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汽车回收产业调研报告范本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232096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废汽车回收产业调研报告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报废汽车回收产业调研报告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报废汽车回收产业调研报告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报废汽车回收产业调研报告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报废汽车回收产业调研报告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报废汽车回收产业调研报告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废汽车回收产业调研报告范本(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废汽车回收产业调研报告浙江中地置业投资 / 目 录1、国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现状11.1产业运作模式11.2市场竞争21.3技术水平31.4主要政策法规41.5盈利模式42、 国外报废汽车回收产业概况62.1产业运作模式62.2市场竞争72.3技术水平72.4主要政策法规82.5盈利模式83、 浙江省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现状93.1产业基本情况93.2杭市企业概况94、 国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的风险114.1市场风险114.2政策风险115、 国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的机会145.1经济效益145.2环境和社会效益165.3政府支持176、 国报废汽车回收产业案例196.1报废汽车回收模式196.2相关项目投

2、资227、报废汽车回收产业项目投资247.1技术方案247.2设备方案287.3建设方案307.4投资估算317.5经济分析328、结论331、国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现状我国汽车报废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走上正规管理,90年代开始获得快速发展。 随着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大幅攀升,报废汽车数量也逐年上升。我国2010年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汽车报废量超过300万辆。 目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共有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资质企业500多家,回收网点3000 余个,从业人员6万余人。但是,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效益差、资金短缺。 由于我国

3、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尚处在发展的初期,与国外同产业差距颇大。目前我国汽车注销量占汽车保有量的比率约为4%,而实际由正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回收的比率不足1%,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6-8%的平均回收报废率。1.1产业运作模式1.1.1第三方回收模式我国主要采用第三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主导型的回收运作模式。同时,我国回收企业与拆解企业多为一体,未严格区分回收、拆解、破碎与压扁、再利用等各类企业的分工,但大多数企业只具备回收与简单拆解的能力。1.1.2进入审批制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实行资格认定制度。1.2市场竞争 1.2.1非正规企业抢占市场 2002 年国务院关

4、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取消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资格认证,一些地方误认为国家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管理的政策放宽,大量不具备拆解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进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导致非法报废汽车回收黑市多,高价收购报废车辆、非法拆解和拼装车辆现象尤甚。 而报废汽车车主受利益等驱动,将接近报废时限旧车提前提档,通过假过户、高价卖给黑车市场。加上政府监管不力等,报废汽车回收量逐年萎缩。 我国目前报废汽车正常回收率约在40%。应报废汽车中,有30%被非法回收拆解(被无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回收);另有29.4%为社会沉淀量(即应当报废的车辆继续在非法运营中)。 1.2.2正规企业打价格战 由于现有废

5、旧汽车回收企业大都脱胎于原有的供销社、物质、冶金行业的物质回收公司,各自沿袭原有的回收、生产、管理制度,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产业标准,导致各自为政、恶性竞争。 2003 年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报废汽车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报废汽车的收购价格定价原则”,近几年随物价上涨,各地报废汽车收购价格相应有提高。但由于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大,比如:拖车、拆解、环保处理等等,收车价格必定低于同期市场废钢收购的价格。 由于这个价格差额,为争夺资源,报废汽车回收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在所难免。1.3技术水平 经过近几年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国部分拆解企业已逐步实现车间拆解一条龙流水作业, 专业化、

6、机械化、管理现代化水平逐年提高。但大多数报废回收拆解企业规模小、设施设备差、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环境污染严重。 1.3.1企业规模小 500多家有资质的回收企业中,年回收汽车量在万辆以上的企业不足10家,回收量不到千辆的近60%,不到500辆的近40%。 1.3.2拆解工艺落后 回收拆解企业大多拆解手段原始,仍沿用手工作业的老方法,采用粗放式的拆解方法,机械化程度低,专用设备少。氧气切割、露天作业、技术含量低、工作效率低的现象仍很普遍。 1.3.3拆解可利用率低 我国大多数回收拆解企业还没有对可以再利用的汽车零部件进行归类、整理、整修。很多可利用零部件没有固定的购买用户,价格也比较低,所以没有精

7、心拆解,大多直接让买主自行拆解或出售。 目前汽车拆解的直接利用率不足10%。拆解的可利用零部件少,钢铁和有色金属利用率高,而塑料、橡胶、玻璃等回收利用率普遍较低。 1.3.4环保不达标 大部分回收拆解企业缺乏专业设备和必要拆解技术支持,对废油液、安全气囊、制冷剂、重金属的处理缺乏规性,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1.4主要政策法规 2001年: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2006年: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2008年: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 2009年: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 2010年: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2011年:关于促进汽车流通业“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

8、3年: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报废汽车补贴政策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增值税政策1.5盈利模式 总体而言,我国报废汽车的资源再利用水平较低,回收拆解企业主要靠出售废钢铁和政府补贴获利。二手零部件尚末形成规化的市场,缺乏流通渠道,很少有大围的供求信息。报废汽车拆解厂拆除发动机、蓄电池、玻璃、可用零部件可回用零部件维护发动机拆解清洁工序销售废金属销售各种废油回收车身拆除轮胎销售轮胎压扁机或吊砸(车体与未拆除的总成)压扁块另行销售送废金属处理中心主要收入来源: 金属分类销售(如钢铁、铜铝等) 废旧物资销售(如橡胶、塑料等) 零部件再利用销售 手续费用 政府补贴(依车型不同在 500 元至1000 元之间)

9、2、 国外报废汽车回收产业概况 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年报废汽车量相当大,因此它们对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十分重视,从立法到拆解方式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报废汽车成为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产业。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汽车报废回收产业的基本特点是法制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引入、消费者承担处理费用、行业参与。规、专业、高效、绿色是其产业发展成熟的标志。2.1产业运作模式2.1.1三种回收模式国外一般是汽车生产商负责回收、汽车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第三方负责回收三种回收运作模式并存。 而且,国外发达国家回收、拆解、粉碎、再利用企业分工明确,整个回收拆解企业的结构布局呈金字塔形式, 不需要很

10、高技术水平、环保要求的回收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密度较大,方便报废车主交车。而需要较高资金、技术、设备、环保能力要求的拆解、破碎企业数量相对较少。2.1.2进入许可制在日本、欧洲、美国等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报废汽车管理都严格实行了许可制度,需要通过一系列认证、批准程序后方能从事经营活动。2.2市场竞争 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整体发展成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规模效应已经形成,同行之间竞争比较激烈。 美国报废汽车回收产业完全市场化运作,拥有12000 多家报废汽车拆解企业、20000 家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和200多家拆后报废汽车粉碎企业,废旧汽车回收已成为一项年获利达数百亿美元的行业。 日本的汽车拆解公司大

11、约5 000家, 其中超过4/5 都是回收企业,破碎公司140 多家、粉碎机180 多台。德国大约有1.5万家报废汽车回收商、拆解企业4000多家、破碎企业20多家和金属分离企业5家。2.3技术水平 由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国外发达国家汽车生产商联合建立汽车回收利用研发中心,同时,与废弃物处理企业积极合作,使汽车报废拆解、粉碎、再利用技术不断提高。主要表现为: 作业流程标准化 回收拆解设施现代化 员工技能专业化 绿色环保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拆解的直接利用率能达到35%左右,直接用于汽车维修行业,既节能又环保,还可降低汽车维修费用。2.4主要政策法规 国外发达国家往往都实行“谁生产、谁负责”的生产

12、者责任延伸制度,即生产者应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产品生产过程之中,还要延伸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置。 欧盟:报废车辆回收指令规定新款汽车的材料回收率至少要占重量的85,可利用率至少为95,才能获得市场准入许可证。 美国:虽没有国家级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法规,但其在资源、环境、经济等领域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报废汽车回收体系得以高效实施的有力制度保障。 日本:汽车回收利用法规定购买新车时缴纳回收再利用费,并要求在用车辆在法律实施后3 年缴纳回收再利费。2.5盈利模式 国外发达国家汽车报废回收企业一般通过出售再利用零部件和回收的材料获利,在某些国家经授权的企业可享有补贴金。 美国利润点:

13、废旧汽车一些零部件经过整修和翻新后再利用。日本、德国利润点:废旧汽车一些零部件经过整修和翻新后的再利用;车主向废旧汽车回收人支付回收费。3、 浙江省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现状3.1产业基本情况 2002 年,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原浙江省经贸委对全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进行了整顿和资质认定。 目前,全省有资质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共14 家,回收网点76 个,从业人员2000 余人。 2011 年末,浙江省汽车保有量达到658 万辆,全年注销汽车数量2.92万辆,具有资质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回收拆解报废汽车1.99 万辆,占汽车注销量的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7 个百分点。 由于历史原因,浙江省

14、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 经营方式粗犷、传统,技术水平较低。 虽然近几年有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改投入逐年增加,但发展依然缓慢。3.2杭市企业概况截止到2012年末,杭全市社会机动车拥有量达226.7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40.87万辆,比上年末分别增长9.1%和21.1%。目前,杭市共有4 家资质报废汽车回收企业:1) 浙江元通物资再生拆船(浙江省物资再生利用公司改制)2) 浙江绿通再生资源(浙江省供销社直属成员企业)3) 浙江新世纪再生资源开发(杭钢铁集团公司控股)4) 杭经纬资源利用(原杭市物资再生利用总公司改制)。其下有7家回收分公司: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桐庐、淳安、建德报废汽车回收分公司。前三家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属浙江省资质企业,第四家属杭市资质企业。四家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为了争夺更多市场资源,占有更大市场份额,彼此经常采取价格战策略,加剧了整个杭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无序竞争,并对、湖、甚至等周边地区都有一定的影响。4、 国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的风险4.1市场风险 4.1.1钢铁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