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长江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261839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长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地理长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地理长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地理长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地理长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长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长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长江(第一课时)台山市海宴中学 甄健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位置、范围。(2)掌握本区地形类型、分布特点。(3)掌握本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4)掌握本区的河湖分布情况。(5)认识本区的丰富的自然资源。(6)认识本区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连接、纽带作用。(7)理解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学生能够说明其范围和相对地理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并对本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出简单的评价;初步培养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2)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的特点,培养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

2、力;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的学习能力。(3)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西部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其纽带与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4)通过学习阅读材料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了解世界沿江经济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沿江产业的地理特征的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长江沿江地带经济的发展,体会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状

3、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在进行小组学习中,体会小组的团结协作精神。(3)在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的分析中,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观念。(4)通过对区域间相互联系的学习,提高学生彼此协作,共同学习的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区域位置的范围;认识本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正确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格局;认识本区的纽带和辐射作用。难点:对本区地理位置优越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利用地形图等资料分析本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越性等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正确认识本区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教学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等。教学过程

4、引入新课:(教师先在黑板右侧中部位置勾画出长江干流图)教师:(指图)这是我国哪一条大河?学生:长江 教师:谁能上来指出我们万州所在什么位置吗?学生:略教师:(评价学生所指出万州位置的正确性)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穿过我们万州城,滚滚向东流。我们大家都是同饮长江水长大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新课教学:板书: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活动一:课堂师生互动教师:我们学习一个区域或地带,其一般模式中首先要知道什么?学生:略副板书: 海陆位置地理位置 经纬位置相对位置板书: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教师:(打开书P74,地图册P2728)看书P74长江地

5、带地形图,然后用铅笔将长江沿江地带的起止点标出,并且将该段长江干流加粗。(在书和地图册上加粗均可)并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和回答下列问题: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如何概括长江沿江地带最重要的地理位置特点;简单评价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板书:1地理位置和范围。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我们知道了长江沿江地带相对位置,其本区有哪条重要的一条纬线经过?并加粗。学生: 北纬30度 教师:请简单评价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学生: 长江两岸 沿江地带 中低纬度 教师:本区不仅有优越地理位置,而且在自然条件方面的表现又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用分析区域主要自然条件表现的方法来具体分析本区的地形特征

6、、气候条件、水运条件、资源条件等特征。活动二:学生课堂分组探究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图,完成教材P75活动第一题第一小问: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的差异。第二组:阅读上海、武汉、重庆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分析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第三组: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图,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并说明不同河段的利用状况,完成教材P75活动第一题第二小问。第四组;阅读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的分布图,完成教材P75活动第二题。提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界线副板书: 宜昌、湖口讨论结果:1、长江沿江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大,有利于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2、气候适宜

7、,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3、河湖众多,河网密布,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横贯东西,水运便利,被称为“黄金水道”。4、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大,煤、铁、铜等矿产丰富,有利于工业发展。教师:填表格板书: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名称特点有利条件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河、湖自然资源教师:指图总结:长江沿江地带西起四川攀枝花,东至上海,东西绵延3000多KM,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二岸100200KM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对东部

8、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哪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作用呢?请看这个字:“一竖一横一竖” “H”能看出一横在中间起到了什么作用吗?副板书: H ( 以便于构造“H”形的经济结构)学生:桥梁、纽带教师:正确。中间这一横就是连接左右两竖的一根纽带,起到了连接的作用,我们如果把 “长江沿江地带”“沿海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来组成“H”经济结构图,那么这个经济结构图请大家画出来。然后试着解释这三个地区的相互作用。活动三:学生课堂讨论板书:二、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提示:.长江沿江地带纽带的意义;.经济通道;.交通通道。板书1. 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1)“H”形的经济格局(

9、2)意义:学生:联系了长江上游与下游的省内经济区域 沟通了东西两大经济区四条经济通道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交通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 教师:(指H经济格局归纳小结)以长江干流为横轴,东连沿海经济地带,西接广大内陆地区所构成的“H”形经济格局;不仅联系了长江上游与下游的省内经济区域,更重要的是沟通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两大经济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第一,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第二,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第三,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第四,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

10、、转移的通道,形成了自东向西的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承转:长江沿江地带是不是只对东西两大经济区和沿江地带起到了纽带作用呢?不是的。而且还具有向我国南北及全国各地的辐射作用。板书2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活动四:学生课堂绘图完成书P78 活动第一题,然后归纳总结: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基础与条件?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动力?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方向?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意义?学生归纳小结:(1)辐射的基础和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2)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3)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带向南北辐射(4)辐射的意义利用本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使

11、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教师小结:(评价学生发言),的确,正是通过长江南北的众多的支流和连接南北地区的主要交通干线,本区将自身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地区进行辐射,使南北经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条河流为生命线的沿江产业带。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世界其它地方也很普遍。例如,欧洲著名的莱茵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周围就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沿河产业带。课后看书P78,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对比长江沿江地带与其它沿江产业带的异同。好!今天 的新课学习就到这里,请看课堂练习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西至四川盆地的攀枝花,东西绵长_ 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二岸100200千米

12、范围内,是一个典型的“_”区域。2长江沿江地带有丰富的煤、_和_资源。3长江沿江地带属于_气候 ,夏季炎热,冬季_,降水_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1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_,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一个英文字母“_”的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_ 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2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发展为我国最具活力的_产业开发带之一。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_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板书设计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和范围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名称自然特点有利条件主要地形区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平原东西排列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农业生产,河、湖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水能宝库”、“黄金水道”自然资源耕地,水能,铁、煤种类丰富,储量大发展工业三、 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1、 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1)“H”形的经济格局(2)意义:联系了长江上游与下游的省内经济区域 沟通了东西两大经济区四条经济通道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交通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2、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1)基础和条件(2)动力(3)方向(4)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