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232075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师爱是师德之魂,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之魂。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幼儿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一名优秀的教师,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永葆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缺陷的差生,很难。就像于漪老师曾说过: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的;

2、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 师爱荡漾,追求自然和谐,细雨润物。讲求真切、透彻、持久。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幼儿无论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罗素语)。而爱的核心却是善。教师职业如何为善?从教师职业道德中更是难以尽数。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从教师的身传言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等,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一颗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 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

3、到老师的爱。 二、寻求自我发展 我们已步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善,多种媒体的介入,一个班孩子的信息占有量远远超过一名教师,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因此,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必须是一个终生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教师的专业结构应是处于不断的流变、革新之中的,因为教师专业总是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整个专业活动之中充满了创造性。寻求自身发展的教师,会把自我的发展与职业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教学的成功与持续不断的学习结合起来。并且不安于已有的成绩,始终像一名田径场上的起跑者,以昂扬的生气、精益求精的态度、学而不厌的精神超越自己。尤其在社会剧变、知识总量剧增的今天,作为教师应更清醒的认识到:只有高素质的教

4、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也才能完成社会的重托,而高素质的教师是在终身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学习和进修不只是为了一纸文凭,也不只为薪水的提高这些纯粹功利的目标,更为自我完善。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由此,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水平、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教育教学基本功。 三、认识自身价值。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

5、教师比做红烛 春蚕。然而,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不应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教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生命在于创造。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一次活动,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教学活动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孩子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活动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教师的成长。 可见,只有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形式,看作是自己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途径,看作是个人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教师职业便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无法舍弃的部分,成为个人幸福生活和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这样才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