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230006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三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凡在本村内发生的旱灾(干热风灾害),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2.基本情况2.1本村辖区内有_个自然村,现有人口_户_人,五保户_户,低保户_户,残疾家庭_户,优抚家庭_户,危房_户。耕地总面积_亩左右(其中水田_多亩,旱田_多亩,山坡地_多亩,林地1_多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2.2境内有河流_条,水库_座。2.3道路交通、通信、电力、供水、供气、水利等基础设施分布广泛。2.4辖区内有工厂_家(其中化工厂_个、危险品生产厂家_个),具

2、体分布五磁。3.灾害风险3.1有水库_座,如发生洪涝灾害,需转移安置_户_多人;将造成_多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_多亩,旱地_亩左右。3.3流经本村的河流_条,如发生洪涝灾害,需转移安置_户_多人;将造成_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_亩,旱地_亩。3.4如企业发生突发性事件,境内需要转移安置共_户_人。4.1本村范围内,发生旱灾(干热风灾害),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高温热浪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和其它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启动本预案:(1)因灾死亡_人以上;(2)因灾紧急转移安置_人以上;(3)因灾饮水困难人口_人以上;(4)因灾倒塌房屋5间以上;

3、(5)发生5级以上地震,造成人员死亡或紧急转移安置群众_人以上或捯损房屋5间以上。4.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飞机场、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4.3上级决定睥其他事项。5.救灾指挥机构和职责任务指挥机构由村两委成员及妇联、民兵、共青团负责人组成。总指挥:陈贤友副指挥:叶宏平指挥机构下设:综合、信息、抢险、巡逻、保障组。在多个自然村,设立分指挥部,由村两委人员组成。工作职责:综合组。负责协调有关救灾的各项工作。信息组: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抢险组:负责救灾抢险工作。巡逻组。负责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灾害

4、发生前后安全巡查等工作。保障组。负责转移安置人员生活保障、抢险物资供应、后勤保障服务、受灾人员生活救助等工作。6.应急准备6.1应急避难安置点准备。本村有_个集中避难安置点,可安置_户_人,_户_人需到镇避灾安置中心安置。6.2物资准备。(1)灾害发生前,村要及时储备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2)灾民本人也要储备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3)村要在灾前与本地生活用品零售点预先_、签订供货协议。保证受灾时群众的食品和生活必须用品能够及时供应。(4)物资不足时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解决。6.3救灾装备准备村要准备必要的救灾车辆、电话、救灾抢险工具,简易通信器材等。_人员准备。(1)_灾害信息员、

5、民兵、预备役等人员,成立应急救援突击队、治安联防队、应急帮扶队,各队定好分工,积极做好应急救援工作。(2)培育和发展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6.5加强宣传。利用村广播站、板报、图片展和村干部演讲等方式宣传应急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增强广大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7.灾害预警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当地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区域和人口数量做出灾情预警,并及时汇总各类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向广大居民通报预警信息。8、信息报送灾害发生后,村指挥部要及时上报各时段、各地域的受灾情况,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

6、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农作物受灾情况、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主。上报灾情分初报、续报和核报,初报的时间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_小时。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村每天_小时之前将截止到前一天本辖区_时的灾情向镇上报。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灾情稳定后,村要及时核定灾情向镇上报。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灾情稳定后,村要及时核定灾情向镇报告。对于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和倒损房屋情况,要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台帐、因灾倒房户台帐和冬春因灾生活因难政府救济人口台帐,为恢复重建和开展生活救助提供可靠依靠依据。信息传递通过行

7、政命令下达转移安置指令时,一般情况下通过电话、广播、电视、短信、农民信箱等方式进行传递。市镇村组户(自上而下)临灾紧急转移安置和灾情信息传递为:户组村(镇市)、镇双方互动、转移安置、灾情总的情况由镇上报到市从灾害原发地向波及的涉险区域了布信息时,也可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容易识别的信号,如市、敲锣报警等。9.应急响应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镇政府为主。灾害发生后,村根据灾情,按照分工,启动救灾救助应急预案,顶好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抗灾救灾、灾害监测、灾情核查评估和报告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灾害损失情况启动应急响应。(1)本村内,发生旱灾

8、(干热风灾害),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和其它灾害;(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3)上级决定睥其他事项。9.1启动程序村灾情发生后,由村主任决定启动应急响应。9.2响应措施(1)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决定救灾应急工作重大事项,部署救灾工作任务。(2)及时动员和_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处所,抢救伤病员,安抚遇难者家属,处理善后事宜,确保灾区稳定上。(3)避难场所划定。后青_组_组共_个自然村在原后青小学及原后青村委会安置,_户_多人。特

9、别是做好重点人员的转移:五保户_户_人,低保户_户_人,残疾家庭_户_人,家中无劳动力的老年人_户_人。(5)转移线路及方式。当预警信号发出后,涉险人员即按指定睥路线转移。需转移安置到镇避灾安置场所的,在后青轮窑一厂集中乘车前往。需转移安置到村避灾安置场所的,沿村内主要道路自行转移。分散到村民或朋友家中投亲靠友安置的,自行前往。9.3响应结束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村主任决定终止应急响应。受灾影响,冬令、春荒期间部分受灾群众出现口粮短缺等生活困难时,各村小组应在全面核查灾情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灾民生活安排方案,并_实施。各村小组每年按规定调查、报告因灾造成的冬令、春荒期间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情

10、况,并由村审核、上报。各村负责制定本辖区的冬令、春荒期间救助工作方案,逐级上报。灾情严重,村应及时申请上级的自然灾害救济补助经费,专项用于帮助解决冬令,春荒期间受灾群众吃饭、穿衣、盖被等基本生活困难,主要是解决口粮问题。村负责具体实施本区域的救助工作。灾民救助全面实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对确需政府救济的灾民,由村统一发放灾民救助卡,灾民凭卡领取救济粮和救济金。在救助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区别情况,统筹安排,确保重点为。对有自救能力的,开展互助互济,通过发展生产和_劳务输出等措施,增强自救和抗灾能力。对缺粮又缺钱的贫困受灾群众,及时给予政府救济。通过开展社会捐赠、对口支援等方式解决灾民的过冬衣被。

11、村要积极落实对受灾贫困户的以工代赈、灾欠减免等优惠政策。10.2恢复重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灾民倒房重建由村负责_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房屋规划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考虑灾害因素。(1)_核查灾情。灾情稳定后,村立即_灾情核定向上汇报,建立因灾倒房户台账。要在灾情稳定后_日内将本辖区因灾倒塌房屋等灾害损失情况报镇政府。(2)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根据灾情制定恢复重建方针,目标、政策、

12、重建进度、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等工作方案。(3)根据村需恢复重建情况,结合灾情核查和上级拨款情况,专项用于灾民倒房恢复重建。(4)村卫生所做好灾后疾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_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点,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指导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实施饮水和食品卫生监督,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11._11.1本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1.2本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1.3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11.4灾害信息员职业标准和制度。11.5本村应急救助指挥机构人员_和_。_镇应急救助联络人员_和_。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二)4、适用范围在我乡区域内发生的洪涝、台风、暴雨、干旱、冰雹

13、、雪、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二、启动条件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1、发生水旱灾害,台风、暴雨、干旱、冰雹、雪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乡行政区域内,紧急转移安置_千人以上;倒塌房屋100间以上,或者在全乡行政区域内死亡_人以上。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乡行政区域内,死亡_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_千人以上;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0间以上。3、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

14、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4、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贫困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5、乡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三、自然灾害救助_体系及工作职责1、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及职责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是乡自然灾害教助工作的领导机构,乡长任总指挥,乡政府分管民政、国土的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对应灾害神类乡直主管单位是成昆单位乡民政办是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构,在乡相关专项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_开展各类灾害的救助、救济工作,指导灾区开展灾后倒塌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参与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2、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任务(1)做好非常态下

15、自然灾害的救助、救济综合协调工作。(2)会商、分析、评估灾区形势,提出对策;协调落实对灾区的支持措施。(3)听取灾区救灾工作汇报。(4)收集、汇总、报告、评估灾害信息、灾区需求和救灾工作情况,通报灾情,向上争取支持。(5)、协助、知道开展救助工作。3、相关成员单位及职责民政办:_开展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救助救济、恢复重建、社会捐助等工作。经济发展办:协调安排并积极争取重大救灾基建项目,帮助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争取省以工代赈资金。供电所。负责灾后电力供应恢复工作。中、小学校:帮助灾后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帮助做好校舍恢复重建。派出所: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协助_灾区群众的紧急转移工作。财政所:负责救灾资金安排、拨付和监督检查。国土资源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