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用途初探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28298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用途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用途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用途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用途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用途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用途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用途初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用途初探马萍乌市第*中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用途初探思维导图一:论文简介【摘要】“思维导图”利用文字、符号、图画等载体把知识网络、章节结构等勾画出来,既能准确、清晰地表达我们的思维,又能组织概念,勾勒知识结构图,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把它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有利于教师进行帮助学生对新课和复习课的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在上实验课时,可以减少教师过多的语言,把所要教的知识点展现的既充分又直观;用最少的文字清楚地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实验进程和步骤,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开题报告等撰写,使其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己的想法,以便有利于阅读者能快速、看最少的

2、字清楚你所要阐述的观念和思想;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笔记、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等,现将我在这些方面的尝试写在下面,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关键词】思维导图 用途 教学一、 思维导图简介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 )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它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思维导图以图文并重的形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关系表现出来,

3、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因此,“思维导图”具有促进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我是在2015年继续教育学习中,听乌鲁木齐职大教师培训学院的齐红老师的课,才了解“思维导图”,虽然发现的比较晚,但学习后,我充分把它应用在我的教学中,体验着它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实践中发现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二、 思维导图特点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一)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二)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三

4、)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四)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三、思维导图用途(一) 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1. 在新课教学中概念是物理学科知识的基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忽视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特别是不能够形成概念网络,更不能够比较深刻的了解概念间的联系,这成为了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新课教学中,老师都会在黑板做板书,将本节课的重要概念罗列,学生做笔记,传统的笔记通常是诸如1,2,3,4这样的直线模式写下来的。传统的线性笔记有以下不足:知识点被

5、埋没在一大堆相对不是很重要的词汇中,中心主题不明确;线性笔记中单调的色彩和相似的结构易让学生昏昏欲睡,不能有效的刺激大脑,易被大脑拒绝和遗忘;线性笔记中看不到各个概念间的联系;线性笔记的回顾要花费较长时间,在一堆相似的知识中寻找自己所需的知识。 “思维导图”认为,这其实违反了思维的本来面目,也妨碍了思维的效率。“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你的左右脑同时运作,将你的思维痕迹在纸上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图二:学习“浮力”新课结束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可以从思维导图中:(1)明确中心或主题,很形象的、有重点的去学习记忆; (2)突出重点和难点,重要的知识和想法中

6、心及主干上,不太重要的则放在末梢上; (3)相关知识点的联系能明显表现出来。2. 在复习课中在物理复习课中要经常让学生总结某部分的知识要点,学生往往是按照教材目录将各个章节的内容罗列即算完成复习了,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遗忘。通过实践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复习过程中的应用,发现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能使复习效率都得到较大的提高。我们的大脑神经也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的神经元。而“思维导图”的最初灵感也正是源自于大脑神经元。只有利用大脑自身的语言来思考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联想与创造力。一张“思维导图”就能使你的思维主次分明,逻辑清晰起来。图三:复习“物态变化”这章内容时制作的思维导

7、图利用思维导图所采用的“关键词”方法,迫使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事物的关键点。另外采用色彩及图形可以充分刺激大脑,提高记忆力。并且将这些核心内容之间的联系用线条连接起来,使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呈现在图中。这样的复习思维导图不仅能够迅速帮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而且整堂课的复习过程也被形象地记录在图中,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和复习效率。(二)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活动很多学生做实验时不够严谨,不能正确操作,不能按步骤完成实验,不懂实验原理,不能理解此实验的意义,造成实验能力得不到提高。如果让学生把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操作、数据记录,实验后的数据处理、结论导出,在上实验课前,教师可以通

8、过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一次发散思维,教师绘制教师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加强师生交流互动,通过师生互动,使教师更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为进行高效实验课堂做好铺垫。图四:探究实验滑动变阻器引起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 将这些问题、实验步骤以思维导图的模式展开,清楚自己研究哪些问题,实验步骤如何,学生可以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最后完成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所要探究的问题,简单明了,思路清楚,老师课上说的少,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有计划的一步步进行实验,最后做以小结。他们的答案将会更加多元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科学,对一些现象提出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来提出问题,这就有利于培

9、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再通过教师绘制“思维导图”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有目的的学习,真正提高实验课的效率。(三)用“思维导图”帮助教师分析教材,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开题报告等。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的工具是笔和纸,教师需要在脑中构思很久,当在纸上完成教学设计时,很多灵感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了,在设计过程中思维比较零散,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没有很好的落实。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一种线性方式,不能从整体结构上反映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的思维经常断线或是遗漏有关知识点,如果在写教学设计之前做一个思维导图,利用发散思维和联想,把灵

10、感和零散的知识点都列在图上,在头脑中形成中全景图后再全面整合知识体系,再设计知识点的授课方式,这样教学设计更加系统、科学,很好提高了教学设计的效率。同时在同一张图上呈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目了然,设计过程中能前后对照,反思自己的重难点设置是否合理等,提高了教学设计的质量,更有利于指导我们的教学。 下图五:是关于“欧姆定律”的教学设计,利用“思维导图”把教材分析、背景、教学过程等表达既充分又直观。用最少的文字让自己清楚获得如何上这节课。思维导图不仅应用于教学设计,还适用于课题研究中,如开题报告的撰写,应用新工具、新方法,从一个中心开始发散,使用颜色,线条等各种图像遵循一种简单的,易

11、被大脑接受的规则,整个画面就像一个人大脑的结构图,很清楚的和容易的了解笔者所要阐述的内容和观点。下图六:是关于九年级物理“滑动变阻器”中考复习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的开题报告思维导图,可以使阅读者在最短的时间,看最少的文字知道作者撰写小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思路和方法、步骤、预期结果等。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开题报告,甚至自己设计的出游计划、每天的工作计划,都可以用“思维导图”体现出来,条理清晰,步骤明确,没有过多的文字,有关键字和图像,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力、记忆力、判断力、 想象力、创造力,能综观整体,又能关注细节,让大脑愈来愈灵活。四、思维导图的应用与展望通过这些的尝试,我更加青睐于“思维导图”

12、,它的设计极为简单,而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迅速便捷的归纳整理,化繁为简,让简单执行变的有效,便于对信息的组织和管理,它让我的教学效率和个人思维有所提高,帮助了自己使用最简单明了和图像的方式,展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实验课进程、教学设计、开题报告等等,帮助了学生把要掌握的知识形成构架,同时也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在这种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朝着理想的目标,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想,这种思想和理念更应该要教给学生,这是我即将要做的:让学生自己学会用思维导图解决物理问题, 从而转移到其他学科,甚至是生活。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大量自我创新、自我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其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培养和发展其创新思维能力。【参考文献】1唐敏 杨成 思维导图在培养中学生物理发散性思维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06)。2梁佳伟 解析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4,(01)。3张仁夕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3,(10)。4杨再仙 思维导图法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学习,2015,(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