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培养是成课堂主人的第一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26380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趣培养是成课堂主人的第一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兴趣培养是成课堂主人的第一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兴趣培养是成课堂主人的第一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兴趣培养是成课堂主人的第一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趣培养是成课堂主人的第一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趣培养是成课堂主人的第一步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提高教学的效 率呢?实践证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 变厌学为乐学是一条重 要的途径。本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了以下的探索:一、图文对照,激发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插图, 这些插图是课文内容的缩影,它往往形象生动的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因此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文对照,有助于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就能提高他们深究课文的兴趣,所以对于插图的运用我是非常重视的。例如美丽的南沙群岛 一文中,作者抓住了南沙群岛的特点, 语言优美流畅景色迷人。 我先出示了南

2、沙群岛的挂图,让学生从视觉角度欣赏图画中色彩斑斓的南沙美景和丰富的物 产,指导他们细致观察, 然后把课文中重点的段落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让学生图文对照进行 填空,品味描写南沙群岛的语言美和景色美。这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南沙群岛之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这海天辽阔,物产丰富,美不胜收的南沙群岛发出由衷的赞叹,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要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简笔画就是一种很好的引情激趣的手段。如蛾眉道上的教学, 要学生理解铺路人的辛劳,可从山道的高、陡、窄入手。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再通过自己 的想象把蛾眉道的特

3、点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大家对比交流,图文对照,加深了学生对蛾眉道特点的印象,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铺路人要在这么高、这么陡、这么窄的山道上背着一块块大石头上山铺路是多么的辛劳。二、创设情境,以情激情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感人的故事,如果单纯地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师生游离于情感之外,文章就显得形散神离,枯燥无味了。因此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用环境去渲染,以情激情,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全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教学二泉映月时,我先以音乐大师阿炳优美的二泉映月导入,用录像播放阿炳拉二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当学生沉浸

4、在我所创设的情境时,我再以感人的语调诉说这首动人的二泉映月的来历,学生立刻对阿炳的不幸产生了同情。学生的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下得以调动,迫不及待地要学习这一感人的课文。在悠扬的乐曲中,这节课收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又如教学赶海时,我以一曲大海啊,故乡贯穿全文,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孩子们欢乐的心情,由于情感得以调动, 许多同学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因此说创设情境,以情激情是教学情感性较强的文章的一种非常有效手段。三、设疑思考,激励探索教学知识性的课文时, 如果依书直说就会使文章枯燥无味,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要指导学生设疑、释疑,激励探索,课内课外相结合。如在教学蝙蝠与雷达前,

5、我先向 学生提出疑问: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科学仪器,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从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为此而感到新奇, 满脑子疑问:蝙蝠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它与雷达有什 么关系呢?接着我就引导他们看课外书十万个为什么,让他们从课外书中获得新的知识储备,学习情绪高涨。在上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疑问:蝙蝠是怎样飞行的?它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由于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又有了知识储备,再加上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之间一问一答,一张一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通过设疑思考,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学生成为了课堂的 主人。一堂课后,学生不但知道

6、了蝙蝠是通过嘴巴发出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来, 传入耳 朵来辨认方向的,雷达就是根据着一原理来制造的,还了解到科学家利用一些动物的特点,制造了许多对人类有益的科学仪器。又如在教学课文太阳时,我发现学生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知识以外,还有许多疑问,我就引导他们主动设疑, 他们提出了:除了课文提到的关系 外,太阳与我们还有什么关系?如果太阳整天照射会怎样?等一系列的问题,于是我让他们互相讨论析疑, 并启发他们以创新的角度去思考。一节课后,他们不但从学习中获取了新的知识,明白了太阳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更开阔了视野,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语文课也有了新的认识。四、以演助学,提高兴趣语文教材中相当一

7、部分课文(如寓言、传说、神话等)故事性强,感染力大,适合少年儿童口味,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时,我们应发挥其特有的魅力,再现情境美。因此,我在教学这类型的课文时,运用了课文剧表演的方法,以演助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我让学生先自学课文,准备有关资料,再分小组讨论编排课文 剧,发挥每个学生的想象潜能,创设情境,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如何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 过课文剧的编排和表演,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得投入,把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中林冲 怎样和洪教头进行较量,怎样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一过程栩栩如生地活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课文剧表演,使学生在演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进一步体现了林冲的聪明才智和科学头脑,更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肢体表演能力。所以在我的教学探索中,课文剧起了很大的作用,它是创设语文环境,驾御课堂的好方法。兴趣是一张高扬的风帆,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能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 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