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学案例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261434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的人》教学案例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有的人》教学案例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的人》教学案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的人》教学案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的人?教学案例【教法】1指导朗读。?有的人?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龙逝世十三周年而作的 ,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整首诗运用了比照的手法 ,热情赞颂了鲁迅先生甘愿“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萆 ,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伟大精神;有力地鞭笞了“骑在人民头上“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诗的语言质朴、凝重、洗练 ,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 ,品味语言 ,体会诗作的精髓。2体会此诗的哲理性。诗人借此诗 ,将鲁迅一生所表达的人生观做了诗意的概括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富含哲理性 ,这也使得这首诗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拓展。学习这首诗 ,尧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 ,启发他们对生命的价

2、值和意义做深入地思考。【学法】A朗读法。这首诗富有深刻的内涵 ,语句铿锵有力 ,要带着感情反复朗读 ,并做到熟读成诵。B理解诗中比照的作用。这首诗之所以引起了人们深入的思考 ,与诗人恰当地运用多重比照的修辞手法分不开。鲁迅先生的一生 ,始终站在文化斗争的前列 ,他的伟大精神正是在这光明与黑暗的搏斗中形成的 ,采用比照的方法来赞颂他 ,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 ,使主题更突出。因此学习时应抓住这要点。【导入】可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导入 ,也可用人们给予鲁迅的崇高评价导入。例如:1936年10月22日 ,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 ,数万人自发去悼念他 ,并尊其为“民族魂;他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

3、 ,他死后多年 ,人民依然“热烈纪念他 ,著名诗人臧克家有有感于此 ,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之际 ,写下了?有的人?诗 ,抒发了自己纪念鲁迅的感受。【突破】诗歌也能讲道理 ,发表议沦。但诗中议论不同于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中的议论 ,它不是抽象的 ,而是带有形象性的、生动的、具体的 ,是用诗的语言说出来的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比较其异同。【实践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自选音乐进行配乐朗诵。【探究】以下几个问题留给学生思考:1诗中第一小节中的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含义各是什么?2这首诗的副标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诗中写了两种人 ,用的笔墨差不多一样多 ,但清楚让人感觉到此诗的精髓侧重于赞颂 ,为什么?【拓展】课外可推荐阅读鲁迅的?自嘲?诗和?野草?题辞? ,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有的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