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微茫度此生》阅读附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24980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曲微茫度此生》阅读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曲微茫度此生》阅读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曲微茫度此生》阅读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曲微茫度此生》阅读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曲微茫度此生》阅读附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曲微茫度此生阅读附答案 一曲微茫度此生 在不知道张充和的存在之前,我以为“闺秀这种生物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绝迹了。完全无法想象,时至今日,在与我相隔数万公里的大洋此岸,一位百岁老人仍保持着上个世纪初的生活方式:每日晨起,即磨墨练字,吟诗填词,偶尔和同好们举行昆曲雅集,拍曲互和,以乐终日。 这位老人,就是现居于耶鲁的张充和。“虽然不施脂粉,但每回见她,老人从来都是衣装端整、发髻光鲜,端坐那里,显得仪容端秀我这里不小心连用了几个端字。张充和身上自然而然流溢出来的那种贵气书卷气和大家闺秀气,就是以这个端字为重心的。在苏炜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一个老人的沉着与雅致。 她从边远的民国走来,在旧时月色和习习古风

2、中长大。相传她年少在苏州拙政园居住时,夜晚常常一个人在兰舟上唱昆曲,如今,她仍在耶鲁的寓所和人拍曲。她的箱子里,珍藏着乾隆时期的石鼓文古墨,她的阁楼上,摆放着结婚时古琴名家赠予她的名琴“霜钟,她亲自莳弄的小国里,种着来自故土的香椿、翠竹,芍药花开得生机勃勃,张大千曾对着这丛芍药,绘出一幅幅名画。张大千甚至还给充和画过一幅仕女图,画于抗战年代。画中的充和只有一个纤细的背影,身着表演昆曲的戏装,云髻广袖,似要凌风飞去。 汪曾祺在回顾西南联大的往事时写道:“她唱得非常讲究,运字行腔,精微细致,真是水磨腔。我们唱的思凡、学堂、瑶台,都是用的她的唱法她灌过几张唱片。她唱的受吐,娇慵醉媚,假设不胜情,难可

3、比较。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为纪念汤显祖诞辰三百周年,她回国和大姐元和演了一出?游园惊梦,仍赢得了满堂彩,其中一张剧照被俞平伯评为“最蕴藉的一张剧照。 充和自幼习昆曲并有研究,造诣极深。张充和1949年随夫君赴美。50多年来,她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港台等23所大学以及各种学术场合讲授、示范演出昆曲,包括耶鲁、哈佛、普林斯顿和芝加哥大学等世界名校。张充和的昆剧演出使美国人对昆曲的优美感到震撼,尤令充和感到欣慰的是,其中有四个师从她学昆曲的高足,在促成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事上,立下了汗马功绩。 在张充和眼里,三姐夫沈从文是个不爱说话但很有才的人。我一直觉得

4、,张家四姐妹中,二姐允和、四妹充和对沈从文的理解不在三姐兆和之下。沈从文去世后,远在海外的充和发来悼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寥寥十六个字,却写尽了沈从文一生,充和可谓沈从文的知音。后来这十六个字被铭刻到了湘西沈从文的墓碑上。 抗战暴发后,充和到重庆教育部礼乐馆工作,结交沈尹默、章士钊等名士,并师从沈尹默学习书法。沈尹默说她的字是“明人学写晋人书,评价很高。在重庆那段时间,哪怕是经常要跑警报,她仍然坚持书写,防空洞就在桌子旁边,她端立于桌前,一笔一划地练习小楷,警报声一响,就可以迅速钻进洞中规避。 书法可以说是充和一生至爱。她曾说,自己不爱打扮,不喜欢金银珠宝,但笔墨纸砚一

5、定要用最好的。由于长期练习书法,她年老了臂上肌肉仍有如少女般有力。 充和本是无意于以着作传世的,做什么都是随兴而至,她曾经说过:“我写字、画画、唱昆曲、做诗、养花种草,都是玩玩,从来不想拿出来给人家展览,给人家看。洋学生向充和学书法时,充和经常用清水在纸上写字教他们,他们试图游说她用墨写在宣纸上以图保留,不料一向温和的老人居然生了气,坚持就要用清水写。 英国诗人济慈的墓志铭上写着一句话: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充和,也是这样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啊。写的过程就是消失的过程,像飞鸟掠过,天空却并没有任何痕迹。不过,充和这样旧派的人,未必会喜欢这类新诗风味的句子。她自撰的诗中有一句意思

6、和此相仿,足以概括平生:十分淡漠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这一曲微茫,正是民国年间的古韵遗响。随着那个年代的远去,已成绝唱。 15以下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连用三个“端字来描绘张充和的外貌、气质和品格,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张充和身上自然而然流溢出来的书卷气和大家闺秀气。 B箱子里珍藏的石鼓文古墨,阁楼上摆放着的名琴“霜钟,亲自莳弄的小园等,无不说明张充和是在习习古风中长大的大家闺秀。 C远在海外的张充和发来的寥寥十六字的悼文,既高度评价了沈从文一生的为人和为文,同时也表现出张充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D张充和抗战期间在重庆跑警报时还端立于桌前坚持练小楷,既表现了她对书法

7、的热爱,又表现了她“做什么都是随兴而至的行事格调。 E“一曲微茫度此生是张充和宁静、平和、沉着、雅致的人生写照,她用诗词、书画、昆曲书写了自己多姿多彩的人生。 16文章刻画了张充和怎样的一生?请简要概括。6分 17文中写张大千为张充和画仕女图,引用汪曾祺的文章,有什么作用?6分 18有人说,练书法,弹古琴,唱昆曲,等等,这些传统的艺术或生活方式正在远离我们。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思考。6分 154分A、DA“作者连用“和品格错。D“又表现了她做什么都是随兴而至的行事格调错。 166分生活沉着雅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长大在旧时月色和习习古风中长大;一生研习昆曲,造诣极深;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8、和领悟力;一生热爱书法;看淡名利,无意于以着作传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心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一点1分,答出六点即给总分值 176分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张充和表演昆曲时的飘逸沉醉之态。借名家之口高度评价,烘托出张充和昆曲表演的艺术魅力。展示了昆曲艺术之美,为下文写昆曲的震撼力及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了有力的铺垫。一点2分 186分练书法,弹琴唱曲等等传统的艺术和生活方式,并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张充和的一生和她在国外传播传统文化的经历,表明传统的艺术和生活方式就在我们周围,在特定的时候或环境中,它又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局部。 或:练书法,弹琴唱曲等等传统的艺术和生活方式,的确正在远离我们的生活。张充和的经历表明,在我们国家,传统的艺术和生活方式正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疏离,挽救民族优秀文化正在成为当下急迫的历史使命。 或:传统的艺术和生活方式并不存在是否远离我们的问题。张充和的一生和她在国外传播传统文化的经历表明,传统文化自有它的忠实热爱者和守护者;而从普遍的情形看,传统的艺术和生活方式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样式,有人坚守,有人变革,这才是生活的正常形态。 主观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观点2分,有据2分,有理2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