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朝野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246433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4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綦江朝野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綦江朝野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綦江朝野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綦江朝野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綦江朝野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綦江朝野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綦江朝野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情况 表1项目名称商品混凝土工程扩建项目建设单位綦江朝野混凝土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姚威武联系人蒋道斌联系电话邮政编码401420通讯地址綦江县文龙街道通惠建设地点綦江县文龙街道通惠立项审批部 门綦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308222E503221700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其他建筑业总投资300万元环保投资11.5万元投资比例3.8占地面积7000建筑面积1000评价经费/万元年能耗情 况煤 / 万吨, 煤平均含硫量 %电18万度油 / 吨天然气/用水情况(万吨)分类年用水量年新鲜用水量年重复用水量生产用水11.7392.73生活用水0.240.24/合计11.979.24/1.工程

2、内容及规模1.1项目由来为提高工程建设的工效,减少城市噪声、粉尘及建筑垃圾的污染,改善市容市貌,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国家建设部和有关部委针对在城市建设中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和实施细则,并将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列入建设行业“十五”规划(散装水泥“十五”发展规划)。綦江朝野混凝土有限公司基于以上情况,于2007年建设年产10万m3的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一条,随着綦江县及其周边建设步伐加快,已经很难满足建筑市场的需要,因此朝野混凝土有限公司决定新增一条生产线(30万m3/a),并对原有1条搅拌站生产线增加生产能力20万m3,总计增加50万m3的生产能力,增产后朝野集团年生产能力达到60万m

3、3。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和綦江县环保局的有关规定,我公续表1司受綦江朝野混凝土有限公司委托,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负责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1.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商品混凝土工程扩建项目建设地点:綦江县文龙街道通惠,地理位置见附图建设性质:扩建建设规模:扩建一条混凝土生产线,年新增生产能力50万立方米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3.1扩建前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綦江朝野混凝土有限公司原占地面积7000m2,建筑面积1000m2,项目内共包括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1套(四川路通HLS120砼搅拌楼)、料场、办公用房、库房等,年生产能力10万m3。1.3.2扩建项目建设内容

4、及规模本次扩建项目主要内容是新增一条生产线(四川路通HLS120砼搅拌楼),并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扩能,本次扩建在厂区内建设,不新增占地面积,扩建后增加50万m3的生产能力,项目主要工程及利用情况见表1-1;1.4公用工程设施(1)给水厂区的生活用水主要是来自厂门外的自来水管网供给,生产用水由通惠河提供,生产废水循环使用。(2)排水系统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直接进入地区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无动力生化池处理后用于厂区周边绿化不外排,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3)电气设计厂区生产所需用电由当地电网供给。续表11.5项目主要设备项目主要设备为路通HLS120型混凝土搅拌楼2套(搅拌站

5、主要技术参数见附件)、每一套设备分别配置3个200t的主料筒库、3个辅料筒库,另外朝野混凝土公司配置了25台混凝土专用运输车。1.6劳动定员项目原有职工60人,考虑到规模扩大后的定员需要,扩大生产后职工约80人,年工作日为300天。表1-1 扩建建设项目基本组成和依托情况规 模项目规模备注混凝土搅拌楼四川路通HLS120砼搅拌楼生产线1条(实际年生产能力10万m3)设计生产能力(30万m3/a)扩建工程新增1条四川路通HLS120砼搅拌楼生产线(年生产能力30万m3)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扩能20万m3新增生产能力(50万m3/a)扩建后四川路通HLS120砼搅拌楼生产线2条(不新增用地面积)生产能

6、力(60万m3/a)扩建工程配套工程原料运输方式采用原料供货方原料车辆及需及送,依托现有工程储料系统配置3个200t的主料(水泥)筒库、3个辅料筒库堆料场堆料场占地面积2400m2,依托现有工程(原料及需及送,少量堆积于料场)除灰系统配置圆筒仓顶收尘机生活污水系统现生化池处理规模10m3,依托现有工程(满足新增人员污水排放量)生产废水收集系统在新建搅拌站旁新修一条地沟,在厂区门口设置围坎用电系统当地电网供给,依托现有工程供 水现有水泵房,水源为通惠河,依托现有工程防尘系统在砂场修建顶棚,并设置场地喷淋现厂区“以新带老”配套工程污水处理系统对原沉淀池(处理能力91m3)进行清掏,并以FeSO4、

7、Fe2(SO4)3为混凝剂仓顶除尘系统对原有仓顶除尘机进行检修噪声治理装置对原有设备进行隔声减振,对2户农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续表1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2 拟建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7000m2建筑面积1000m2其中堆场占地面积2400m2停车位10辆劳动定员80人主要原辅材料名称及年消耗量 表22.1产品的主要原辅材料名称及年消耗数量主要原辅材料产品方案:项目年产C10C60混凝土50万m3/a,平均以C30混凝土计。项目年产混凝土50万m3,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如下: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原料名称水泥砂碎石水粉煤灰泵送剂数量(万t/a)1730.35994.50

8、.495注:粉煤灰由华能珞璜电厂提供;泵送剂(外加剂)主要由碱和膨胀剂组成2.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调查,綦江朝野混凝土有限公司2套搅拌站,其中只有一条生产线在正常生产,另外新增生产线已经建成在安装调试,年生产规模10万m3/a,在生产过程中,项目内有噪声、废水以及粉尘的排放,参考项目原有的环评文件和环保批准书,并结合项目现阶段实际的生产情况,本项目原有污染情况具体如下:2.2.1水污染物排放现状项目目前的污废水主要包括搅拌机清洗水、混凝土运输车辆清洗水、作业区地面冲洗水以及食堂废水,产生量分别为2m3/d、20m3/d、16m3/d,6m3/d。(1) 搅拌机清洗

9、水:搅拌机清洗水排水量2m3/d(600m3/a)。由于搅拌机为生产的核心环节,因此在每次暂停生产时必须冲洗干净,清洗水中SS浓度预计为3000mg/L,经现场调查,清洗水未得到场地内集水渠的有效收集而少许外流至周边农田,对环境有较大影响。(2) 混凝土运输车辆清洗水:车辆清洗水排水量20m3/d(6000m3/a),由于场地有大量的骨料和细砂,造成清洗水SS浓度含量高,类比同类型生产企业清洗水中SS浓度为3000mg/L,车辆清洗水有部分得到收集排入循环沉淀池,少许废水顺着厂区门口的水沟外流。(3) 地面冲洗水:搅拌区工作区面积约2000m2,场地冲洗水排水量16m3/d(4800m3/a)

10、,由于场地有大量的骨料和细砂,造成清洗水SS浓度含量高约为3000mg/L,场地冲洗水同样也是少许未经处理而顺着地势外排。(4) 食堂废水本项目原设置一个职工食堂,食堂废水产生量6m3/d(1800m3/a),经现场调查,食堂废水及生活污水经厂区停车场下设置的无动力生化池处理后绿化,不外排废水,环保设施运 续表2转正常。2.2.2 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项目大气污染主要源于粉尘,来源有运输车辆的动力起尘、水泥筒库呼吸孔粉尘、散装水泥车抽料时放空口产生的水泥粉尘以及砂堆风力起尘和食堂油烟。(1)运输车辆动力起尘经实地调查,本项目采取的洒水抑尘措施,根据道路路况和之前环评文件的预测,项目汽车动力起尘量

11、为29.2t/a。(2)水泥筒库呼吸孔粉尘项目原有设备配备了意大利进口的FC2J13圆筒仓顶收尘机,由于生产不正常,除尘效率未达到设计的99.5%,粉尘排放量为13.04t/a。(3)散装水泥车放空口水泥粉尘散装车放空口在抽料时有粉尘产生。项目原全年运输车辆1835辆次,放空口产生的粉尘为9.175t/a。(4)沙场堆风力起尘沙堆场主要是粒径小的沙粒、灰渣在风力作用下起动运输,经现场调查,在干燥的大风天气下,起尘会对下方向的大气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项目原砂场粉尘排放量9.25t/a。(5)食堂油烟项目中设有食堂,有少量餐饮油烟产生,食堂油烟浓度约为15mg/m3,经油烟净化器处置后引至屋顶排放。

12、2.2.3 噪声污染物排放现状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装载机、搅拌楼、运输车辆、水泵、物料传输装置等的噪声。经调查,各产噪单位均采取了减振和隔声措施,根据綦江县环境监测站对项目厂界进行的昼夜监测,厂界噪声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只有大吨位的载重汽车噪声级较大,传播距离较大,以及装卸料时的瞬时噪声对周边2户农户夜间有一定影响。2.2.4 固体废物排放现状项目的固废主要有废弃的石料、废弃的混凝土,废水产生的沉淀物以及职工的生活垃圾等。经现状调查,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3t,交环卫部门处理。生产废料目前以自然风干续表2方式堆置于沉淀池旁,部分被业主单位随意丢弃在城乡道路旁,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

13、社会环境简况 表33.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质、地貌、气候、水文、资源、植被等):地理位置及交通项目位于綦江县古南镇文龙街道通惠,距重庆市区约80公里,紧靠綦万高速,交通较为便捷,本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1。地形、地貌、地质项目属川东丘陵与岭谷交接地带,地貌以深丘陵为主,南部高,北部低、边缘高,腹部低,以山地为主,河流切割沟深谷多。地形破碎,多独立山体,少完整山脉,地势高差大。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400万,1990年版)及有关资料,县境内无大地震记录,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气候气象綦江县处于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具有多暖春早,秋短夏长,风速小

14、,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降雨充沛,四季分民等特点。根据綦江气象局提供的相关资料,常规气象参数如下:年平均气温:18.7C年极端最高气温:44.5C年极端最低气温:-1.8C年平均降雨量:1071mm日最大降雨量:139.3mm年均蒸发量:1163.2mm多最多雷暴日数:54天年最多雾日:43天多年平均风速:1m/s最大风速:28m/s主导风频率:静风和西北风水文綦江县境内河流绝大部分属綦江河水系,綦江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綦江河干流由北向南总贯全境,支流多呈东西向排列,形成树枝状水系,水网分布均匀。蒲河属綦江河的续表3支流,受季节性影响大,汇入綦江河。3.1.5自然资源植被及植物资源主要为山地常绿灌木林和少量的农田植被,该区域原属于我国亚热带绿阔叶林区、渝东盆地偏湿常绿阔地林带,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常绿阔叶林退化,目前处于较稳定阶段的是常绿阔叶林,也是向常绿阔叶林演替进程中的一个过度阶段。优势物种为黄荆、马桑、白栎、白夹竹等。农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土豆、小麦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