸好种子捞出后直接催芽。7、集中催芽标准积极推广大型循环水催芽器催芽技术,催芽时保证种子内外、上下温度均匀一致,破胸温度为32,催芽温度为2528,时间1820小时左右,芽长一致,芽种标准为芽长2毫米以内,根芽呈双山型。要有设专

10、人负责催芽工作。8、催芽泵催芽标准浸好的种子使用恒温催芽泵集中催芽,破胸温度32,催芽温度2528,时间2024小时,催芽标准芽长不超2毫米,根芽呈双山型。在机械催芽过程中,为了保证芽长一致,要经常检查催芽器内上中下层的温度变化,并且上下、内外倒种23次。注意使用护苗种衣剂拌种的种子在浸种槽内捞出后不要冲洗即可催芽,催芽时要使用蒸汽催芽器催芽,不能使用循环水催芽器催芽。9、晾芽标准催好芽的种子要在大棚或室内常温条件下晾芽,提高芽种的抗寒性,散去芽种表面多余水分,保证播种均匀一致。注意晾芽时不能在阳光直射条件下进行,温度不能过高,严防种芽过长,不能晾芽过度,严防芽干。(三)、寒地水稻置床处理技术

11、标准1、做床标准做置床时要求旱整地旱做床,秋季粗做床使床土平整细碎,床面平整,土质疏松,有利于部分根系通过盘孔,扎入置床吸收养分和水分;春季做床使床面达到平:每10平方米内高低差不超过0.5厘米;直:置床边缘整齐一致,每10延长米误差不超过1厘米;实:置床上实下松、松实适度一致。2、常规调酸消毒施肥标准摆盘前先测定置床PH值,然后每百平方米用77.2固体硫酸12公斤,拌过筛细土后均匀撒施在置床表面,然后耙入土中05厘米,使置床PH值达4.55.5之间;与调酸同时每100平方米施尿素2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硫酸钾2.5公斤,肥料粉碎均匀施在置床上并耙入土中05厘米;调酸施肥后再用3育苗灵或3育苗

12、青1520毫升/平方米,兑水510公斤/100平方米喷于置床上进行消毒。3、壮秧剂调酸消毒施肥标准为了操作方便,可以用壮秧剂调酸、消毒、施肥,每百平方米用壮秧剂30公斤均匀撒施在置床表面,耙入土中05厘米。如测定置床PH值达不到4.55.5之间,再用77.2固体硫酸补调到标准PH值。4、防治地下害虫为防治地下害虫,在摆盘前每百平方米置床用2.5%敌杀死2毫升兑水6公斤喷洒,或5锐劲特悬浮剂102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或5锐劲特1020毫升水150毫升稻糠4公斤均匀制成毒饵播种前均匀撒施在苗床上。5、床土配制标准将过筛的床土三份与一份腐熟有机肥(酵素有机肥、炭化稻壳等)混拌均匀,然后,用壮秧

13、剂调酸、消毒、施肥。按照水稻壮秧剂使用说明将床土与壮秧剂充分混拌均匀后堆放待用,要堆好盖严,防止遭雨和挥发。其混拌方法是首先测算每百平方米置床可摆放的秧盘数量为600盘,每盘用混好的床土数量(标准盘长58.5厘米,宽27.5厘米,床土厚度2厘米,每盘3217.5立方厘米)为数量3公斤,每百平方米用床土数量为1800公斤。先将每百平方米壮秧剂用量与床土用量的1/4左右混拌均匀做成小样,再用小样与剩余床土充分混拌均匀。然后,测定床土PH值,如PH值未达到4.55.5之间,可再用77.2固体硫酸调至规定标准。6、摆盘标准在播种前 35天进行摆盘,摆盘时将四周折好的子盘用模具整齐摆好,要求秧盘摆放横平

14、竖直,子盘折起的四周与子盘底部垂直,盘与盘间衔接紧密,边盘用细土挤紧;边摆盘边装土,普通机插盘内装土厚度2厘米,高速插秧机盘内装土厚度2.5厘米,盘土厚薄一致,误差不超过1毫米。摆盘后浇水时要在秧盘上铺一层编织袋或草袋,严防浇水后盘内床土厚度不一致,水分渗干后等待播种。要一次浇透底水,标准是置床15厘米土层内无干土。钵育苗摆盘时,在做好置床上浇足底水,趁湿摆盘,将多张钵盘摞在一起,用木板将钵盘钵体的2/3压入泥土中,再将多余钵盘取出,依次摆盘压平。种土混播时,亦可先播种,再将播种的钵盘整齐压摆在置床泥土中。也可以在置床上先铺一层2厘米厚经过调酸、消毒、施肥处理后的细土,再将钵体压入土中后装土播

15、种。7、覆土标准摆好盘后,当气温达到秧苗生育低限温度指标(气温5,置床温度12)时即可播种,播种后先用调种器(木杆绑鹅毛翎)调种,然后,用压种磙(木磙)将种子压入土中(使种子三面着土),覆土厚度0.50.7厘米(以盖严的炒熟大豆粒为准),厚薄一致。钵育苗时,钵体装土3/4深度浇水后播种覆土。播种时要求播量准确,播种均匀,秧盘边缘无聚堆和压摞现象。8、保温增温水稻播种后采用三膜增温时先覆地膜,然后再扣小棚,或采用炭火炉、液化气炉等增温。4月15日前播种的秧田全部采用三膜增温技术。(四)、寒地水稻播种技术标准1、播期标准采用三膜覆盖技术或具备增温措施的大棚4月8日开始播种,最佳播期为4月10日18日。2、播量标准机插中苗播芽种4400粒/盘(种子发芽率90,机插中苗田间成苗率90。),每100平方厘米播种275粒;种子田机插中苗播芽种 4200粒/盘;八行插秧机机插中苗播芽种3100粒/盘,八行插秧机要比常规育苗增加20育秧面积;钵育大苗播芽种35粒/穴。3、播种方式人工手动播种器播种为主,扩大工厂化机械播种面积。 (五)、寒地水稻秧田管理技术标准1、管理工具秧田管理必须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