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1消防安全制度(十项制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2185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1消防安全制度(十项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八、1消防安全制度(十项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八、1消防安全制度(十项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八、1消防安全制度(十项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八、1消防安全制度(十项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1消防安全制度(十项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1消防安全制度(十项制度)(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八、1消防安全制度(十项制度) 第一篇: 八、1消防安全制度(十项制度)消防安全制度 (一)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为了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杜绝火灾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一、每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 二、每年对每名员工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三、宣传教育培训内容包括: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和措施; 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5、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四、下列人员接受

2、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1、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2、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3、重点部位、重点工种人员。 五、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消防安全制度 (二) 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为使单位防火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检查实效,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制度本制度。 一、实行每日巡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各岗位自查与重点部位抽查相结合的办法。 二、每日进行防火巡查,由场所负责人或(安全网员)组织实施,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 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三、防火巡查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和场所负责人在记录上签名。 四、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 五、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由工区组织实施,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消防安全制度 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4、灭火器配置及有效情况; 5、用

4、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6、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9、防火巡查情况; 10、防火责任制度落实情况; 11、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六、检查要填写检查记录,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提出整改措施,限期完成。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消防安全制度 (三)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一、为强化对我单位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确保应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根据有关消防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规定中的安全疏散设施包括疏散楼梯、安全出口、防火门、防火

5、卷帘、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等。 三、应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置安全疏散设施。 四、单位必须购置符合国家规定的防火门、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等合格的疏散设施。 五、各场所负责管理辖区内的安全疏散设施,并遵守以下规定: 1、禁止在疏散楼梯和通道上堆放杂物、设备、安装栅栏等,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2、在工作期间,禁止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 3、对常闭型防火门开启后,应随手关闭; 4、不得随意遮挡挪动、试验应急灯及疏散指示标志; 5、不得随意操作防火卷帘等设施。 六、安全疏散设施应作为防火检(巡)查的重要内容。 七、各场所应每日对辖区的安全疏散设施进行巡查,检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情

6、况,应急灯、疏散指示标志的在位情况,防火门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消防安全制度 的关闭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八、工区每月对安全疏散设施进行检查(抽查),对应急灯、疏散指示标志灯、防火卷帘的功能进行试验,发现问题按程序督促整改,保证疏散设施完整好用。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消防安全制度 (四)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单位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有关消防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小型灭火器材(主要指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桶、消防斧、消防锨等器材)的维护管理: 1、严禁购置不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灭火器材。对购置的器材应

7、建立详细的器材台帐,并报公安科消防口备案。 2、各换热站、场所。根据有关消防规范要求对灭火器材进行合理布置,并登记造册。 3、指定专人管理辖区内的灭火器材,灭火器材管理应做到“三定”(定位、定人、定责)。 4、各场所消防责任人每周检查一次灭火器材的数量和定位情况,每月检查一次灭火器压力表指针是否在正常区域。在寒冷、炎热、潮湿季节,要对消火栓、灭火器采取防冻、防晒、防潮措施。 5、工区消防领导小组。每半年对所有的小型灭火器材进行一次检查,对缺少的灭火器材进行补充,对锈蚀严重、压力不足、干粉结块的灭火器送具备法定资质的灭火器维修厂家进行维修。 6、因管理不善,造成灭火器材丢失、损坏的,管理人应赔偿

8、损失,并根据情况对联责部门进行经济考核。 7、因扑救本单位或友邻单位火灾而使用了灭火器,应及时报告工区消防领导小组,补充灭火器材。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消防安全制度 (五) 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为有效消除火灾隐患,落实整改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一、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二、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1、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 2、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3、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 4、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5

9、、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6、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7、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8、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的情况以及改正情况应当有记录并存档备查。 三、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场所消防负责人。或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根据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工区消防领导小组报告,提出整改意见。 四、工区消防领导小组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消防安全制度 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五、在火灾隐患消除之前工区消防领导小组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

10、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进行整改。 六、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七、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整改的火灾隐患,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消防安全制度 (六)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单位用火、用电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二、成立由区长:师杰任组长,副区长:王光成任副组长,班组长负责人为成员的用火、用电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单位的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三、各换热站、场所应将用火、用电管理纳

11、入日常防火检查、巡查的重要内容。 四、动火、电气作业执行人需经消防培训和其它专业培训合格,作到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进行动火、电气作业。 五、任何部门及个人在单位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后方可作业。 六、动火作业应由动火部门负责人和义务消防员始终在现场监护,并向动火执行人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和进行安全教育,检查现场的消防安全措施。当动火间断或终结时,应检查现场有无残留火种。 七、电气防火检查主要有以下内容: 1、电气线路的敷设、导线直径及连接绝缘程序是否符合电气技术规范,是否有乱拉临时线路的现象; 2、熔断器是否符合电气设备安全要求,有无用铜、铝丝代替; 3、是否存有违章安装使用电

12、焊机、电热器具、照明器等现象; 4、电气设备的接地、短路等保护装置是否合格,是否存在超负荷运行的现象; 5、检查避雷器锈蚀程度、有无裂纹,引线是否完全,触点是否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消防安全制度 松动; 6、检查设备静电连接是否齐全、可靠。 八、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有关部门应按照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的要求落实整改措施。 九、每半年应对建筑物、设备的防雷、防静电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测试,并做好检查记录。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消防安全制度 (七)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为有效落实、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特制定本制度。 一、单位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应负责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灭火和

13、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应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组职责如下; 1、防火检查组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宣传和消防知识普及工作,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2、灭火行动组负责扑救火灾,平时要熟悉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和水源情况; 3、通讯联络组负责火灾报警、火场联络、接应消防车等任务; 4、疏散引导组负责引导火场内人员的安全疏散,并负责抢救被困人员和重要物资; 5、安全防护救护组负责火场安全警卫工作,维持火场秩序,保护火灾现场,防止物资丢失,并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工作。 三、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演练后应填写记录。 四、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消防安全制度 (八) 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我单位义务消防队组织建设,提高义务消防队的火灾处置能力,制定本制度。 二、供热工区根据自身情况成立义务消防队。 三、义务消防队设队长1人,由换热运行班长。李星担任。 四、义务消防队队长应履行以下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消防法律、法规及单位有关消防管理规定,做好义务消防队的组织领导工作; 2、组织制定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本单位义务消防队员进行演练; 3、定期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和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