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024020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院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一, 本文档的目标是为了规范学院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安全 管理,保证开发的软件安全、可靠、高效且满足业务需 要,特制定本办法。二,本文档包括了学院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各阶段以及贯穿 于软件开发过程始终的配置与变更管理、外包人员管理 的安全控制要求;涵盖了学院信息系统开发的需求阶 段、设计阶段、构建阶段、测试阶段、部署与试运行阶 段这一主体过程。三,本办法适用于学院所有单位。第二章, 软件开发安全管理职责一, 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项目组负责软 件开发过程中(包括需求阶段、设计阶段、构建阶段、 测试阶段、部署与试运行阶段)具体的信息安全工作, 落

2、实日常的信息安全控制措施,确保开发过程符合安全 规范的要求。二, 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项目组 的日常信息安全控制过程,并对于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大 信息安全相关事项进行审核。三, 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项目组负责监 督项目组信息安全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根据需要直接参与部分关键点安全控制(如安全需求评审、安全测 试等),提供信息安全专业支持。第三章, 软件需求阶段安全管理一. 项目组应确保开发人员具有安全需求分析、安全控 制分析、开发流程安全、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方面等 必要的知识及技能,必要时应组织安全相关的培训 (特别是针对外包开发的方式)。二. 项目组须开展软件安全

3、需求分析的工作,以保障开 发完成的软件能够满足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要 求;软件安全需求分析的基本流程如下:(一),业务安全需求分析: 业务需求提出人员综合业务 安全分析和业务合规性分析,提炼业务安全需求,包 括但不限于:数据安全需求、访问控制需求、交易 安全需求、审计合规要求等,明确应用系统项目类 型;(二),初步风险评估:基于对系统运行环境的分析,以 及业务安全需求分析结果,概要分析应用系统所面 临的各类风险,初步识别用于保护生产环境中的应 用系统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控制措施,及运行过程中 的安全要求;三. 安全需求方案确定:基于风险分析结果,从系统安全环境约束、安全非功能性需求和安全功能性

4、需求几个方面进行安全需求分析,明确细化的安全目标,形 成安全需求方案报告。四. 安全需求须经过项目组、项目相关方的充分讨论和 论证,对于关键/重要应用系统项目还需信息科(信息 中心)及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参与;安全需求及分析 一经确定,不得随意修改,如需变更,需严格遵循 CMMI 文件变更管理流程实施。五. 对于应用系统安全相关的主要功能应在需求分析过 程中给予重点考虑,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包括但 不限于:(一), 提出应用系统的密码管理的需求,通过系统对密码 的复杂程度、更换频率等密码策略进行限制;(二), 提出应用系统日志、审计模块的需求,满足对应用 系统的监控要求;(三), 对软件的数据

5、接口,对数据的类型、数据的格式、 数据长度和大小进行限制;(四), 对脚本语言以及 SQL 语句中使用的字符或字符串进 行过滤等。第四章, 软件设计阶段安全管理一. 在软件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安全需求方案,明确为实 现需求所需的具体控制措施及技术实现,主要包括安全 概要设计、安全详细设计和设计方案审查几个阶段。二. 安全概要设计阶段要确定安全整体架构,包括但不限 于:安全体系结构设计、各功能模块间的处理流程、与 其它功能的关系、安全协议设计、安全接口设计等。三. 安全详细设计阶段作为安全功能的程序设计阶段,应 当直接指导安全功能的编码和实施工作。包括但不限 于:模块设计、内部处理流程、数据结构、

6、输入/输出 项、算法、逻辑流程图等。四. 安全设计方案须和软件设计方案一同经过审查,对于 关键/重要应用系统项目安全设计方案的审查还需网络安 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及信息科(信息中心)参与。 第五章, 软件构建阶段安全管理一, 为了实现软件开发的一致性和规范化,需要定义源 代码编写原则和规范。源代码规范中要包括:输入数 据确认、内部处理控制、消息完整性和输出数据确认 等内容。二, 对源代码的访问进行控制,无论是开发测试中的还 是配置库中的。要确保非相关人员不能获得源代码, 特别需严格控制外包人员的访问权限。三, 构建安全的软件开发环境,具体包括: (一),使用成熟的、技术支持完善的应用开发软件、操

7、 作系统软件和服务器软件产品;(二),禁止在开发环境安装与应用系统开发无关的软 件;(三),应用系统开发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通信软件、相 关应用软件、数据库等必须是正式版本软件,严禁 使用测试版和盗版软件;(四),软件开发环境变更时,要考虑到对软件开发的影 响,并做好变更前的现场保护,以备恢复。四, 定期对源代码进行安全审查。第六章, 软件测试阶段安全管理一,对于软件的安全功能和机制须进行严格的测试,编制 测试计划、测试说明,确定测试方法,确保各项安全功 能和机制能够按照安全技术方案的设计要求正确实现, 满足安全需求。二,为防止应用系统中存在安全漏洞,针对关键应用系统 项目,需要对软件构建阶段输

8、出的源码进行严格的安全 测试,包括针对输入/输出模块、数据库操作模块、身份 鉴别与访问控制模块、异常处理模块和加密模块的源码 进行审核,防范恶意代码和后门程序,防止开发人员舞 弊行为的发生,确保应用系统能够抵御各种安全攻击和 威胁。三,测试环境应与生产环境进行隔离且应对测试数据进行 保护,不得使用生产数据包括历史生产数据,需使用模 拟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四,在软件完成测试准备试运行前,须确保清除所有软件 调试过程中编写的程序。第七章, 软件部署与试运行阶段安全管理一,对应用系统的管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维护人员和 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主要内容应包括:安全技术方 案、安全管理员指南、应急计划等业

9、务持续性文档、应 用系统配套的管理措施和规定、一般操作人员指南等; 安全培训也可在应用系统上线培训过程中进行。二,应用系统的部署前,对应用系统具有的安全功能和机 制,以及与安全相关的文档等进行严格审查,必要时需 通过第三方的安全性评测。三,应用系统试运行前,应制订保障应用系统服务持续性 的应急预案。四,在试运行阶段,须对应用系统身份鉴别、访问控制、 交易安全、数据保密性、备份与故障恢复、日志与审计 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估;针对关键/重大应用系统项目,须 根据实际情况对软件及其相关网络、系统/平台、数据 库、工具进行扫描甚至模拟攻击,以发现生产环境可能 存在的风险。五,在试运行报告中应对于应用系统的

10、安全性状况进行说 明;同时,须根据应用系统试运行的实际情况,进一步 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等应用系统服务持续性文档,保障 应用系统投产后的安全、稳定运行。第八章, 配置管理与变更管理一,配置管理与变更管理是为了保证开发项目在整个软件 生命周期中按一种受控的方式配置与变更,从而保证软 件系统的完整性、协调性和正确性。二,配置管理与变更管理贯穿软件开发整个过程,是软件 开发重要组成部分,需严格遵守各类设备的安全配置要 求。第九章, 软件开发外包人员管理针对外包开发或与外部组织合作开发的情况,对于外包组 织和人员的安全管理需满足以下要求:一,明确对外部组织人员管理和约束,包括在开发过程中 外部组织人员要遵守学院相关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在 项目启动前,提供参加开发的相关人员的个人简历;在 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人员变动,必须经过学院的负责的人 员同意;二,明确外部组织人员的岗位安全职责,确定完成工作所 需的最小访问权限,并定期对访问权限进行检查;三,对于外包项目,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 责人员应参加项目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保证应用系统 安全目标的实现;四,对于外包项目,必要情况下,建立受控的虚拟专用的 开发网络,并建立该网络与学院内部人员的开发网络的 通讯渠道,以便沟通。第十章, 附 则一, 本文件的解释权归学院教育信息化推进处。二, 自本文件通过之日起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