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技术知识要点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252196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技术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评技术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评技术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评技术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技术知识要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掌握环境影响识别的技术要求 在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识别中,在技术上一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工程的特性(如工程类型、规模) 2、工程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保护功能区域、环境保护规划) 3、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4、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5、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应识别出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说明环境影响属性,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能的时间跨度?掌握评价因子筛选的方法 (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 应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和当地的大气污染状况对污染因子

2、进行筛选 1、首先选择该工程等标排放量pi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等标排放量pi的计算: (1)式中:pi等标排放量,m3/h;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co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 coi一般选用gb3095中二级标准的一次采样浓度允许值(或1h平均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工程,可以照tj 3637中的相应值选用,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对某些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的工程,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说明,报环保部门批准后执行。qi应符合国家或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上述标准中只规定了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污染物,coi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3倍,对于致癌物质、毒

3、性可积累或毒性较大的如苯、汞、铅等,可直接取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 2、其次还应考虑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3、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亦应作为评价因子。 (二)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 1、现状评价因子的选择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是从所调查的水质参数中选取的。 所选择的水质参数包括现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水域水质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建设工程将来排放的水质。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调查一些补充工程。 (1)常规水质参数:以gb 3838中所提出的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凯氏氮或非离子氨(总氮或氨氮)、酚、氰化物、

4、砷、汞、铬(六价)、总磷以及水温(13项)为根底,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适当删减。 (2)特征水质参数:根据建设工程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可根据按行业编制的特征水质参数表进行选择,选择时可适当删减。 (3)其它方面参数:当受纳水域的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考虑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其调查工程可根据具体工作要求确定,或从以下工程中选择局部内容:水生生物方面: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 底质方面:主要调查与拟建工程排水水质有关的易积累的污染物。 (4)根据

5、工程废水排放的特点和水质现状调查结果,选择其中主要的污染物、对地表水危害较大的污染物、国家和地方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作为评价因子。 2、预测评价因子的选择 (1)预测评价因子应能反响拟建工程废水排放对地表水体的主要影响。 (2)建议工程实施过程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评价等级、当地的环保要求筛选和确定。 (3)拟预测水质参数的数目应既说明问题又不过多。一般应少于环境现状调查水质参数的数目。 (4)建设过程、生产运行(包括正常和不正常排放两种)、效劳期满后各阶段均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决定其拟预测水质参数,彼此不一定相同。 (5)根据上述原那么,在环境现状调查水质参数中选择拟预

6、测的水质参数。 对河流,可以按下式将水质参数排序后从中选取:式中:cpi-水污染物i的排放浓度qpi含水污染物i的废水排放量csi水质参数i的地表水水质标准chi河流上游水质参数i的浓度qhi河流上游来水流量*可理解为分子为i污染物的排放量、分母为上游河水i污染物的容量。 ise越大说明建设工程对河流中该项水质参数的影响越大。 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1、熟悉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质、气候与气象等)现状调查的根本内容与技术要求1、地理位置建设工程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明工程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并附地理位置

7、图。 2、地质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局部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当地的地质状况,即: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根本形式(岩层、断层及断裂等等)以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 假设建设工程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不表达。 评价矿山以及其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时,对与建设工程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断裂、坍塌、地面沉陷等,要进行较为详细的表达,一些特别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地震,也应加以说明,必要时,应附图辅助说明,假设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做一定的现场调查。 3、地形地貌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简要说

8、明下述局部或全部内容:建设工程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即上下起伏状况),周围的地貌类型(山地、平原、沟谷、丘陵、海岸等等)以及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地貌的情况。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等有危害的地貌现象,假设不直接或间接危胁到建设工程时,可概要说明其开展情况。 假设无可查资料,需做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 当地形地貌与建设工程密切相关时,除应比拟详细地表达上述全部或局部内容外,还应附建设工程周围地区的地形图,特别应详细说明可能直接对建设工程有危害或将被工程建设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及开展趋势,必要时还应进行一定的现场调查。 4、气候与气象建设工程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

9、向,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主要的天气特征(如梅雨、寒潮、雹和台、飓风)等。 如需进行建设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表达上面全部或局部内容外,还需根据hj/t2.2中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5、地面水环境如果建设工程不进行地面水环境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局部或全部内容,慨要说明地面水状况,即:地面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地面水各局部(河,湖库1)之间及其与海湾、地下水的联系,地面水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以及地面水的污染来源。 如果建设工程建在海边又无需进行海湾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

10、资料选择性表达局部或全部内容慨要说明海湾环境状况,即:海洋资源及利用情况,海湾的地理概况,海湾与当地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海湾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污染来源等。 如需进行建设工程的地面水(包括海湾)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表达上面的局部或全部内容外,还需根据hj/t2.3中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 6、地下水环境当建设工程不进行与地下水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局部地简述以下内容:当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情况,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与地面的联系以及水质状况与污染来源。假设需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除要比拟详细地表达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水质的物理、化学特性,污染源情况,水的储量与运动状态,水质的演变与趋势,水源地及其保护区的划分,水文地质方面的蓄水层特性,承压水状况等。当资料不全时,应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