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269883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反思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 现行的体育新课标是以目标统领内容的标准编制指导思想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理念来进行的,应此根据该标准的目标要求以及该学段学生身心特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以下体育基础知识教材设置了六年级学年教学目标。支撑跳跃动作由七个不可分割的技术环节构成。它主要是通过双脚短促而有力的踏跳和臂推撑器械,使身体在短暂的腾空时间里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动作腾越器械。整个动作过程要求速度快、腾空高、姿态美、落地远而稳。之所以选择此项教材是因为它对发展学生腿部和上肢的爆发力,增强肩臂、腰腹、下肢肌肉及关节韧带的力量有十分重要

2、的作用,并对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控制力和平衡能力等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运动器官、前庭分析器官和心肺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发展。 2. 学情分析 我校六年级学生普遍好动,具备支撑跳跃(分腿腾越山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同时接受新事物速度快,思维活跃,善于创新,善于思考,体力充沛,并好表现。但学生的腿部力量还不够,助跑和起跳衔接不紧密以及技术动作不熟练等原因,实际上这七个环节很难明显地表现出来,特别是两个腾空的动作,不容易做出来。本课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究性学练,以完成屈腿腾越横箱的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自学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掌握屈腿腾越横箱

3、技术动作;发展下肢、肩带、上肢的肌肉的力量,克服畏惧心理。 三、教学煤体 田径场、跳箱4个、体操垫4个 四、设计思路 本课以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学习,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积极、主动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锻炼,使学生掌握支撑跳跃屈腿腾越横箱的技术动作;鼓励学生克服害怕的心理障碍,让学生体验运动成功感;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协作交往的能力,强化安全意识,学会和懂得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激趣阶段: 1、教师提问,并引入今天的课题: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跳跃的动作?小学学过哪些跳跃的技术

4、动作。 2、准备活动:分小组进行,教师给以健康指导。 第二部份:探索研究阶段: 1、游戏:跳山羊接力。 以小组为单位,以跳山羊当山羊跳山羊的步骤进行。 2、小结:跳山羊的感受?怎样跳才能跳的快、稳、轻。 即:积极踏跳、前伸撑箱、顶肩推手、提臀分腿、展髋挺身、缓冲落地 3、教师展示:屈腿腾越横箱。 问:屈腿腾越与分腿腾越的区别在哪里?屈与分 第三部分:探索实践阶段: 1、教师示范、讲解屈腿腾越的动作要点: 积极踏跳、前伸撑箱、顶肩推手、提臀屈腿、展髋挺身、缓冲落地 2、分解辅助练习: 俯撑推手成蹲立,挺身跳起。 低纵箱跳上成蹲撑,挺身跳下。 助跑踏跳后,支撑跳上成蹲撑,挺身跳下。 完整技术动作练

5、习。 以不同技术水平分组进行练习,针对不同的水平组,配备高矮不同的横箱,同时有自制教具:会叫的山羊。在山羊上有支撑手的位置标志、屈腿时间的提示音乐、以及落地的提示音乐。 第四阶段:运用理解阶段: 经过了探索实践后,就要比一比,看哪一组跳的最精彩、优美。 比赛规则: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比赛,结合动作要求,让同学们学会欣赏、学会评价,评选出冠、亚军。 学生通过竞争与对抗,进一步感悟支撑跳跃的方法,学会“学以致用”,并在竞争中体会成功与协作。 第五部分:放松阶段: 总结:学生先谈感受、经验,教师然后总结。 在总结中放松,在放松中感悟,在感悟中结束本节课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我认为教学中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和赞扬性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在本课中我运用了先讲解,后体验,再讲解的教学思路,注重知识从实践中来,也注重知识服务于实践的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很好理解,这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老师自制教具对学生掌握技术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但是对学生腿部、手部力量不足,课前我分析的不够深入,因此本节课女生的练习效果不理想,这是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注意的。 市十六小:牛军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