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精编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21765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精编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凡是愉快的、 有效的、 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参与。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品德教学中,教师们为了体现新理念, 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安排了大量课堂活动。但实质上,有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脱离学生实际, 缺乏真实性; 有的活动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无法达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还有的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活动而活动 在这些课堂中,学生对活动所呈现的“生活” 理解不透, 体验不深,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活动的有效性,讲究活动的真实性,注重情境

2、创设在思品有效性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指教学环境, “情”是指洋溢在“境” 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而生,境为情而设,情与境统一方为情境。创设好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创设恰当的情境不失为一种良方。好的情境教学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好的教学情境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象,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行为, 促使师生双方达到和谐统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好方法, 它能改变平铺直叙的刻板式说教,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在学生脑海中形成

3、深刻的印象。 同时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密切师生关系,使教与学更加协调,能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紧张心理,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动情境法、问题情境法、媒体情境法、故事情境法、主题讨论法、课外阅读法、诗歌名言法。方法的选用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选定。1 、活动情境法。即结合教材知识点把学生带入社会,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在课堂上开展情境展示活动。如: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一目题时, 由于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学起来显得抽象、枯燥,教师可以事先引导学生到村镇社区调查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的投资兴建情况、人员组成模式、 生产经营

4、状况、 上缴税收及工资收入情况等,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各种所有制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回到课堂再分小组交流活动情况,老师最后作知识小结。这样孩子们兴致很高,活动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他们轻松地掌握了知识。2 、问题情境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 拨动学生的心弦。 点燃学生好奇的火花。 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 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如教师在新授九年级思想品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目题内容时可以拟出以下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请你列举出当前的新科技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从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你有什么感想呢?此时

5、,学生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格外强烈。13 、媒体情境法。用音乐、影视片或幻灯片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 复杂事物简单化, 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 如: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教师可事先播放“我们共有的家园”的课件,课件大量引用图片、图表、 短片展示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学生能直观感受到我国面临的资源环保问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4 、故事情境法。即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将教学内容穿插其间,增强学生感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小故

6、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比如讲解科教兴国战略时,可插入一个价值一千亿的名字的故事。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不仅进一步的了解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再如讲解科技创新时可插入“渔王”和他的三个儿子 的故事, 教育学生要养成勇于假想,独立思考的习惯,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5 、主题探讨法。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教师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 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 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 合

7、乎条件的答案;还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对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式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唱主角,积极探究,使其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如教学“师生之间是否平等”的问题,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由辩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主张并阐述理由,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辨别正误的判断能力, 又增强了学生灵敏的思维能力。6 、课外阅读法。情境创设不仅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尤其是九年级思品,更不能忽视课外情境的创设。 如给出一两个热点问题, 布置学生收集时事材料, 学生要完成任务,必须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半月谈、时事经纬、中考时事及各级党报都是学生好的阅读材料。通过这类情境创设可以极大地增强学

8、生收集材料、知识归类的运用能力。7 、诗歌名言法。 思想品德教学中, 恰当地引用名诗佳句,可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由此创设教学情境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对集体、对人生、 对自然、对社会的美好情感,实现情感教学目标。比如讲解我国的资源国情和环境国情时,可引用 地球母亲一诗,说明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珍惜资,保护环境的意识。讲解“陶冶高雅情趣”时,可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领略自然美、社会美,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审美能力。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它的目的是追求知识与情境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 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力量, 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落实思想品德课程理念,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