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性化习作的若干策略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23798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性化习作的若干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性化习作的若干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性化习作的若干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性化习作的若干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性化习作的若干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性化习作的若干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性化习作的若干策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性化习作的若干策略【内容提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习作过程应该是一个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但是,在目前实际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习作往往是套话、假话、空话,缺乏本应具有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特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笔者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提出了“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个性化感受、创设激活学生个性的习作情境、选择符合学生个性的选题范围、发掘发展学生个性的习作大环境”四个个性化习作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从而探索习作教学的新模式。【关键词】小学生 个性化习作 对策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认为,人的个性是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

2、出处:摘自1994年教育学。因此,小学生的习作应该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学习活动,是他们独特生活的真实写照,真情的自然表露 1924年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就提出:我们习作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受。,但是,在实际习作教学中,学生习作往往是套话、假话、空话的堆积,习作教学的效果并不良好。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习作是学生的理解、分析、观察、想象等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难度较大,难以速见成效;二是教师缺乏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没有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无法使学生领悟到表达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三是长期来我们习作教学的观念比较陈旧,没有把习作看作是为了促

3、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而只是为了提高成绩,表面看是为了学生,实际上根本没有关注学生的需要。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几年的习作“训练”之后,硬是将充满人性美的最富有个性化学习和创新生成的活动变成了枯燥、机械、无奈、虚假的应试训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教师化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期进行探索和研究。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把习作的主动权交给儿童,让他们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体。笔者结合新课标的理念,针对引导学生个性化习作的特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提出了四点策略。1、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个性化感受。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指出,儿童感知觉系统的进化,是感觉

4、系统的发展先于词语系统发展3出处:摘自1997年儿童发展心理学。不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经受真实深刻的独特感觉,决不会有个性化的作文。传统作文教学的失败,在于常常忽略学生真实的感觉,一味强调统一作文教学的要求,关注审题立意、开头结尾、布局谋篇等指导写作的规律性知识。脱离了学生的感觉体验之后,学生的写作就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失去了童真、童趣和儿童生活化,成为了没有灵魂的习作。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教学中,首先强调引导学生体验个性化感受,突出“体验生命”的重要性。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讲解某些事件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了解,在生命面前,“体验”态度应当是深入的而不是表面的,应当是穿透生活而不只

5、是反射生活。只有建筑在真实感觉和独特体验基础上,个性的作文,才是一种有真意义、有真价值的作文。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元素,才能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笔者以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喜怒哀乐。新课标规定:“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种“独特感受”,是自己独有的、别人没有的感受。这种感受,往往是个性化的,蕴含创新价值,因此值得“珍视”。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时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一样能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家人的一句平常话,朋友的一个会意的微笑,教师鼓励的目光,陌生人自然的搀扶都可能引起学

6、生心灵的震动。学生把这一切如实写下来,就有独特的个性化的东西在闪光,就能打动读者。茅盾曾经说过:“身边应当时时刻刻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薄,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笔者鼓励学生写随笔,让学生在记录生活中流淌独特感受。孩子们的真心在文字间流淌,他们会为每一次的太阳升起而欣喜,为每一次日落而悸动,为每一阵风的吹起而泛起阵阵涟漪,为每一个季节的转换而产生翩跹的思绪这类作文往往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反应,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根据表达需要写真实的习惯,就能发现自己的写作个性,张扬自己的写作个性。此外,写读书心得、编连环图画故事以及写专题小论文等

7、也是很好的训练途径。 通过多样化、多渠道、多类型的训练,不仅满足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在表达中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发挥。每一篇亲手撰写的文章都是其个性独特感受、体验的结晶,这其中包含着作者的独创,也充分展示了个性化习作训练所带来的作文教学的创新成果。案例:我眼中的三国英雄 足智多谋话陆逊 沈氚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主人公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已脍炙人口。由于书中主要是以魏汉(蜀)之争为主调的,第三国吴国似乎只是配角而已。但吴国及吴国的前身在整个故事中又是重要的。如果没吴国,赤壁之战也许就不会发生,也不会有三气周瑜、夷陵之战的故事。蜀汉有诸葛亮,魏国有司马懿、邓艾,吴国有

8、谁呢?周瑜是吴国最有名的人,只可惜他心胸狭窄,吴国还未建立就被活活气死。吴国失去了这样一个智者,似乎就支持不住了。但是有一个人,可谓是第二个周瑜,但比周瑜心胸开阔。这个人虽然不是很有名,但是只要一提起这个名字,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知道,他就是陆逊。是他直接导致了关羽死亡,间接让张飞死去,还把刘备打得惨败,气绝身亡。陆逊成名之役是指挥吴军生擒关羽。当时,刘备久借孙权的荆州不还,孙权决定用武力解决,与曹操结盟。驻守荆州的是大名鼎鼎的关羽,陆逊向吕蒙献计,把不可一世的关羽给生擒了,最后将其斩首。陆逊的才能开始展现出来。范疆、张达杀死张飞投奔吴国后,刘备命黄忠、关兴、张苞等率军东侵吴国,连杀吴将李异、

9、谢旌、谭雄、潘璋等,吴国著名将领甘宁也被杀害,孙权亲戚孙恒被包围,吴将韩当、周泰也被打得大败。临危受命的陆逊在情况危急和被老将歧视的情况下,冷静地稳住军心,并利用地势,与蜀汉军对恃。趁蜀汉军驻扎在树林,防备松懈,火烧汉营,蜀汉大军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要不是赵云来救,诸葛亮的乱石人阵阻挡住陆逊,刘备也许已被俘了。这一战,黄忠、张南、冯习、傅彤、程畿、沙摩柯战死,杜路、刘宁也投降了吴国。过了不久,刘备气绝身亡了。这是陆逊打得最漂亮的一仗,他沉着、冷静、足智多谋,击败了汉军。之后,陆逊又挥军击败了来犯的魏军,连韩当这些曾经瞧不起他的人都心服口服。刘备死后,诸葛亮平定蛮、羌的进攻,六出祁山,进攻魏国。

10、吴国因与蜀汉结盟,也对魏国进攻,力图占领合淝。陆逊率军把魏军打得惨败。不久,诸葛谨又率吴军进攻魏国,结果兵败如山倒,陆逊定好的破敌计策被截获。他采用疑兵之计,让吴军安全撤回,等魏军发现,为时已晚。在魏吴交锋中,吴军在陆逊的指挥下,处于上风,保住了吴国江山。陆逊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并不引人注目,但很重要。他让桃园三兄弟先后死亡,也保住了吴国江山,使吴国成为三国中历时最久的一国。他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是三国中仅次于诸葛亮的聪明谋士。我说曹操柯禹婧在三国演义中,我认为,曹操是被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他不但是治世之能臣,而且也是乱世之奸雄。在北方,曹操帮助老百姓大兴屯田,唯才是举,抑制豪强、繁荣了当地的经

11、济,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开始了统一全中国的努力。曹操非常地“惜才如命”。比如说,他一直很钦慕关羽和刘备的才能,虽深只关羽和刘备是自己最大的敌手,但想也与他们在沙场上一决雌雄,所以就在他们落难时出手相救,也从没有过想杀他们的念头。在关羽走的时候,曹操明知道是“放虎归山”,可还是让关羽走了,而且还给关羽路费和征袍。可见他的心胸是多么宽广。最让我感到佩服的是,他的才华可不是一般的,他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文学家。曹操横槊赋诗,气魄的确不同凡响呀!在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中,“将计就计”这一招很精彩。曹操中了陈宫之计,于是想出了一条计谋:假说曹操已经死了。这消息穿到吕布的耳朵里,吕布大喜,立即杀奔

12、马陵山来,结果刚到曹营,伏兵四起,幸亏吕布骁勇,才免得一死。吕布大败而归。这一次,曹操胜利,完全是因为他的智慧。但是,之所以曹操被刻画得这么成功,不是因为他的“雄”,而是和刘备的“仁”做反衬,更突出他的“奸”。他很小的时候就设计报复过他的叔父:在他叔父来的时候,在花园里假做中风状,他叔叔就告诉了曹操的父亲,等曹操的叔父带着曹操的父亲来到时,发现,曹操正在认真地读书。从此以后,曹操的叔父再向曹操父亲告状时,曹操的父亲怎么也不相信了。大家想想:他连亲叔叔都会去报复,还有谁能被他放过?他还杀了他的父亲的好友一家,竟然还扬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就这么一句话,就足以体现他奸诈狠毒的特点

13、。曹操恨左慈戏弄他,三天之内,竟然抓来了三百多个左慈,将他们一个个杀掉!由此可见,曹操的狠毒可真不是一般的呀!曹操,就是这样一个治世的能干之重臣,同时又是一个乱世的奸诈英雄。2、创设激活学生个性的习作情境。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和谐、民主、平等的习作教学环境是学生习作个性化的基础,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写作心境。如果学生的写作心境差,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可以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头脑进课堂

14、的,他们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也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受教材的制约和限制,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捕捉每一个“情”的触发点、生成点,能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任务与先前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表达的欲望。有一回,体育老师因在教工运动会上不慎脚骨折,回老家休养了近两个月。那段时间,学生们非常思念体育老师。笔者从学生的日记、谈论中看到了学生对老师的这份“情”。“我们每个人都给胡老师写封信,好不好?”“好!”全班雀跃。为了能让老师看到自己的祝福,学生们学如何写信,学得全神贯注,写得一丝不苟。此时,学生们表达的需求是真实的,情感是真实的,“

15、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当把作文教学过程与学生积极参与的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在课堂上创设了迫切需要言语交际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了 “一吐为快”的心理,表达当然不成问题了。因此在作文练习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作文情景或确定一个交际实用目的,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个性才会在习作中体现。案例 给胡老师的一封信亲爱的胡老师:您好!我是四(2)班的斯彬,就是那个经常不遵守纪律,惹您生气的斯彬。胡老师,您的腿好些了吗?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记挂您,我更记挂您。当我听到您因为参加教工运动会的跳高项目,腿骨折了,我难受极了。您那么关心我,我却调皮捣蛋,不听您的话,我真恨我自己。记得上学期,您教我们练大跳绳,我明明已经学会了您教给我们的正确方法,但我偏偏要哗众取宠,在跳绳时做出怪七怪八的动作。你提醒了我好几次,我都当耳边风。结果,结结实实地摔了一跤,我当时就嚎啕大哭起来。同学们在一旁说:“斯彬是自作自受,别理他!”同学们说的对呀,我真的是自作自受。可在一旁的您,却立刻跑过来,抱起我,安慰我。胡老师,当时我心中对你充满了感激。可是,事后,我又老方一贴。上个月,您请假养伤,体育课换成了一个代课老师来上。我忽然发现,原来您给我们上课是多么有意思。胡老师,我向您保证,等您腿好了以后,我一定认认真真上好体育课。我保证!祝您早日康复! 愿意改正错误的学生 斯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