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集锦15篇3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282794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兰河传读后感集锦15篇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集锦15篇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集锦15篇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集锦15篇3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集锦15篇3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兰河传读后感集锦15篇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兰河传读后感集锦15篇3(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兰河传读后感集锦1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兰河传读后感1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萧红写的呼兰河传,便沉醉在这本书中了,把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 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时代,单纯的人们,落后的生活现状,愚昧的精神状态这一个个惨淡的景象就是整个呼兰河小镇 呼兰河并不繁华,但在单调中却蕴含着生机,夹杂着悲凉。这里有东二道街十字街上拔牙的洋医生,有被当地愚昧和无知的人折磨而死的小团圆媳妇,有胡同里卖麻花、粉房里挂粉条的生意人,有性情古怪的

2、二伯,有勤恳老实的冯歪嘴子,有洁癖的祖母,更有我跟着祖父学唐诗、学下地。 这一幕幕、一件件,作者都用诙谐幽默充满童趣、童真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作者和祖父的故事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不自觉地我拿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去比。童年在作者的笔下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在作者萧红看来,这些故事并不美。可在我们看来,读了呼兰河传,更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乐与幸运,从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呼兰河传读后感2 前两天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起初只觉得这本书作者只是干巴巴的描绘了一下他的家乡,没有色彩,但是只要你精心的品味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随着作者的笔锋,我也跟着走进了二十世纪三四

3、十年代的时候,处在东北那一座封建小镇,那里的房楼是灰色的,那里的人们也是灰色的,都迷信邪教,没有一点色彩。 那里有很多的迷信习俗,这些习俗看起来庄重,却荒唐可笑,那里的人们都是从迷信于邪教中生长的。有的人为了为了生命而活着,有的人则为了死亡而活着。我是含着眼泪读完的,书中有很多人自认为是美德的事却极其残酷。其中,小团圆媳妇给我的印象最深。十二岁本来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年龄,却过早的被人们拐卖过来,本来来失去父母的爱已经够伤心了,可是还要为那里的人们拼命干活,同时还要忍受着人们的打骂,甚至还要以“治病”为由,是太过早的失去了性命。 封建社会是可怕的,也是残酷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团结起来赶走封建社会

4、,同时为呼兰河的人敲响警钟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3 呼兰河是萧红小时候所住的地方,她的祖父死在了那里,她的二伯也死在了那里这本书里说了那里的冬天很冷,天空是灰色的,大地被冻裂了,整天飞着清雪。还说了这里卖麻花的人很多,虽然是冬天,但他们(卖麻花、卖豆腐的人们)还是坚持着卖。一到黄昏,人们就络绎不绝地去看河灯。这边的人还喜欢跳大神(一种迷信)。萧红小时候很顽皮,每次祖父去除草,她也跟着去。然后把旁边的花一朵一朵摘下来,然后一朵一朵地插到祖父的草帽上。祖父浑然不知,还以为是那年春天雨水大呀,这棵玫瑰开得特别香,二里路也闻得到。 回家后,那插满玫瑰花的草帽惹得全家哈哈大笑,可开心啦。萧红虽然有时很顽皮

5、,但有时也很懂事。她的祖母死的时候,来了很多人。虽然萧红不关心祖母的事,但是她招待客人招待得很好。她把她的小哥哥带到花园里,一一把东西介绍给他,自己也不打扰其他人。随着故事中萧红的一天天长大,慢慢的,那里的小城特色我也了解了不少。他们跳大神,看河灯,看小团圆媳妇呼兰河传读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片有欢乐、也有悲伤的画面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4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著作,但更像是自传。她是近代女作家,被誉为“0世纪3年代的文学洛神”。 我最喜欢“我家的大花园”这章。书中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十分详细,特别在写“我”时,把“我”与祖父在园子中栽花、拔草、种菜和铲地等事写得详略得当,描写细致。祖父

6、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一句话不但能感觉到“我”是祖父的“跟屁虫”,也能流露出“我”很喜欢祖父。 “我”跟着祖父做农活都是以玩为主。比如种菜时,祖父是用力把土踩实,而我是随意踩着玩;铲地时,祖父是一点一点的铲,“我”却是这一下那一下的铲。祖父也知道孩子的天性是玩,他不但没有打断“我”,反而继续让“我”玩,说明他很理解孩子。 “我”只要在园子里就不会孤独,因为这里充满生机,不会被约束,十分自由。累了就靠着一个土堆上休息,想吃什么就拿什么吃,农作物想开花就开花,想结果就结果,更能反衬出在这园子里的自由。我也真想有个这样的大花园啊。我也像文中的“我”一样,在园子里无拘无束的玩耍,同时我也想有一个了解孩

7、子,很有慈爱感的祖父。 呼兰河传读后感5 他不屈服于生活,他说别人在呼兰河能扎下根能活得好好的,他也一定可以。他虽然也常常因为生活的辛酸而满含泪水,但他看到大儿子已经会拉着小驴到井边饮水了,小儿子也会笑了,会拍手了,他还是很欣慰的。 他当然是欣慰的。他战胜了自己。这让人不得不为他竖起大拇指。他是个内心强大的人,没有因为周围人施加给他的巨大声音和压力而屈服。他只做着他自己的事。他也没有因为生活的苦难而绝望,反而牢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微笑着执行着他的使命。 冯歪嘴子显然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多少人能真正承受得住外界给他的不和谐的声音而依然心平气和。我们总是说“人言可畏”,“舆论可以杀死人”,事实上

8、那是因为我们内心并不够强大。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不会轻易受外界舆论影响的,他总是笃定的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做着正确的事,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再回头来审视我自己:我是否也是独立的人?我的内心是否也是强大的呢? 薄薄的一本呼兰河传的确可以引发许多思考 呼兰河传读后感6 我从11页到4页,知道文章写了佳苑的荒凉,并分别描写了院子里的荒凉和写了还原媳妇和婆婆之间的关系,到最后才能媳妇因病而死的故事情节,从中可以切进人们当时的封建思想和人与人之间,说长道短的丑恶嘴脸,媳妇就是作者年代的一个可悲人物。 我从第六章的“同院住的那些羡慕的人,都很自己为什么不住在那个茅房里,若早知道租房,连蘑菇一起出来了。非租那房

9、子不可。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租房还带蘑菇的。于是感慨唏嘘,相叹不已。”中草房上长出蘑菇静仁给人民带来那么多乐趣与话题。他们竟然恨自己没有住在长蘑菇的房里,可以看出人民当时的贫穷与麻木。虽然情景描述的很有乐趣,但读过之后又不禁止人心酸,有一种凄凉之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 今天,我看完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很好,所以内容令我记忆犹新。 这本书主要讲了萧红小时候的所见所闻,同时也表达了萧红对自己家乡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萧红既描写了人和物,那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团圆媳妇”和“大泥坑”了。小团圆媳妇出现在了第五章里。起初,呼兰河镇的人在小团圆媳妇刚来时,每个人都说她这里好、那里好。但是,

10、在她来了一阵子之后。之前夸她的人全成了说她不好的人。而且,她的婆婆还一天“八顿打,七次骂的虐待她”。并且,小团圆媳妇被虐待生病后,还被一大群人认为是被“阎王叫走了”的。最后,小团圆媳妇还是死了。通过这个人物形象的描绘,作者讽刺了呼兰河人的封建思想。 然而呼兰河的人不仅有封建思想,还十分的愚昧无知。这个,就体现在第一章中了。 在第一章中,作者大多描写了大泥坑对人类的坏处。比如会淹死鸡、鸭、狗、猪等。而呼兰河人做出的反应竟然是一些奇怪的想法。明明用土填满就可以了,但是他们说又是用斧头把树砍下来当桥,又直接说跳过去,由此可以看出呼兰河人十分愚昧无知。 所以,呼兰河传这本书表达了萧红对家乡深沉的爱与恨

11、。 呼兰河传读后感8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最近,我喜欢上了被作家茅盾高度评价的萧红的呼兰河传,因为它,我慢慢走进了萧红小时候眼中的家乡,位于黑龙江省的一个偏远小城-呼兰河。 女作家萧红就出生在黑龙江省的呼兰河畔,她半生漂泊,命运多舛,年仅3岁就去世了。但她写下了许多让后人赞不绝口的著作。写于1940年月的小说呼兰河传,是她的最后一部著作。 在这本书里,萧红介绍了家乡呼兰河的景色、习俗和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呼兰河的景色优美,习俗很多,像跳大神、唱秧歌儿、放河灯等,都让人感到十分稀奇。萧红的童年,虽苦多乐少,但也和童心未泯的外祖父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像后花园和储藏室,都是小萧

12、红的“天堂”。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小萧红的活泼、淘气和快乐,也能感到慈祥的外祖父对她的爱。在她不幸的童年中,这种温暖是十分可贵的。 呼兰河传这本书,不仅让我知道了呼兰河一带的风土人情,“看”到了童年时期可爱的萧红,更让我了解了偏远地区人们的迷信以及各种陋习的可怕之处。 我喜欢呼兰河传这本书。 呼兰河传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是高尔基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一个人只要读书就是在进步;也就像阶梯一样,每爬一层,代表离终点又近了一步。所以,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爱读书。都说人活到老学到老。 呼兰河传作者是萧红,本书的主要内容也都在写萧红小时候的一些事情。主要人物有:萧红、萧红的外祖父、

13、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为什么说主要人物有萧红的外祖父,而没有她的爸爸妈妈和她的外祖母呢?主要就是因为萧红的爸爸妈妈和她的外祖母对萧红非常的坏,一点儿也不关心他,不顾及他的感受;他的外祖父就跟他们不一样了,对萧红格外的好,所以文章中写到萧红的爸爸妈妈和他的外祖父的内容很少,而有一大部分都是写萧红小时候和她的外祖父一些事情。 萧红出生的时候嘱咐都已经0多岁了,萧红三、四岁时,祖父快7了,70岁的祖父非常爱萧红,他们爷俩在后园笑个不停,祖父的后园就是小萧红的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的。在萧红的描述中,他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他从小在后园里长大,萧红和祖父在后

14、园里一起玩,一起干活,萧红和祖父时时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满快乐。 呼兰河传读后感10 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1112,在世31年,原名张乃莹,现代著名女作家。 这本书主要描写一个叫“呼兰河”的小城。介绍这里的的人,这里的事,这里街道。这里的事很有趣。还有“扎彩铺”,在这里扎彩铺里什么都有,一切都活灵活现,以至于人们羡慕到了阳间的生活。 我最喜欢萧红的祖父那一段很有趣,可见祖父十分疼她,在院子里,很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院子里观察、玩乐、劳动十分有意思。祖父在园子里浇水,萧红也浇,但她不往菜上浇,而往天上浇并大叫“下雨了,下雨了”;祖父铲草,她也铲,但往往把韭菜当野草一样铲掉,把狗尾巴草当谷子留下

15、。总之祖父干啥,她就干啥. 这本书是不是很精彩,想看不,赶快行动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11 最近,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萧红写的呼兰河传,内容十分精彩、有趣。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一天,萧红和他的祖父来到田野里。祖父给田地锄草,萧红看到很多玫瑰花,就去摘了一些玫瑰花。一边给爷爷的帽子上插花,一边笑。祖父闻到了玫瑰花的香味说道:“我家的玫瑰花真香,哪怕十里路都闻得到。”听到爷爷如此夸张的说自家的玫瑰花,萧红情不自禁的开怀大笑。从这段故事里,我可以体会到萧红的童年生活是多么的无忧无虑,另外也让我感受到她是那么的天真可爱。但是我又为萧红的英年早逝而惋惜,像她这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作家若还在人世,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多的优秀作品。 萧红的童年生活也让我忆起了我的美好童年生活。记得10岁时,我和姐姐在一片雪白的草地上打雪仗。当时我们打得不分胜负,两人脸上都洋溢出灿烂而快乐的笑容。虽然过去了好久,每当回忆起,我的心田间就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暖暖的快乐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让我们好好珍惜上帝送给我们最美好的时光童年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12 今天是寒假的头一天,我读了一本叫呼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