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六:3.2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同步练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27719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3.2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3.2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3.2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3.2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3.2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3.2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选修六:3.2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同步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一)教材第40页思考思考提示:“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二)教材第41页思考思考提示:1.石油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终将枯竭。2短期内,可能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不便甚至危机,但从长期看,人类必能寻求出新的石油替代品。3人们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寻找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品。(三)教材第42页思考思考提示:1.节约能源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能源管理和人们的节能意识同样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通过发展科技,提高能源

2、的开发和利用技术,还要树立节约意识,自觉节约能源。2可从照明、取暖、做饭、烧水等生活方面和节约日常工业用品如纸张等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能,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同样要消耗大量能源。(四)教材第44页(上)思考思考提示: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而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又主要与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季节等密切相关。(五)教材第44页(下)思考思考提示: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六)教材第46页思考思考提示:相似点:都是间接形式的太阳能,都是洁净、可再生的资源。不同点:生物燃料属于二

3、次能源,风能、水能属于一次能源。课堂小结1在世界两大煤带上的国家是()A巴西、中国B俄罗斯、南非C美国、乌克兰 D加拿大、澳大利亚答案:C2下列四幅图中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是()A BC D解析:从图形轮廓看,是直布罗陀海峡,处为南海,处为阿拉伯半岛,处为北海,除直布罗陀海域石油不丰富外,其余地区都是石油丰富区。答案:C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完成34题。3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4制约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

4、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以原煤、原油为主,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比重小,故A、B错误。以原煤和原油为主的能源生产结构会排放大量的CO2和SO2等气体,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会加重酸雨危害,故C正确。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为四川省,为黑龙江省,为甘肃省,为河北省,四川省因处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但同时由于当地地质条件复杂,水能开发利用受到限制,故选D。答案:3.C4.D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此回答57题。5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

5、非可再生资源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6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7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差较小解析:第5题,风能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可以持续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撒哈拉沙漠地区人口稀疏,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差,风能开发存在储存和输送问题;风能能量密度低、设备造价较高。第6题,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内

6、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分别受冬、夏季风的影响,风力强且较稳定。第7题,塔里木盆地是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地形封闭,风力较弱。答案:5.A6.B7.C8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为3.28亿吨,2015年我国对外依存度首次达到60.6%,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留下严重隐患,为此目前我国正在谋求多元化进口通道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材料二我国核电增长图。我国在建核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 540万千瓦材料三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预测变化趋势。(1)线路油气主要来自_地区,线路油气主要来自_(国家)。 (2)分别说明西南、东

7、北油气进口通道施工建设中在自然因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3)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4)说明我国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5)分析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变化的原因。答案:(1)南美(拉美)或非洲哈萨克斯坦(2)西南通道: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雨季长,雾气重;森林茂密,地面湿滑,蚊虫多等。东北通道:暴雨、洪水,严寒且寒冷期长;冻土、沼泽面积广;森林茂密;积雪厚等。(3)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4)技术成熟;经济实力提高;能源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等。(5)技术进步,风电规模扩大,风电成本下降。 煤炭资源价格上涨,环境成本不断增

8、加,火电成本上升。下面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黄河金三角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技术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原料指向型产业A BC D10当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地面塌陷A BC D解析:第9题,黄河金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铝土矿等资源,动力资源和原料丰富,最适宜发展的是动力指向型产业和原料指向型产业。第10题,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资源开发过程中易引发水土流失;该地主要资源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使地下形成漏斗区,可能引发地面塌陷。该地为半湿润气候区,一般不会出现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是在

9、农业灌溉过程中形成的,和资源开发无关。答案:9.C10.D下图为我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地区(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划分)分布图。读图,完成1113题。11与地区相比,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丰富 B河流众多C河流流量大 D河流落差大12三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分布的地区代号依次是()A BC D13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A我国地势的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附近B我国地势的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附近C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附近D内蒙古高原边缘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要判断出图中代表的地区,我国各地区可开发水能资源由高到低依次是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由

10、此可判断出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第11题,要明确决定水能资源是否丰富的条件是水量和落差,结合所代表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选D项。第12题,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湖北省,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二滩水电站位于长江支流雅砻江上。第13题,小浪底水电站位于河南省,并且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答案:11.D12.B13.B14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内蒙古当地人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当

11、地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煤炭开采过程中导致的环境问题,结合图中各煤矿的分布和内蒙古的自然特征可知,开采煤炭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地面塌陷、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 第(2)题,电力输出对内蒙古来说,减轻了交通压力,延长了煤炭产业链,经济效益增加,但会导致当地大气污染加剧。第(3)题,煤炭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保,既涉及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土地复垦、地表保护,又涉及煤炭利用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保护。答案:(1)剥离表层土壤及植被,易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易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会占用大量土地;易污染环境等。(2)造成当地大气污染。(3)实行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