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输系统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28858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传输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无线传输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无线传输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无线传输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无线传输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传输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传输系统(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无线数据传输系统2.2.1 PT2262/2272编解码芯片原理简介PT2262/2272是一种CMOS工艺制造的低功耗低价位通用编解码电路,PT2262/2272最多 可有12位(A0- A11)三态地址端管脚(悬空,接高电平,接低电平),任意组合可提供531441 地址码,PT2262最多可有6位(D0-D5)数据端管脚,设定的地址码和数据码从17脚串行输出, 可用于无线遥控发射电路。1、编码芯片PT2262编码信号是由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组成一个完整的码字,从17 脚输出到射频发射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发射出去射频接收模块接收后送到解码芯片 PT2272,其地址码经过三次比较核对后PT

2、2272的VT脚才输出高电平,与此同时与PT2262相 应的数据脚也输出高电平,如果PT2262连续发送编码信号,PT2272第17脚和相应的数据 脚便连续输出高电平。PT2262停止发送编码信号,PT2272的VT端 便恢复为低电平状态。高频发射电路完全收控于PT2262的17脚输出的数字信号,从而对高频电路完成幅 度键控(ASK调制)相当于调制度为100%的调幅。PT2262引脚图如图9所示:AS/D3DOUTOSC2A11/DDA10;D1A9/D2A7/D4 EZPT2262外形与弓I脚图:1217316A15514613712811910A6.rD5图9PT2262引脚图PT2262

3、管脚说明如表2:表2PT2262管脚功能表名称管脚说明A0-A111-8、 10-13地址管脚,用于进行地址编码,可置为“0”,“1”,“f”(悬空),D0-D57-8、10-13数据输入端,有一个为“1”即有编码发出,内部下拉Vcc18电源正端(+ )Vss9电源负端(一)TE14编码启动端,用于多数据的编码发射,低电平有效;O16振荡电阻输入端,与OSC2所接电阻决定振荡频率;OSC215振荡电阻振荡器输出端;Dout17编码输出端(正常时为低电平)2、PT2272引脚图如图10所示:AS/D3OSC2OSC1AH.DDA10;D1A9.D2AW3PT2272外形与引稗图:A4 rA7/D

4、4 匚A1CA2 I图10PT2272引脚图1DI82P173H16A2 2155146I3712Bng10M.D5PT2272管脚说明如表3:表3PT2272管脚功能表名称管脚说明A0-A111-8、 10-13地址管脚,用于进行地址编码,可置为“0” ,“1”,“f” (悬空),必须与2262 一致,否则不解码D0-D57-8、10-13地址或数据管脚,当做为数据管脚时,只有在地址码与2262 一致, 数据管脚才能输出与2262数据端对应的高电平,否则输出为低 电平,锁存型只有在接收到下一数据才能转换Vcc18电源正端(+ )Vss9电源负端(一)DIN14数据信号输入端,来自接收模块输出

5、端OSC116振荡电阻输入端,与OSC2所接电阻决定振荡频率;OSC215振荡电阻振荡器输出端;VT17解码有效确认 输出端(常低)解码有效变成高电平(瞬态)3、PT2262编码格式如图11所示图11PT2262编码格式如图11pt2262编码格式图如图12所示。tata= $个时钟宣度 tb= l个时钟宣度 tc= 2个字码长度1T 4ct BitM11HH12c(4aBiff Floating where : a = Oscillating C lock P erioda=2*i钟振荡周期,位 寸 仗对码地址有效.I?步位的长度是4个AD位的长度.含-个】您m位竟度的豚冲.洋见F卧1/8

6、bit width = 4c(图12pt2262编码格式图* 4 bits width = 128a地址码和数据码都用宽度不同的脉冲来表示,两个窄脉冲表示“0”;两个宽脉冲表示“1”; 一个窄脉冲和一个宽脉冲表示“F”也就是地址码的“悬空”。每组字码之间有同步码隔开,如果用单片机软件解码时,程序只要判断出同步码,然 后对后面的字码 进行脉冲宽度识别即可。一个字码由12位AD码(地址码加数据码,比如8位 地址码加4位数据码)组成每个AD位用两个脉冲来代表:两个窄脉冲表示“0” ;两个宽 脉冲表示“ 1”; 一个窄脉冲和一个宽脉冲表示“F”也就是地址码的“悬空”。PT2262每次发射时至少发射4组

7、字码,PT2272只有在连续三次检测到相同的地址码加 数据码才会把数据码中的“ 1”驱动相应的数据输出端为高电平和驱动VT端同步为高电 平。因为无线发射的特点,第一组字码非常容易受零电平干扰,往往会产生误码,所以程 序可以丢弃处理。4、振荡电阻PT2262和PT2272除地址编码必须完全一致外,振荡电阻还必须匹配,否则接收距离会 变近甚至无法 接收,在具体的应用中,外接振荡电阻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节,阻值 越大振荡频率越低,编码的宽度越大,发码一帧的时间越长。相对来说PT2262用1.2M, 2272用200K配套发射效果比较好。5、PT2272解码芯片有不同的后缀,表示不同的功能,有L4/

8、M4/L6/M6之分,其中L表 示锁存输出,数据只要成功接收就能一直保持对应的电平状态,直到下次遥控数据发生 变化时改变。M表示非锁存输出,数据脚输出的电平是瞬时的而且和发射端是否发射相对 应,可以用于类似点动的控制。后缀的6和4表示有几路并行的控制通道,当采用4路并行 数据时(PT2272-M4)对应的地址编码应该是8位,如果采用6路 的并行数据时(PT2272-M6), 对应的地址编码应该是6位。PT2262/2272地址码的设定:在通常使用中,一般采用8位地址码和4位数据码,这时编码电路PT2262和解码 PT2272的第18脚为地址设定脚,有三种状态可供选择:悬空、接正电源、接地三种

9、状态,3的8次方为6561,所以地址编码不重复度为6561组,只有发射端PT2262和接收 端PT2272的地址编码完全相同,才能配对使用,例如将发射机的PT2262的第2脚接地 第3脚接正电源,其它引脚悬空,那么接收机的PT2272只要第2脚接 地第3脚接正电源, 其它引脚悬空就能实现配对接收。当两者地址编码完全一致时,接收机对应的D1D4端 输出约4V互锁高电平控制信号,同时VT端也输出解码有效高电平信号。用户可将这些信 号加一级三极管放大,便可驱动继电器等负载进行遥控操纵。设置地址码的原则是:同一个系统地址码必须一致;不同的系统可以依靠不同的地址码加以区分。2.2.2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简介

10、1、发射模块F05发射模块F05原理如图13所示。图13发射模块原理图F05采用声表谐振器稳频,SMT树脂封装,频率一致性较好,免调试,特别适合多发 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而一般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 质微调电容,误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F05具有较宽的工作 电压范围及低功耗特性。当发射电压为3V时,发射电流约为2mA,发射功率较小;12V 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为58mA,大于12V时直流功耗增 大,有效发射功率不再明显提高。F05系列采用AM方式调制以降低功耗,数据信号停止发 射时发射电流降为零,数据信号与F0

11、5之间采用电阻而不能采用电容耦合,否则F05将不 能正常工作。数据信号电平应接近F05的实际工作电压以获得较高的调制效果,F05对过 宽的调制信号易出现调制效率下降、收发距离变近的现象。当脉冲高电平宽度在0.081ms 时发射效果较好,大于1ms时效率开始下降;当脉冲低电平宽度大于10ms时,接收到的 数据第一位极易被干扰(即零电平干扰)而引起不解码。如采用CPU编译码,可在数据识 别位前加一些乱码以抑制零电平干扰;如采用通用编解码器,可调整振荡电阻使每组码中间 的低电平区小于10ms以抑制零电平干扰。F05输入端平时应处于低电平状态,输入的数据 信号应是正逻辑电平,幅度最高不应超过F05的工

12、作电压。2、接收模块J05VJ05C由超外差电路结构IC芯片和温度补偿电路构成,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及稳定 性,如图14所示。芯片内含低噪声射频放大器、混频器、本地振荡器、中频放大器、滤波 器及限幅比较器,输出为数据电平信号,可直接接至标准解码器或CPU解码器,适合与ASK 方式的发射器配套使用,适用于各种遥控报警器及单片机短距离数据传输设备。图14 接收模块J05V原理图J05C接收天线的长度为接收频率的1/4波长,约22cm,阻抗约37Q,为最佳匹配天 线,但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具本需试验确定。当信号较弱而干扰点又引起信 号不稳时,可将天线剪去5cm也许会有所改善。也可采用螺旋

13、天线或将天线直接做在PCB 板上,甚至无天线接收,当然接收灵敏度要下降。匹配良好的收发天线能使收发模块性能达 到最佳状态,而匹配不良的收发天线会使收发距离变得很近。2.2.3安装调试按照原理图将电路焊接好并检查无误后,进行电路的的调试。将已经制作好的可调直流 稳压电源调节到5V为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供电。首先将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的地址码调到 完全相同,然后利用数据端的拨码开关设置不同的高低电平。然后观察相应的接收系统的数 据端是否也显示相应的高低电平,即接收系统数据端连接的发光二极管或是电机是否按照设 置的高低电平工作。经过仔细认真的检查排除故障,最终使得接收系统显示与发射系统的设 置完全一致。

14、2.2.4系统原理图及实物图展示1、电路原理图:(1)发射系统原理图如图15所示。F05V图15发射系统模块原理图PT2272(2)接收系统原理图如图16所示。图16接收系统原理图2、实物图展示如图17所示图17 (a)发射系统实物图图17 (b)接收系统实物图3、元件清单如表3所示:表3元件清单编号名称型号数量S8位拨码开关Dip-82S4位拨码开关Dip-41R振荡电阻4.7M、820K2R振荡电阻820K1D发光二极管20mA/2.1V6D二极管IN40014Q三极管90131P小电动机6V/20mA1JP发射模块F05V1JP接收模块J05C1VCC电源5V13. 设计总结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与实践,我完成了 CDIO二级项目的设计。通过这一次的学习与 实践,让我对模电知识更近一步的了解,对模电课程中直流稳压电源这一章所涉及的部分元 件有了一定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