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专业培养方案(五年制本科)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 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医学影像学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1.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医疗卫生和医学影像事业,遵纪 守法、团结协作、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逐步锻炼成为祖国医 疗系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 知识能力具 有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和能力,系统的医学影像和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医学影像 学分析和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 别的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常用影像学检 查方法和诊疗技术,重点要求掌握医学影像学(放射诊断学、 CT诊断学、MRI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 策和法规;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 文资料和日常的听说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 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发展能力。
3. 人文素质 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良好的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明礼诚信、 勤俭自强,举止文明、尊师重道;热爱医学、尊重生命,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4. 身心素质了解体育和军事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合格标准;人格健全,意志坚定,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控能力 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变化相协调,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修业年限五年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毕业总学分:260.5 学分,课内总学时4251.0 学时,其中: 核 心 课:162 学分, 占总学分的 62% ,课内学时 3389 学时专 选 课:选修学分 25.5 学分,占总学分的 10%,课内总学时数为 538 学时 公 选 课:必须选够 18 学分,占总学分的 7%,课内总学时数为 324 学时 专业实习:临床实习 47 学分军训与劳动:2 学分社会实践:2 学分 创新课程:4 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在教学进程表中体现,占总学分的21%五、教学时间安排表(按周计算)项 目 周 数 学上考入军临毕假合学事床业教教实工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主要课程:医用物理学、医用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系统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 和医学免疫学、病理学、CT原理与技术、MRI原理与技术、实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医学、 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等总1. 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课程模块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 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发展培养学生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和科学态度,锻炼学生 协作和沟通技能主要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医学心理学、就业指导概论等课程组成2.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打下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外语、数理化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由医用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基础 化学、医用物理学、有机化学等课程构成3. 医学基础课程模块 构建夯实的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能力,主要由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断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医 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医学遗传学、药理学等课程组成。
4. 影像与临床医学课程模块 学习内科、外科、专业课程等临床知识、诊疗技能、临床思维训练等主要由临床医学导论、临床诊断学、医用 X 线机原理、实 验诊断学、CT原理与技术、耳鼻咽喉科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精神病学、儿科学、MRI原理与技术、妇产科学、医学影像诊断学、 口腔科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神经精神病学、超声诊断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学、眼科学等课程组成5. 预防医学和方法能力训练课程模块 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公共卫生及医学相关方面的知识,主要由医学免疫学、流行病学、传染病 学等课程组成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基本的科研设计能力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临床技能和创新能 力主要由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机能实验学、手术学基础等课程组成七、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及教学进程(见附表)八、实习安排及基本要求安排实习47周其中内科(含神经内科)10周;外科(含麻醉科)10周;放射科6周;影像中心(含CT、MRI)6周;超声科4周; 核医学科2周;介入科4周;放疗科2周;选科实习 3周要求认真抓好实习计划的实施、检查和总结工作通过实习,进一步巩固扩大所学的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承担实习任务的 医院,要指定有丰富带教经验的教师带教,保证实习质量九、学业考核与学位授予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通过课程和毕业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 和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者,经我校学位评审委员会批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十、专业发展方向在各级医疗单位、医学科研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临床医疗、教学或研究工作十一、实施要求及说明1.在教学过程组织和教学任务安排中,要以培养方案为依据,保证培养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执行培养方案 的过程中不断探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2.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德育优先、树人为本”,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业务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专业理论与 实践技能并重、基本知识与创新能力并重”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3•要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要引进PBL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真正贯彻“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原则核心 课程的双语教学比例应达到30%以上大力提倡和普遍推广网络学习平台,CAI技术等教学手段,创造生动、直观、活泼的教学情景,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思路,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 独立思考的能力4•要从培养宽口径医学专门人才的目标出发,精简教学内容,注重吸取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反映医药科学发展的新水平,拓宽 学生的知识面;妥善处理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课程的衔接和分工,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5•要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要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突出临床技能训练,指导 学生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批判性思维进行医疗实践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严格监控实验、见习等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6•要加强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加强培养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听、说、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 正确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信息、管理信息的能力7•系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工作和实践本专业的学生均须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特别是课外科研活动,鼓励学生进入学校创新 教育基地学习通过查阅文献、实验设计、标书撰写、课题申报、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和论文答辩等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亲身参与 科学研究,训练科研思维,激发创新精神和培养动手能力。
实施创新学分制度,要求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必须获得4个创新学分十二、成绩考核,毕业及学位授予对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主要课程实行考试,专选课实行考查考试方式分笔试,口试、操作等考试、考查成绩实行百分制记分法总 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全部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考试成绩合格、综合测评合格、符合学籍管理规定者准予毕业并 按国家颁布的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学士学位附件:医学影像学五年制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表附表:医学影像学五年制本科专业教学进程表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课程性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第五学年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12345678910—、政治理论和人文素质课程24.0479.0398.081.01B060009心理健康教育1.524.024.00.0必修课24.02B11003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54.054.00.0必修课54.0专业实习473B130001体育(一)0.527.06.021.0必修课27.0周4B360001军事理论教育2.036.036.00.0必修课36.0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B130002B110024B110068B110025B060127B890001B130003B030094B120002B040003B030095B120003B040036B120004B120005B010032B010029B010050B010008体育(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医学心理学就业指导概论体育(三)公共基础课程医用高等数学(一)大学英语(一)基础化学医用物理学大学英语(二)有机化学大学英语(三) 大学英语(四) 医学基础课程医学细胞生物学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断层解剖学1.03.02.03.01.51.00.527.53.53.03.52.54.03.04.04.043.51.55.53.03.036.054.036.054.030.018.024.0530.062.054.072.054.072.072.072.072.0920.040.0120.080.054.00.054.036.054.030.018.00.0476.062.054.052.044.072.048.072.072.0725.030.090.047.054.036.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