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五项管理”—手机管理制度供修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28386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五项管理”—手机管理制度供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落实“五项管理”—手机管理制度供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落实“五项管理”—手机管理制度供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落实“五项管理”—手机管理制度供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落实“五项管理”—手机管理制度供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实“五项管理”—手机管理制度供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五项管理”—手机管理制度供修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实“五项管理”一手机管理制度供修改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五项管理的号召,现就进一步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制定如下制度。一、手机管理领导小组学校成立落实”双减”“手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校长)副组长:XXX(德育)、XXX(教务)成员: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组长及副组长负责学生双减工作方案制度的制定、实施及督查工作。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是学生双减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及宣传者O二、指导思想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致使中学生越来越普遍使用手机进行资讯查阅、资料查询、人际交往和自我表达,

2、手机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与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沟通联系。但因为手机的娱乐功能和交际功能越来越丰富,以及中学生心智还不成熟,部分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交友聊天,导致学习不专心、视力下降以及亲子关系紧张,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我校从为人的成长创造最大空间、为时代育人的角度,切实加强学生手机规范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三、具体要求(一)作业管理学校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应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二)家校沟通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

3、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三)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班主任老师将手机号码向家长公开,家长如有紧急特殊情况需要联系学生,可直接与班主任老师联系,由老师转告。(四)教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五)家校共育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正确使用手机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监管上,家长们既要坚守原则底线,也要学会“温柔的坚持”,建议和孩子共同制定手机使用契约。(六)做好家校合作向家长宣传XX小学关于执行“五项管理”规定,号召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使用电子产品,减少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频次和时间。三、制定制度,分工落实(一)收缴的手

4、机的领取程序。学年结束时由学生本人写出申请书(500字以上),班主任提出意见,经年级主任签字同意后,由学生家长来校领取。(二)学生返校后如携带手机应在班级规定时间准时交至班主任处托管,逾期自留、携带模型机及备用机的均视为违规使用,按违纪行为处理。(三)用手机浏览不健康内容或联系校内外人员组织打架斗殴或其他非法活动,除收缴手机外,情节严重的,可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四)学生违反使用手机管理规定,按照下列办法并给予处罚:(五)学生如需带手机进入校园,须经过家长同意,并提出申请,班主任同意,并在班主任处登记好方能带入。五、手机管理与评价(一)私自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一旦发生手机丢失,将由学生个人负责。

5、(二)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允许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三)校外手机使用建议: 使用时间:周一至周五,无特殊需要,不能使用手机。周末或节假日期间,可在家长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每次不超过半小时,每天不超过一小时。 使用内容:使用安全健康的APP项目,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确保上网内容的健康,不沉迷网游、不传播不真实和负能量的传闻、没有家长许可的情况下不进行网购或发送红包等。 学生在家使用手机,需要家长的督促和指导,家长管理好孩子的手机上网时间,指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文明上网,切实让手机成为学生进步的助推器。(四)校本化,学校要针对本校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年段特点及学科特点,(五)学校不允许教师用手机

6、布置作业,不允许让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以减少学生使用手机的概率。(六)日常化手机管理既要化入日常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中,又要有节点式活动的宣传推广。所以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注重学生使用手机问题,智慧化入日常的班队活动中、夕会教育中、学科评价体系中。六、建立手机监测、问责制度(一)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五项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开放学校的图书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等,让学生从大量、繁琐、重复的学习劳动中解放出来,学校定期开展书法、美术、音乐、足球、篮球、科技小制作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

7、,给学生创设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学校自编适合学生的健身操,录制视频,教会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和假日坚持此项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提升运动能力,做到劳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同时与家长合作控制学生居家上网时间,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远离游戏,远离直播平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报复的新时代青少年。(三)严肃督查,强化管理。教导处要建立“巡课通报制度”,保证专课专用,要切实加强作业管理,对于教师违反规定,且因布置大量无效机械重复作业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情节严重者追究责任。(四

8、)平时根据工作,对学生睡眠、体质、读物、作业等问题随时与家长交流沟通,并做好约访、交流工作记录。(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保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进一步作业教研质量。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做好备、讲、批、辅、研工作,钻石开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处理好“减负“和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轻负担,搞质量。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把提高质量的重点放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效果好起来。真正做到了“高效轻负”此管理办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执行,望全体师生自觉遵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