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汇).....精品文档......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1.专业教育、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概念:专业教育(百度): 也称“专门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中国实施专门教育的机构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进修班、培训班等专业教育一般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普通教育(百度):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实业教育([中]P01):在清末,实业主要是指农、工、商、矿等经济建设事业,有时也包括铁路、蚕桑、森林、水产、医学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事业而为发展这些事业所兴办的教育,就是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杜威)[中]P132:广义上,要把普通教育来改造一番,使一切普通教育学校中科目,渐渐和社会的实际生活接近,两方面生出密切的关系即“使普通学校成为职业化”狭义上,要使这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到一种智识,练成一种技能,可和社会生出一种更密切的关系 (百度)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的区别?(顾树森)[中]P107 (1) 职业教育不以升学为目的,始于普通教育较低阶段;而实业教育始于普通教育较高阶段,是升学的结果。
2) 职业教育范围广而程度浅,实业教育范围狭而程度高3) 职业教育的教科多在技术方面,偏重实习,而实业教育的多含学理的性质,理论与实习并重4) 职业教育专为多数不能升学的子弟补习关于各种职业知识、技能而设立的,实业教育专为少数升学的子弟学习农工商等的专门学问而设立的5) 职业教育专门培养有相当职业能力的人目的,而实业教育专为造就实业界中的中坚人物为目的6) 实业教育所教是普通知识,具有迁移性,而职业教育是情境性知识,不可迁移2.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一般认为,普通教育与 职业 教育有着明确的区别它们的起源不同,实施机构不同,职能和培养目标也不同这些根本性的区别决定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地位的高下之分,也决定了两者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倾向,即普通教育偏重学术性知识的传授,而职业教育侧重实用性技能的训练但若从最广的意义上来说,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应该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部分组成,否则便难以安身立命,承担起各项社会责任也就是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根本性的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即培养“社会化的人” 研究和分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如共同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共同追求培养社会主义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共同遵循着政策宏观调控与高校自主办学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共同接受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宏观标准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 (一)生源渠道上的区别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二是中等职业技术 学院和职业高中对口招生的学生,三是初中毕业的学生;而普通教育的生源通常是在校的高中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以及设计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则是主要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能够进行技术指导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所需实物,能够运用设计理念或管理思想进行现场指挥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艺型、操作型的、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能够直接上岗,一般没有所谓的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即使有也是非常短的 (三)与经济发展 关系上的区别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中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
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中,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的增长与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处于正相关状态,高职教育针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相关行业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它的规模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和定位必然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如何挖掘自身内在的价值,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是其根本性要求 (四)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的区别 在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上,普通教育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逻辑来严格设定的,而职业教育则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设计的就职业教育的专业而言,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个职业就有多少个专业;就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而言,也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每种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或素质体系,再来确定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有人形象地说,以系列产品和职业证书来构建课程体系,达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 (五)培养方式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虽说也有实验、实习等联系实际的环节,但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着眼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传授。
而职业教育则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所需的动手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时刻与训练相结合,因此将技能训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讲究边教边干,边干边学,倡导知识够用为原则,缺什么就补什么,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大这样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同其所受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是对口的,他们有较好的岗位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因而能迅速地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要求,为企业或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教学评价质量上的区别 从本质上来看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与普通教育的质量评价一样,都是在收集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做出判断的一个过程但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能力本位教育,这种类型教育的评价“是根据对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加以明确界定而发展起来的评价形式”在这种评价形式中,对一般的或特殊的学习结果都予以了明确界定,使得评价人员、学生自身,或任何感兴趣的第三者,对学生是否达成这些结果均有一个相当客观的判断对于学生学习进步的判断,是完全基于学生个人对这些结果的达成情况,而不是基于学生在正规教育情景中所花费时间的多少”。
因此,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参照评价,进行质量评价时,只将收集到的证据与能力标准相对照,而不与其他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相比较;最终只对学生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做出判断,而不是给定一个百分等级分数这种评价指向于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是完成相关职业的能力标准,而不是普通教育所要求的认知方面的学习成就而且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这是些能力标准是由职业教育的需求方(即产业界)参与制定的,主要反(下转第174页)(上接第183页)映特定职业角色的能力要求,而不是根据所学习的课程来制定的职业教育的标准参照评价方式,特别依赖于各个职业领域的技术技能专家,依靠他们雄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来判断和决定某一职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解力、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职业道德水平,依靠他们确定职业标准及其等级 两者的不同主要有:从评价重点来看,普通教育着重点在于学校环境中的学术能力与学业成就;职业 教育着重点在于工作情景中的职业能力与操作技能从评价依据来看,普通教育主要依据课程专家与教师开发的学科课程;而职业教育则主要依据企业与教师开发的职业能力标准从评价目的来看,普通教育主要是为了选择优秀,培养发现学生的发展 潜能;从评价模式来看,普通教育是一常模参照评价;职业教育则是标准参照评价。
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堂教学评价上的区别 根据职业教育与 普通教育在上述两个方面具有的明显区别,对二者在课堂教学评价问题上区别就容易得出答案了从评价内容来看,普通教育重点放在教师对基础科学知识的传授之上;职业教育则主要放在教师对技术 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传授方面从评价过程来看,普通教育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步骤展开;职业教育则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环节来进行从评价者来看,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学科教师为主;职业教育则主要以岗位工作人员为主从评价方式来看,普通教育主要以同行和专家评价为主;职业教育则主要以学生评教为主 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 (1)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担着训练人的“脑”与“手”的任务 两者虽缺一不可,但彼此缺乏内在联系一些普通中小学开设了五花八门的职业选修课或手工劳动课,如园艺、缝纫、烹调、木工等,但既无按职业门类组织的课程系列,也不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课程目标,实质上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直接目的象这样将“脑”的教育与“手”的训练简单分离,无论怎样安排两者的主次轻重,都是大有疑问的只能将它视作体脑严重分化时代,也就是生产力水平较低时代的教育思想遗留下来的痕迹。
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职业选修课与劳动课本身的意义 (2)职业教育领域内的普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多方面的要求,承担多重社会角色—一公民、家庭成员、消费者、投资者等等,因为“生产者”从来不是成年人的唯一角色,职业活动也绝非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3)普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是为职业教育服务的 这一观点在工业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界被广泛的接受以追求效率和效益为准则的工业社会一度视职业技术教育为“生产”合格劳动力的理想“机器”许多专门的职业技术学校对普通教育课程进行取舍的主要标准便是看它是否与特定职业门类的培训直接有关,强调其工具性、实用性这种普通教育也就很难避免片面性,并始终被置于属于职业教育的地位但随着现代科技在生产中的普及应用,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应变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各国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年龄段不断上移,也就意味着现代职业教育要以相当宽广扎实的普通教育作为基础又由于传统的、正规的、专业设置狭窄的职业技术教育难以适应经济结构转换造成的劳动力频繁转业,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变革,拓宽专业面,强调基础性、综合性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加强职业定向和就业选择的指导。
事实上也就削弱了课程的职业性,产生了“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倾向然而,这种宽泛的职业技术教育很难使毕业生具备立刻上岗操作所需的专门技能,因此不能称之为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确切地说,只是一种“职业基础教育”或“职业预备教育” (4)把升学准备作为普通教育的主要功能 我国在80年代中期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将相当一部分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然而在学校的办学思想、课程设置、师资、设备等方面的转变并不象“换招牌”那样轻而易举尤其在经济发展 相对滞后、就业机会不充分的地区,许多职业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仍然把升学作为最理想的出路,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同样反映出这种倾向当然可以认为这是体制转轨时期不可避免要出现的过渡性现象,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日益完备和观念的转变,这种偏向正逐步得到纠正3. 中国职业教育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职业教育制度在确立之前,经历了怎样的铺垫过程+它们各自的影响?答:1.实业教育思潮的传播——P95影响:黄炎培总结实用主义教育,在他的号召与倡导下,实用主义教育在民初成为一种影响甚广的教育思潮,对当时脱离实际的教育产生了较大冲击,引发了人们教育观念的变化,并为此后职业教育的萌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黄炎培等人的国内外考察结果通过两次国内教育考察,黄炎培明确了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即中国教育和实际相脱离,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