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六个单元文言文与诗词练习题(学生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216933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六个单元文言文与诗词练习题(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下册六个单元文言文与诗词练习题(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下册六个单元文言文与诗词练习题(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下册六个单元文言文与诗词练习题(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下册六个单元文言文与诗词练习题(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六个单元文言文与诗词练习题(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六个单元文言文与诗词练习题(学生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仿照例句,在续写两个句子。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_,_ _;冬天的雪,_,_;2、按要求默写。(每题1分,共5分)(1)在这四年里,我_,_,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2) _,但余钟磬音。(3) 曲径通幽处,_。(4) 鲁迅先生对敌人是“横眉冷对千夫指”,读了阿累的回忆录一面,我们更体会到鲁迅先生“_”的一面。(5)假日的清晨,人们游览湖光山色,清清的潭水倒映着山影,翩飞的群鸟十分欢欣,人的心灵也变得空明纯洁,你压抑不住心中的惊喜,轻轻地吟诵唐朝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_”2、阅读理

2、解 (一)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回答问题。(4分)登岳阳楼(唐)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A、 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个名句:一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请你对这两句加以赏析,并回答另一句是什么?_。(二)阅读古文赵普,完成914题。(共16分)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教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

3、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普少习吏事( ) 读之竟日( ) 普颜色不变( ) 他日补缀旧纸( )10下列句中“以”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以虫蚁为兽 B太祖常劝以读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跪而拾之以归以刀劈狼首 D普又以其人奏何不试之以足11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12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2分)A闭门读书 B半部论语

4、治天下 C凿壁借光 D闻鸡起舞13“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2分)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7默写。(每题1分,共6分) (1)但愿人长久,_。 (2)戎马关山北,_。 (3)_,老病有孤舟。 (4)西江月里描写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_。(5) _,冷露无霜湿桂花。(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_。(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0一11题。(共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

5、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0这首诗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2分)_。1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2分)_。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一15题。(11分)【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

6、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 注释: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及其日中如探汤( ) (2)元帝异之(

7、 )13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而能以天下事为已任 A明帝问何以致泣 B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跪而拾之以归14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1)孰为汝多知乎?_。(2)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_。15【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_。【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_,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_的特点。(3分)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5根据文义揣摩第(2)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使之形成排比。(2分) (1)我喜欢“书山漫步”,收获颇多:我在赵帅秀约客不来闲敲棋子的声声韵律中感受到他悠闲的

8、心情;我在琦君芳香醇美的春洒里品尝到乡愁思乡的滋味;我在鲁滨孙流落荒岛历尽艰险的经历中感受到他顽强开拓的精神 (2)我热爱那些字字珠玑的文字,也喜欢这些风骨独具的文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_。6默写。(5分) (1)油蛉在这里低唱,_(2)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3)_何首鸟有拥肿的根。(4)日初出沧沧凉凉,_,_?(5)古代诗词中,描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两句:_。(所写的句子中须含有“雨”字)二、阅读理解(舍7一19题,共39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题。(共3分)次北固

9、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清从艺术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此诗的颔联。_。(二)阅读文言文黄鹤楼。完成812题。(共13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州城西南隅( )(2)遂以名楼( ) (3)高标巃嵸( ) (4)观其耸构巍峨( )9下列句中“以”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贻以金钗 B以幽阴深邃奇普又以其人奏 C跪而拾之以归俱以假山显 D遂以名楼则以钳搏之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重檐翼馆,四闼霞敞。_(2)坐窥井邑,俯拍云烟。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