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气象复习 考试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22982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达气象复习 考试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雷达气象复习 考试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雷达气象复习 考试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雷达气象复习 考试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雷达气象复习 考试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雷达气象复习 考试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达气象复习 考试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 简述我国天气雷达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方向。我国天气雷达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从模拟天气雷达、数字化天气雷达到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三个发展阶段。未来:双极化、相控阵、多基地雷达2. 简述雷达气象的研究内容。(1)利用天气雷达,进行大气探测和研究雷达波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是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 和天气学共同研究的一个分支。(2)主要内容:基础理论、分析应用、探测方法与技术三部分(填空)。(问答答法)基础理论方面包括云和降水粒子对雷达波的散射;微波经过大气、云和降水粒子时的衰减; 气象条件对雷达波传播的影响,如大气折射、大气不均匀结构的散射等。分析应用方面包括雷达测量降水和云中的含水量;天气系统

2、(特别是中小尺度系统)的雷达回波在天气分 析预报上的应用,在云和降水物理探测研究上的应用;多普勒雷达和各种波长的新型雷达在风的水平结构 和铅直结构、铅直气流速度、降水粒子谱、晴空回波、大气湍流等的探测研究中的应用。探测方法与技术方面包括各种天气雷达资料的处理和传输等。4. 何谓雷达工作波长、频率,简述其关系。波长入:天气雷达发射高频电磁波的一个周期长度。波长不同,雷达性能不同。频率f: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即每秒钟内发射出电磁波的次数关系:f=C/入,C为光速5. 何谓脉冲宽度、脉冲长度,简述其关系。脉冲宽度T :发射高频电磁脉冲波的持续时间叫脉冲宽度脉冲长度h :脉冲波在空间的长度叫脉冲

3、长度。关系:h= ic6. 何谓脉冲重复频率与脉冲重复周期,简述其关系。脉冲重复频率F :是每秒钟雷达发射脉冲波的次数。重复周期T:两个相邻脉冲波之间的时间间隔它们之间互为倒数关系: F=1/T11. 简述天气雷达的三种基本观测模式。(1)圆锥扫描模式雷达天线在仰角不变,方位进行360的连续扫描称为圆锥扫描,也称平面位置显示(PPI)观测。(2)垂直扫描模式雷达天线方位角不变,仰角进行0-30 (或更高)的上下扫描称为垂直扫描,也称为距离高度显示 (RHI)观测。(3)立体扫描模式选定的多个不同仰角圆锥扫描的集合称为立体扫描(V0L )。立体扫描一般选用大于200千米的距离档,从0仰角开始作圆

4、锥扫描,完成一个圆锥扫描后,依次抬升仰角,进行多次圆锥扫描。第二章1. 何谓散射?简述雷达电磁波散射的基本特征。定义: 当电磁波传播遇到空气介质和云、雨、冰雹等质点时,入射电磁波会从这些质点向四面八方 传播相同频率电磁波 ,称散射现象。特性:(1)目标物越多,散射越强; (2)粒子散射电磁波的能力与粒子大小、形状、 以及它的电学特性有关(3 )散射只改变能量传输方向,不改变能量形式(4 )雷达波长一定,散射取决于粒子直径与入射波长之比a= 迥 1日寸尢2. 何谓Rayleigh散射?何谓Mie 散射?定义:当雷达波长一定后,散射粒子的散射取决于粒子直径与入射波长之比,d入称为瑞利散 射;dA称

5、为米散射.3. 解释名词:(3) 雷达截面:以入射波能流密度Si乘以q得到一个散射粒子的散射总功率,当散射粒子以这个总 功率作各向同性散射时,散射到天线处的电磁波能流密度,恰好等于该粒子在天线处造成的实际后向散射能 流密度,则该面积b就称为实际散射体的后向散射截面。(4) 雷达反射率:单位体积内全部降水粒子的雷达截面之和,反映了单位体积内一群云雨滴在天线处 造成的回波功率大小。L=n o(5)雷达反射率因子:Z = i s n(D)D6dD,只取决于云、雨滴谱情况;与粒子直径的六次方成正0 比,说明少数大水滴将提供散射回波功率的绝大部分。4. 简述雷达反射率与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关系与差别。雷达反

6、射率与雷达波长有关,不同波长获得的n不能直接比较,而z值只取决于云、雨滴谱的分布情 况,可通过云雾物理观测方法获得。第三章1. 何谓衰减因子?简述其物理意义。(1)假设没有考虑大气、云、降水等衰减时的平均回波率为 1,则考虑大气、云、降水等衰减时的平 均回波率的数值大小称为衰减因子K ,K1 ;(2)物理意义:平均回波功率为1时的衰减后平均回波功率。2. 何谓衰减系数?简述其物理意义并说明与衰减因子的关系。-dPdP = 2k P dR其中k =- =_r 为衰减系数。厂 L rL2 P dR物理意义:由于衰减作用,单位接收功率在大气中往返单位距离时所衰减掉的能量。衰减系数的量纲:1/长度衰减

7、系数与衰减因子的关系:dP = 2k P dR;对上式从 0到R积分得:P = P exp( 2fRk dR);所以有:K=exp( 2fRk dR)系数。物理意义:要决定衰减因子K,先要决定衰减系数ko *是大气、云、降水等不同因子造成的总衰减rL rr。0 L L3. 简述衰减因子的分贝表示法。因为有:lg M-0.4343InP10lgr-2 JR 4.343k dRP0Lr 0既得 :10lg Pr :=-2 J RkdRP0r 0k就是以分贝为单位的衰减系数M , 所以:令:k - 4.3434. 简述大气对雷达电磁波衰减的主要特点。1 )气体分子对雷达波的衰减:1 散射可以忽略2.

8、 2cm时应考虑吸收以吸收为主,对2cm以上的雷达波也可忽略2)吸收以水汽和氧气为主5. 简述云对雷达电磁波衰减的主要特点。 由液滴组成的云的衰减随波长增加而迅速减小; 液态云的衰减还随温度减小而增加; 对于 10cm 波长的雷达波,云的衰减很小,可忽略; 冰云的衰减要比液态云的衰减小2 - 3个量级。6. 简述雨对雷达电磁波衰减的主要特点。1 )单位降水强度的衰减系数K值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波长有关;2 )除波长入=3.2cm外,每一相同波长处不同谱型的K值很接近,没有因滴谱形式不同而出现很大差 异;3 )雨的衰减系数ktr 一般和降水强度I近于成正比关系;4 )入=10cm时,雨的衰减小到

9、可以忽略,但K值随波长变小而很快增大,因此毫米波雷达一般不能用 来测雨,而只用于测云;5)由于雨滴谱分布和降水强度经常是随空间变化的,故在雷达波束所经过的路径上每一段的衰减情况 往往不相同。第四章1. 试推导均匀分布单个目标物的雷达方程。PGP 假定发射功率Pt作各向同性均匀辐射,则在距离R处的雷达波能流密度为:S (R) = 丁- tav4K R 2天线增益为:G = rax其中S 表示定向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能流密度,于是, S = GS =maxavSmaxmaxav 4K R 2av根据定义,R处目标的雷达截面为:b = Ss仇)4兀R2 ;Smax于是目标散射回天线处的后向散射能流密度

10、为:S (k) =: G;设接收机与天线匹配时输向接收机的最大功率为P ,在天线主轴方向到达天线的能流密度为S (兀), r maxSP则天线有效截面定义为:A =;e S (兀)S于是天线接收到来自散射(或反射)体的总功率P为:P = S (兀)A = b,;r S e UkR 2 丿从天线理论中可得:7負G式中沁雷达波长;将其代入上式后即得:P二PG浮2为均匀分布单个目标物的雷达方程。 r (4兀 J3 R 42. 写出充塞系数为1,满足瑞利散射条件的雷达气象方程简化形式,并讨论其影响因子。P = RZ2畑式中:z = 1:n(D)D6dD为雷达反射率因子C彳总胡rp|黑2其中Z为雷达反射

11、率因子,与气象目标物的粒子大小与数密度(气象目标物的谱分布)有关;C由雷 达参数和目标物散射特性共同决定,雷达出厂时已设定;R为距离因子;k为衰减因子。雷达参数: 发射功率p ;波长入(振荡频率f);脉冲宽度T (脉冲长度h);脉冲重复频率(PRF);天线增益G; 接收机灵敏度(P )气象因子的作用;距离因子的影响。min3. 简述 dB 与 dBZ 的区别。dB为分贝表示法,用于表示回波功率的大小;dBZ为反射率因子的分贝表示法,用于表示雷达回波 强度。4. 何谓有效照射深度?何谓雷达距离分辨率?何谓雷达盲区?试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有效照射深度:波束中径向散射能量能同时回到天线处的距离,为脉

12、冲长度的一半。雷达距离分辨率:空间径向方向上两个目标物在雷达荧光屏上造成的回波能够区分开来的最小实际距 离。雷达盲区:离雷达站 h/2 距离内探测不到回波的区域。相同点:三者均为脉冲长度的一半,即 h/2;不同点:有效照射深度是指散射能量同时回到天线,雷达盲区是指该区域内探测不到回波,距离分辨 率是指在两个目标物在雷达荧光屏上造成的回波能够区分开来的最小实际距离。5. 何谓最大不模糊距离?何谓距离折叠?试解释距离折叠的原因。最大不模糊距离:发出一个脉冲后到下一个脉冲发出前,雷达波束能向前传播及遇到目标后能返回雷 达的最长距离,即最大探测距离。距离折叠:当目标位于最大不模糊距离 r 以外时,雷达

13、却把目标物显示在 r 以内的某个位置的现象; max max 是雷达对回波目标物位置的一种辨认错误。原因:由于雷达现在不能辨认来自脉冲 2 以外其他所有以前发出脉冲的回波能量,它认为现在接收到 的能量是脉冲2 的后向散射。雷达认为它所接收到的后向散射能量来自脉冲2在 50n mile 处所遇到的目 标物,而不是脉冲1 在300 n mile 处所遇到的目标物。第五章1. 简述天气雷达扫描原理及图像的PPI显示方式。天气雷达扫描原理:新一代天气雷达是在一系列固定仰角上扫描360进行采样的,即在某一个仰角, 雷达天线绕垂直轴进行360扫描(即PPI显示方式扫描),所采集到的是圆锥面上的资料。在每个

14、仰角上, 以雷达为中心,沿着雷达波束向外,径向距离增加的同时距地面的高度也增加。雷达所探测到的任一目标 的空间位置(x,y,h)可根据仰角炉、方位角氏目标距雷达的倾斜距离r求得。2. 何谓多普勒效应?写出S波段雷达的多普勒频移的计算公式。定义: 当接收器与能量源处于相对运动状态 时,能量到达接收器时频率的变化。对S波段雷达:九$二3. 简述CINRAD雷达的径向速度与实际风的关系,及其在PPI上的识别原理。多普勒天气雷达只能探测到沿雷达径向的风矢量,径向速度只是目标物实际运动速度在雷达探测波束 方向的一个分量。识别原理:(1)雷达波束与实际风向的夹角越大,则径向速度值越小;实际风速越小,径向速

15、度也 越小;(2)在 PUP 上,径向速度的大小和正负是通过颜色变化表示的,一般暖色表示正径向速度,冷色表 示负径向速度,因此在分析速度图时,应首先查看色标;(3)离开雷达的径向速度为正,流向雷达的径向速度为负4. 简述均匀风场、冷暖平流、辐散辐合、冷暖平流与辐散辐合配的PPI图像特征。(1)均匀风场:冷色面积等于暖色面积,径向风速线都是直线,而且所有直线均过中心点,收敛于雷达站;(2 )冷平流:零径向速度和其它非零径向线方向成反S型方向弯曲;(3 )暖平流:零径向速度和其它非零径向线方向成S型方向弯曲;( 4)辐散:冷色面积少于暖色面积,零径向速度成弓型;( 5)辐合:冷色面积大于暖色面积,零径向速度成反弓型;(6 )暖平流+辐合:暖平流S型的零速度带在显示中心一侧随距离顺转弯向正速度区程度加剧,而 另一侧的零速度带随距离顺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