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因素识别控制程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24296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因素识别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因素识别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因素识别控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因素识别控制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因素识别控制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因素识别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因素识别控制程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因素识别控制程序(GB/T23331-2010)1 目的本程序旨在识别公司能源利用过程中的能源因素,评价出重要能源因素,并确定控制次序,为制定管控方案提供依据。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能源利用全过程的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活动。3 职责3.1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能源因素进行排查、识别和控制方案的制定、实施。3.2 xxx负责能源因素的汇总并评价出重要能源因素。3.3 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能源因素及控制方案的审批。4 工作程序4.1 能源因素识别 动力处编制并下发“能源因素调查表”,各部门依据本部门实际情况识别出本部门的能源因素,填写“能源因素调查表”并报动力处。4.1.1 系统

2、划分将公司整个能源流程划分为生产系统、能源转换系统、辅助系统和其它系统。4.1.1.1 生产系统包括xx车间等。4.1.1.2 能源转换系统包括降压站、蒸汽站、煤气站、制氧站、制水站、空压站等及其相关输送管线网。4.1.1.3 辅助系统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设计研究院、工艺处、设备管理处、运输处、物资处等。4.1.1.4 其它系统包括食堂、保健站、员工宿舍等4.1.2 能源因素识别4.1.2.1 各部门根据如下工艺(工作)过程和资料识别能源因素:4.1.2.1.1 公司区域的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图、 能源流程图、能源计量网络图;4.1.2.1.2 能源的使用记录,如各车间、工序的能源品

3、种、能耗量(产品的单位能源单耗或吨/标煤)、办公系统的能源消耗量、辅助系统能源消耗量等;4.1.2.1.3 设备运行对能源利用的影响;4.1.2.1.4 公司结构及人员花费,现象的管理措施及控制文件;4.1.2.1.5 近期能源报告,能源监测报告、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4.1.2.2 生产和能源转换部门(工作站)在不能用以上直接方法识别、判定能源因素时,可采用过程分析法(如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进行分析,从中识别出能源因素;其他非生产部门根据职能所及的活动和现场,用现场调查法识别出能源因素。4.2 能源因素评价4.2.1 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填写的“能源因素评价表”采用直接判断法或是非判定法,评价出

4、一般能源因素和重要能源因素,形成“能源因素评价表”报动能处。4.2.2 xxx根据各部门的“能源因素评价表”,对能源因素采取权重积分排序法进行评价,确定出重要能源因素控制的优先次序,并填写“重要能源因素清单”,报能源管理负责人批准后发至各部门。4.2.3 能源因素评价方法4.2.3.1 直接判断法:利用专业人员的经验进行判定或邀请有关专家根据“能源因素调查表”以及现场调研分析直接进行评价。4.2.3.2 是非判断法,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4.2.3.2.1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4.2.3.2.2 能源因素影响的规模及程度;4.2.3.2.3 发生的频率及持续时间;4.2.3.2.4

5、监控措施、测试数据及报告;4.2.3.2.5 能源审计、能量平衡、节能监测、清洁生产等提出的建议;4.2.3.2.6 其他意见。4.3 xxx按每年的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结果,并依据公司新一年的发展规划,全面对能源因素进行更新。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各职能部门应及时更新能源因素:4.3.1 新、改、扩建项目;4.3.2 新产品、新工艺、能源和原材料替代、新增设备、设施;4.3.3 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变化;4.3.4 紧急情况及事故发生;4.3.5 总经理及能源管理负责人要求。4.4 能源因素控制4.4.1 一般能源因素控制各部门应针对识别出的能源因素制定明确的控制方案,交动力处审核批准后实施,

6、其内容包括:4.4.1.1 操作规范;4.4.1.2 各岗位的协调、调度方式;4.4.1.3 设备检查维护要求。4.4.2 优先控制能源因素控制Xxx应组织各部门针对重要能源因素编制能源管理方案并报管理负责人审批,方案内容除包括4.4.1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方面的控制:4.4.2.1 过程控制参数(如锅炉蒸汽压力、温度,炉窑温度;氧气压力、温度、干度等);4.4.2.2 运行和维护记录;4.4.2.3 评价的方式、方法和频次;4.4.2.4 改进措施等。5 相关/引用文件5.1 SH/CX-02记录控制程序5.2 SH/CX-20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5.3 SH/CX-23不合格控制程

7、序5.4 SH/CX-28法律、法规获取和确认控制程序5.5 SH/CX-29能源管理基准管理控制程序5.6 SH/CX-32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6 记录6.1 CX-27A1能源因素调查表 6.2 CX-27A2能源因素识别表6.3 CX-27A3能源因素评价表6.3 CX-27A4优先控制能源因素清单CX-27A1能源因素调查表序号工序/设备名称过程/产品/名称能源因素名称消耗原因/控制方法备注部门: 调查人: 审核人:CX-27A2能源因素识别表部门: 编号:序号能源因素产生位置状态影响的种类现有控制措施改进建议电力蒸汽煤气氧气天然气重油压缩空气水其他注:1.表中的“能源因素”是指在本单位

8、营运过程中,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影响的过程和环节。 2.表中的“状态”可分为正常、异常和紧急。 3.请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按照表中各项内容详细填写。CX-27A3能源因素评价表部门: 填表人: 审核人:序号区域活动重要能源因素综合评价评分法律法规发生频率能源消耗量节能潜力改进措施投资回收期说明:1评价分值:法律法规0-10, 发生频率:0-10, 能源消耗量:0-10, 节能潜力:0-15, 改进措施:0-15, 投资回收期:0-152每项评分由动力处会同相关部门协商讨论后由分别打分。评分方法:去掉最高最低分,然后取平均。CX-27A4优先控制能源因素清单部门: 填表人: 审核人:序号区域活动重要能源因素现状及原因控制方法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