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月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233300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月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单元检测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古代中国的农耕技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 C唐朝 D北宋3、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A小农经济盛

2、行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C商品流通不畅D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4、 “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C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D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5、我国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分布如下,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出土省份出土地点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山东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山西平陆枣园内蒙古和林格尔江苏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A.汉代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汉代山东的农耕技术最先进C汉朝使用牛耕技术的范围较广

3、 D牛耕技术的使用已经遍及全国6、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7“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有()农业是封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发展农业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农业技术的提高是农

4、民致富的关键AB C D8、国语晋语中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9、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政府不重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10明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A官

5、营作坊产品有限B商品经济的发展C资本主义的萌芽D民营作坊工人增加11据史书记载:万历年间,浙江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该材料可以说明()A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 B万历年间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民营手工业中出现细密分工 D封建政府鼓励发展民营手工业12、清康熙年间,烧制出了大量如下造型和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有家族、股份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瓷器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外销商品C清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的政策

6、 D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13阅读下面两幅图,产生从左图到右图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A纸币便于随身携带 B封建政府优化商业环境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14、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15、据说晋商家族中读书一二流的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出现过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的进士。这说明晋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贾而好儒B学而优则贾C行道多多、全民经营D海纳百川16、苏州出土的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

7、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劳资矛盾尖锐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D商品经济发达17据元丰九域志两浙路记载,北宋时,越、明、温、台四州的市镇分别只有9、3、7、9个,到南宋时已分别拥有53(含草市)、143(其中村坊119处)、9、81(其中村坊60处)个。该现象说明()A农村中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B北宋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抑制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向广大农村延伸 D商税是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8据统计,道光以前佛山共有商业会馆25所,手工业会馆26所。全镇的工商店号在3000家以上,铺户贸易和转运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这反映出(

8、)A清代国内的长途贸易较为发达 B清朝前期工商业市镇开始兴起C清朝前期的商业活动发生质变 D清朝前期佛山的商贸经济较发达19、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A汉朝的丝绸之路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20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此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据此可知,实行该“制”的目的是()A抑制土地兼并B增加财政收入C缩小贫富差距D打击豪强地主21、明史食货志一中记载,“宪宗即位,以没入曹吉祥地为宫中

9、庄田,皇庄之名由此始。其后庄田遍郡县。给事中齐庄言: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必置立庄田,与贫民较利。”这表明()A皇室兼并土地加剧社会矛盾 B皇室已成为最大的土地占有者C明朝时期自耕农的生活困苦 D庄田有利于巩固土地国有制22、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提出。促使社会上出现这一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对外贸易发达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社会性质的变化23、下图中的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等。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

10、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阻碍传统建筑技术发展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C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D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24、 “明代海禁政策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抗倭的体现。”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A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C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25、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而中国则“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26、“锄禾日当

11、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男耕女织 D铁犁牛耕27、我国古代的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农具的改进 B 技术的提高 C小农经济 D 国家政策的推动28、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B. C. D. 29、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

12、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30、相传,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哥窑所产冰裂纹瓷器应属于A白瓷系列 B青瓷系列 C青花瓷系列 D珐琅瓷系列3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是指 A.铁器时代的到来 B.牛耕的出现 C.灌溉事业的发展 D.筒车的运用32、关于古代“坊市与城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朝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市”定时开启B唐朝以前,商业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C宋朝市坊界限打破,但官府仍直接监视商业活动 D明朝时出现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33、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

13、了农业税收,原因是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34、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35、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C. 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D.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36、从西周时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士”到战国时代“废井田,开阡陌”,反映的是A.周王室的衰弱 B.井田制的破坏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诸侯的强大37、中国的陶瓷整理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珐琅彩 五彩瓷 青花瓷 白瓷 青瓷A. B. C. D.38、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商业资本活跃 B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C纸币流通空前兴盛 D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39、中国在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