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二”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 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弓I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 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4、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 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 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5、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健康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6、 根据多维健康观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借鉴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经验,体育 与健康课程设置了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教学计 划提供明确的指导,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7、 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并在运 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相应的 学习目标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 年级8、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要求 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提倡在以 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 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9、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 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能的增强和学习行为的变化等方面10、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 值11、 学习目标是由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组 成的完整体系12、 具体学习目标一般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情境中)、“行为”(做什么 和怎么做)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三个部分。
13、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材分为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和挂图、卡片、图 片、音像资料等教材具有帮助学生预习、学习和复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 容,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直锻炼,帮助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等重要作 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14、 水平一至水平四均要编写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参考书;水平一至水平三 不编写教科书,水平四可编写1册教科书15、 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性、科学性、实用性、 可读性、发展性、差异性16、 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a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17、 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应先1—2报数18、 决定投掷项目远度的因素为出手的速度、力量、角度19、 跳远的四个技术环节是助跑、起跳、腾空、落地2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要求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延伸性学习、信息化学习、评价式学习等七种 学习方式进行学习21、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一节体育课可分为准备、基本、结束 三个部分二、判断题:1、 学生身体的匀称度是通过身高标准体重来评价的丁)2、 在实施《标准》时,四个学习领域目标在每节体育课上都要有所体现。
x)3、 台阶试验,主要用以测定心血管系统功能,也可以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V)4、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身高、体重、肺活量等都属于身体 形态项目 (X)5、 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背面示范授课x)6、 现阶段小学1至2年级每周每班应安排4节体育课, 5至9年级每周每班应安排3节体育课 (V)7、 学校体育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教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X)8、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 V )9、 新课程《体育与健康》体现了实用性、活动性、兴趣性和时代性特点,突 出了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性质 V )10、 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 应环境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 V )11、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 健康 ( V )12、 体育评价应实现多样化,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学习评价的形 式包括:学生自我评,组内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 ( V )13、 巧妙运用模型、图片、幻灯、录音、电影等教学媒介来发挥教学作用, 体现出了因材施教原则。
(X)14、 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上好体育课 (X)15、 分层次教学是注重个体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 V )16、 科学技术进步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影响作用 (V)17、 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提出了将学校体育目标与终身体育相结合的 新目标体系 (V )18、 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从“教”到“学”的转变 ( V )19、 “体育的研究性学习”是主张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并使学生 通过学习运动的原理,掌握较高的技术动作和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智育”因素 的过程X )20、 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是体育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优化的方法就是将教材进行取其精华、排其糟粕,使学生学会一些高、精、尖的技术动作X)三、选择题1、 ( D )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A. 技能指导B.坚持实践C.不断优化D.兴趣2、 ( A )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 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A. 体育知识B.体育实践C.体育教学D.运动技能3、 正常成年人身上骨的总数为( B )块A.212 B.206 C.209 D.2074、 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 C )A•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B•与训练竞赛相结合 C •脑力与体力相结合D.形式灵活5、 ( D )是指为了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与手段。
A.体育教学手段B.体育教学原则C.体育教学方法D.体育教学组织6、 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C)的评价体系.A.全优发展 B.健康发展 C.全面发展 D.自由发展7、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 C )A. 教学方式的转变 B. 教学行为的转变 C. 学习方式的转变 D. 教育教学方 法的转变8、 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 据包括( A )A. 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B. 教学工作计划、教案C. 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D. 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9、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哪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 A )A、形态、机能、素质 B、形态、运动技能、身体素质C、身高、体重、肺活 量10、 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 B)A.示范B.指令和口令C.教具与模型演示D定向直观标志11、 肺活量体重指数是指( A )A.肺活量三体重 B.肺活量X体重 C.体重X肺活量 D.体重*肺活量12、 新课程强化评价的(B)功能A. 甄别 B. 激励 C. 选拔 D. 尊重13、 体育教师将某一教材内容按授课时数制定的教学计划应是:( B )A、学期体育教学计划B、单元体育教学计划 C、课时教学计划14、 国务院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时间是( A )A.1990 年 B.1998 年 C.1979 年 D.1993 年15、 学校体育最主要的本质功能是( D )A•教养功能 B•教育功能 C•美育功能 D.强身健体功能16、 衡量学校体育目标完成的最终标准是( C )A.条件目标 B.过程目标 C.效果目标 D.教学目标17、 下列哪种属于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教授法?( A )A.讲授法 B.直观法 C.完整法 D.分解法18、 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指( A )A•体育教学 B•课外活动 C•课外训练 D•课外竞赛19、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应为( A )A. 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变B.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C.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D •绝对性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20、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是在: ( C )A、 2002 年 B、 2005 年 C、 2007 年四、名词解释1、运动参与: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 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 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
2、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它反映了体育 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 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3、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 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 过程,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 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 过程6、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 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7、健康 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善的状 态8、快乐三要素 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9、生物年龄 指个体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了每个人 生长发育的快慢程度10、运动指数课内的平均每分钟脉搏数除安静时的每分钟脉搏数11、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 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 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它一般包括课前课 中课后三个部分12、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 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五、简答题:1、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的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2、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设计思路?(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五)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