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25666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名称)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目录1危险源辨识11.1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辨识11.1.1 火灾11.1.2机械伤害11.1.3 触电21.1.4高处坠落21.1.5物体打击31.2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121供配电系统31.2.2消防系统3123厂内运输系统41.3自然条件及周边环境影响分析41.3.1自然条件影响分析41.3.2本公司对周边外部环境的影响51.4重大危险源辨识5141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分析5142危险设备、设施重大危险源分析51.5危险、有害因素综述52风险评价72.1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简介72.1.1 概述72.1.2危险性等级划分72.1.3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的划

2、分72.2预先危险性分析汇总表83相关方风险识别与评估153.1相关方风险辨识与评估153.2相关方风险控制措施154人的不安全行为识别和评估164.1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风险辨识164.2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171 危险源辨识1.1 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辨识1.1.1 火灾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或者在仓库内堆放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 如果火源控制不好,如设备超负荷运行,导致设备表面温度过高,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一 旦与可燃物接触就可能引燃可燃物,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另外,在点火源控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也会导致可燃物的燃烧。如电气线 路老化,或电气线路过载过热,导致高温熔融物的

3、产生,如果电气线路底下堆放有可燃物品, 那么高温熔融物就会引燃可燃物品,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储存大量的可燃物品仓库,遇到点火源,如仓库未安装防雷设施,在库区内吸烟,违 规动火等,将会导致火灾的发生。1.1.2 机械伤害公司存在的设备均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可靠性差。设备操作者的手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误入危险区 域时,设备不能自动制动或停止运行,从而导致机械伤害的发生。 机械防护设施缺损。由于保养不善或违章作业,设备的防护栅栏、安全栏门或设备 的转动、传动部位的防护罩缺损,操作人员身体一部分进入上述围护的危险区域或触及设备 的旋转部位,从而导致机械伤害的发

4、生。 设备布局不合理。不合理的设备布局,会造成生产场地拥挤,安全通道和设备间隔 被占,作业空间缩小,作业者操作受到妨碍;另外设备排列过于拥挤,作业人员互相影响和 干扰,以致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发生机械伤害的可能性。 工位器具和材料摆放无序、机台附近坯料或半成品堆放过多、过乱。因场地拥挤或 管理不善的原因,引致工具或物料的无序摆放,可能由此引致机械伤害事故。如工具或物品 放置于机械手上,机械手启动时会将其上的工具或物品甩出伤人;料架太过靠近设备,搬运 时可能会碰触设备的控制部分而使设备出现误动作或损坏设备。 环境不良。如现场照明达不到标准要求、有噪声和振动等,都可能影响作业人员的

5、正常操作,引致操作失误增多;工作场地存在油污、水渍或物料摆放于通道上等,也可能引 致作业人员滑倒、绊倒而跌伤或扭伤; 工作座椅不舒适,或高度不当。如工作座椅不舒适会使作业人员操作时动作勉强, 高度不当,易使作业人员重心不稳,从而易于疲劳或身体失衡发生意外。 设备故障。因保养或维护不善,设备可能出现运行故障,如控制系统故障,会导致 控制失灵,该启动的启动不了,不应动作的却在动作;动力系统故障,会造成速度、压力、 电气等工艺参数异常,如上料机械手或卸料机械手等真空度不足,可能引致握持物料失稳而 伤人,或压力机压力不够,可能引致上行滑块突然回落等;机件故障,如离合器或制动器磨 损失效等,可能引致控制

6、失灵而导致事故。 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由于作业人员技能、生理状态和责任心等原因,可能导致操 作失误或违章作业,如自控操作相关程序或参数输入错误,引致设备误动作可能引致设备损 坏或人员受伤;由于压力机是大型机械,多人操作时,有时互相看不见,如因协调不良,可 能引致事故,特别是在维修或保养时,没有执行严格的上锁和挂牌制度以及试机程序,可能 出现有人在机内或没有退出危险区域,即启动设备的情形,有可能导致恶性事故发生;或在 进行模具修整、清理等作业中,没有将自动化设备调至关闭或手动状态,此时如安全防护措 施和设施失效,可能引致事故;或突然停电时,没有按程序将设备总电源截断,来电后设备 按原定程序动作,

7、有可能引致机械伤害事故。另外,生产过程中废料,边角均很锋利,作业人员在作业或检查时,不小心碰触,可 能导致碰、割伤。1.1.3 触电人体触碰带电体,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生产各主要生产设备,大都采用380伏动力电源,车间照明采用380/220 伏电源。电 气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如接地(零)保护、漏电保护等失效,使机器外壳带电,或者由于操作 失误,尤其在维修作业过程中,如误触碰、误送电等,都可能引致触电事故发生。1.1.4 高处坠落由于生产线的设备,或者在高处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时,有可能因防护措施不周全, 如工作梯、台防护栏杆缺损或安全带失效等,导致高处坠落事故。1.1.5 物体打击车间物料架堆放过

8、高或不稳固等,可能失稳倾翻伤人。或者高处平台,未设置高为 100mm 的踢脚板,当有小物体放置在平台上,人员在走动过程中,不小心用脚将小物体踢离 平台,从而造成平台底下人员遭受物体打击。1.2 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2.1 供配电系统本公司供配电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触电、电气火灾等危害。1)触电 在电气设备运行、巡视、操作、检修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的屏护缺陷、安全间距不 够、绝缘损坏、保护接地失效、违章作业、误入带电间隔、检修工作安全措施不当、电工安 全用具缺陷等原因,工作人员触碰到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均可能造成触电伤害事 故,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电气设备的检修过程中。2)电气

9、火灾 火灾危险环境区域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如选型不当或因安装、调试、检修等原因而不符 合防护性能要求,或因缺乏维修保养、老化等原因而造成防护性能失效,在使用过程中一旦 出现短路、接地故障、电气连接松脱、过电压放电、闪络等,都会产生电火花、电弧而引发 火灾事故。变配电所、生产车间、仓库的电气设备,因安装、检修或使用不当、操作失误、老化等 原因,可能造成过载、短路而出现高温表面过热和产生电火花,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如厂内防雷设施不完善,或管理疏忽和缺乏定期维护保养,导致防雷设施防雷效果降 低甚至失去作用,在雷雨天气有可能造成雷击危险,引起火灾爆炸或设备被击毁等事故。1.2.2 厂内运输系统厂内运输系统

10、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危害。1)车辆伤害 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叉车搬运原料、辅料以及产品。由于环境不良,如场 地狭窄、通道不畅、司机视线受阻等,或因叉车保养不善,控制实效,如制动、刹车、转向 失灵等,或因违章驾驶,或搬运的物料放置不稳(超宽、超重、中心不稳)等,在行驶中发 生碰撞,倾翻等,都可能导致车辆伤害。另外,厂外运输车辆进入厂内,若厂区道路无交通标志,夜晚运输时,道路照明不足, 均可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2)机械伤害 本公司生产线上的运输采用设备自带输送线,如外露旋转和传动部件等防护缺损、或 操作失误,身体某一部分或身体意外进入输送线上危险区域,联锁保护失效等

11、,可能导致撞 伤、绞伤或挤压等机械伤害事故。1.3 自然条件及周边环境影响分析1.3.1 自然条件影响分析1)台风 本地处亚热带海洋季风地区,每年均有台风登陆吹袭,强热带风暴气旋的风力强劲,风 速超过30m/s,有较强的破坏力,对建筑物和人员有一定的威胁。由于该项目的建筑物和构 筑物都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受台风破坏的可能性极小。2)暴雨 本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如果厂区内排水设施不畅,造成雨水不能及时排 走,有可能造成厂区内的设备、建筑物损坏,从而影响生产,造成损失。3)雷暴 在夏季雷暴天气中,若防雷设施失效,建筑物和人员有遭受雷击的危险。4)高气温 高气温容

12、易引起人出现中暑,尤其在通风降温不良的工作场所,更容易对人员产生危害作用。5)地震 如建(构)筑物没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相关要求设计和建造,一旦发生地震,可能 导致厂房倒塌,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1.4 重大危险源辨识1.4.1 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分析本公司使用和贮存的物料中没有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物质,故该项目生产车间和仓 库均不构成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1.4.2 危险设备、设施重大危险源分析本公司蒸汽管道均为不然、无毒介质,不符合工业管道类的临界条件“设计压力24Mpa,介质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条件,故不构成重大危险源。1.5 危险、有害因素综述通过对本公司所使用的物料,生产工艺及设备

13、,以及公共设施进行系统的危险、危害分 析,可预测出本公司投产运行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机械伤害、触电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车辆伤害、淹溺、窒息等。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该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 风险评价2.1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简介2.1.1 概述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工艺区 域等进行分析。它常常用于项目装置等在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分析物料、装置、工 艺过程以及能量失控时可能出现的危险类别、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宏观的战略分析 其目的是辨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

14、止这些危险发展成事故。其功能 主要有: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估计事故出现对人 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2.1.2 危险性等级划分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程度,将各类危险性划分 为4 个等级,见表2.1.2-1。表 2.1.2-1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严重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后果说明I级安全的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II级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 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III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I

15、V级灾难性的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 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2.1.3 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的划分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可能性等级,将各类危险可能性划分为5 个等级,见表 2.1.3-1。表 2.1.3-1 危险可能性等级划分表可能性等级等级说明单个项目具体发生情况总体发生情况A级频繁频繁发生,经常发生连续发生B级很可能在寿命期内会出现若干次频繁发生C级有时在寿命期内有时可能发生发生若干次D级很少在寿命期内不易发生,但有可能发生不易发生,但有理由可 预期发生E级不可能极不易发生,以至于可以认为不会发生不易发生2.2 预先危险性分析汇总表根据各评价单元的生产/储存特点,对其危险性进行识别,分析其危险、有害因素,找出形成事件的原因,然后确定事件类型、严重度和可能性,形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2.2.1 生产场所预先危险性分析见表 2.2.1-1。2.2.2 储存场所预先危险性分析见表 2.2.2-1 表。2.2.3 公用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见表 2.2.3-1 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