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及解析共21套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269071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及解析共21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及解析共21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及解析共21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及解析共21套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及解析共21套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及解析共21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复习题集及解析共21套(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 社会工作者小顾运用小组工作模式组建了某个小组,在这个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小顾不能充当 () 角色。A、鼓励者B、领导者C支持者D、组织者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6 章第 3节开始阶段【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 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 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以下三方面的工作角色: (1)领导者的责任和角色,社会工作者处于小组的核心位置, 具有指导小组发展、 制订小组活动计划、 统筹小组活动具体程序、 细节的责任; (2)鼓励者的责任和角色,社会工作者要鼓励组员主动表达自己对小组和其

2、他组员的各种期望,尽快适应小组环境; (3)组织者的责任和角色,社会工作者要组织一些能够有助于组员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促进组员之间尽快建立相对的熟人关系。2.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最重要贡献是( )。A、专业服务模式的提供B、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和思想基础C发展了小组工作方法D、“个人权利 ”观点被运用于社区工作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4 章第 5节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及其应用【答案】: B【解析】: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最重要贡献是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和思想基础。3. 格兰诺威特提出了人际连接的强度概念,他指出“强连接”对自我的社会心理活动有重要作用, 互

3、动的目的是维持既有的连接。 一般来讲, 个人从“强连接”中更容易获得( )。A工具性支持B、表达性支持C正式网络D、非正式网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4 章第 7节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答案】: B【解析】:一般来讲, 个人从强连接中更容易获得表达性支持, 而从弱连接中则更容易获得工具性支持。4. 老刘的儿子小阳今年刚刚大学毕业,老刘一直希望儿子能从政,于是鼓励小阳去考公务员。小阳并不赞成父亲的看法,他不喜欢在政府工作,觉得太刻板,不适合自己,他很想自己做点什么,能够自由自在,还不受拘束。为此,父子俩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又都说服不了对方,于是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此时,社会工作

4、者的正确做法是() 。A、支持小阳的观点B、劝说老刘尊重小阳的选择C劝说小阳接受父亲的意见D、促进小阳与父亲的沟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2 章第 2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应遵循个别化和不批判的原则,由于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的是与人有关的专业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尊重每个服务对象的个性与人格, 充分理解服务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 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者应坚持与服务对象在一起工作, 共同分享对问题和需要的看法, 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在这些专业服务的各个环节,社会工作者应始终坚持力图实现

5、自我决定的原则,不应直接或间接地强迫服务对象接受任何决定与服务。5. 在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预估的时候,需要确定的内容不包括 () 。A、服务对象的问题B、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C服务对象需要达到的目标D、服务对象曾经做过的努力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第 5 章第 3节预估与问题诊断:C【解析】 :收集完服务对象的资料之后, 社会工作者就需要依据收集的资料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分析, 整理出服务对象问题形成和变化的逻辑。 通常社会工作者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横向就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 涉及生理、 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 纵向就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

6、发展变化的过程, 包括服务对象的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其中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影响事件以及服务对象曾经做过什么样的努力等。 只有同时结合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分析, 社会工作者才能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作出准确的预估。6.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是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开展( ) 的重要依据。A、社会诊断和社会治疗B、专业服务、设计专业服务程序和方法C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增强D、挖掘服务对象自身潜能和周围环境资源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5 章第 2节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答案】: B【解析】: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是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 设计专业服务程序和方法的重要依据。7. 求

7、助者李女士在向社会工作者小王咨询时,透露了自己“同性恋”的倾向。小王听到后极力劝导李女士改变观念,争取使其回归喜欢异性的正途上来。社会工作者小王的做法违背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 ( ) 原则。A、保密B、非评判C接纳D、自我决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2 章第 2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答案】: C【解析】:非评判是指社会工作者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服务对象, 题干当中并没有体现, 故不选。 接纳。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 将他们看作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 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 绝不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或

8、民族) 、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根据题干 “小王听到后极力劝导李女士改变观念”表明小王没有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小王的做法违背了接纳的原则。该题存有争议。争议选项为8. 某小区治安不是很好,居民的自行车、电瓶车经常失窃。居民都很气愤,觉得平时按时交纳物业管理费,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等值服务。居民的这种反应属于() 。A、规范性需要B、感觉性需要C表达性需要D、比较性需要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7 章第 3节认识社区【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社区需要分析。 感觉性需要可能是主观的感受, 也可能是基于客观

9、事实而产生的感受。在社区中, 当大部分居民感觉到某些需要与期望不能满足,并把它们说出来时,便是居民的感觉性需要。案例中,居民感觉没有得到相应的等值服务,属于感觉性需要。9. 以下不属于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的是() 。A促进社会公正B、解救危难C、缓解困难D、促进发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1 章 第 1 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答案】: A【解析】: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包括解救危难、缓解困难、激发潜能、 促进发展。 故选A。10. 青少年问题的表现形式很多。逃学、早恋、婚前性行为、适应不良、心理失调、精神病态、人际关系紧张、吸烟、吸毒、酗酒、沉迷网吧、少女怀孕、亚健康、

10、暴力行为乃至犯罪都是青少年行为问题的重要表现。家庭不完整、不和谐或陷入经济困境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乃至不良行为。针对越轨问题,如果是因为青少年没有认识到行为是否越轨,那就可以采用 ( )。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B、危机介入治疗模式C人本治疗模式D、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5 章第 2节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答案】: D【解析】:由于越轨问题的产生是因为青少年没有认识到而造成的, 所以应该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来治疗。11. 贫困者、老人、病人、失业者、新移民、大学生等都可以是社会工作研究的对象,这是从 () 角度对社会工作研究对象所作的界定。A、人群R 聿

11、亚B、而C视角D、问题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10 章第 1 节社会工作研究的特征【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工作研究的对象。以人群论,贫困者、老人、病人、失业者、新移民、大学生等都可以是社会工作研究的对象;以问题或需要论,工作压力、家庭暴力、自我发展、服务机构管理等可以成为社会工作研究的问题; 以视角论,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等方面的议题也可以成为社会工作研究的对象。12. 社区居民王某的小孩因有残疾,被某幼儿园拒收,王某于是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小李协助王某与多家幼儿园协商,最终有一家幼儿园接收了王某的孩子,在此过程中,小李扮演的角色

12、是() 。A管理者B、研究者C政策影响者D、资源筹措者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1 章第 4 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答案】: D【解析】:题中, 社会工作者小李协助王某与多家幼儿园协商, 最终使王某的孩子能上幼儿园, 扮 演了资源筹措者的角色。13. 关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下列由低到高的层次排列正确的是() 。A、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B、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点击展开答

13、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3 章 第 1 节 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答案】: D【解析】: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4. 带领小组组员建构和发展社会性的治疗关系,以替代原来的、有缺陷的社会关系网络, 并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的行为,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体现的是小组治疗模式的 () 。A、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B、公平性原则C综合性原则D、建构性原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6 章第 2节治疗模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小组治疗模式的实施原则。 建构性原则是指带领小组组员建

14、构和发展社会性的治疗关系,以替代原来的、有缺陷的社会关系网络,并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的行为,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网络。15. 社会工作者李慧:“刚才我们的对话中你谈到很多,包括你的家庭生活,你的学业,你将来的事业,你的理想,你的爱情,也包括你对你自己未来的美好设想,我认为你最重要的是在当前把握好你在大学的这几年,学到真本事,只有这样,你的未来才是美好的。”李慧采用的会谈技巧是() 。A、摘要B、对焦C澄清D、建议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第 5 章第 4 节会谈【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个案工作的引领性技巧。 引领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主动引导服务对象探索自己过往经验的一系列技巧,主要包括: (1)澄清;(2)对焦; (3)摘要。摘要即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者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其中的要点。16. 对于前来寻求帮助的求助对象,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 。A、了解求助对象的求助愿望B、诊断服务对象具有的问题C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D、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对象成为服务对象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 :第 5 章第 3节申请与接案【答案】: A【解析】:每个求助对象来到服务机构请求帮助的愿望是不同的。对于前来寻求帮助的求助对象,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了解他们的愿望, 用心倾听他们的诉求, 进行一个简要的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