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服装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21662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科学《服装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冀教版小学科学《服装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冀教版小学科学《服装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冀教版小学科学《服装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冀教版小学科学《服装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科学《服装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科学《服装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小学科学服装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能说出常见服装材料的名称。2. 能描述某些服装材料的渗水、保温等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科学探究1. 能从不同服装材料的渗水性、保温性等性质,提出探究性的问题。2. 能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获取服装材料性能等科学事实。3. 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记录整理信息,表述结果。4. 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5. 能对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科学态度1.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服装材料的性能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 能在探究过程中实事求是,准确记录数据,尊重观察结果。3. 能与他人合作,愿意沟通交流;能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意见,形成

2、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服装材料对生活的重要性,体会到不同服装材料有不同的用途。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参加不同的活动、在不同的场合会穿不同类的衣服,比如,运动时穿运动服、出席宴会时穿礼服、下雨天穿雨衣等。我穿的服装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服装材料吧!2. 提问:你认识哪些服装材料?不同的服装材料有什么性能?3. 出示观察方法:(1) 查看衣服标签。(2) 观察纤维的孔隙。(3) 触摸衣服的表面来识别服装材料。4. 交流: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二) 观察现象,获取事实1. 比较棉布和橡胶雨衣的渗水性。(1

3、) 提问:棉布和橡胶雨衣的渗水性哪个好?(2) 掌握实验方法。 出示实验方法。A准备大小相同的棉布衫和橡胶雨衣材料各一份。B.用滴管分别在它们表面滴相同滴数的水。 出示注意事项。A. 每次滴水的位置保证在同一个地方。B. 用胶头滴管滴水时,要与桌面保持45度夹角。(3) 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4) 得出实验结论。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小结:棉布渗水性强,橡胶水性弱。2. 比较羊毛杉和棉布衫的保温性。(1) 提出问题。羊毛衫和棉布衫哪个保温性好呢?(2) 猜想假设。学生进行猜想后,交流猜想结果。(3) 掌握方法。 实验方法

4、。A向两个杯子中加入温度、体积相同的水。B. 一个水杯用羊毛杉,另一个杯子用棉布衫分别包起来。(注意:羊毛 衫和棉布衫的厚度要相同。)C. 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量杯中水的温度。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 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B. 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壁。1).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等它的示数稳定后再 读数E.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量液体中。F.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 和单位(4)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第9页

5、中。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5)得出结论。 汇报:说一说你们组的实验数据。 讨论: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结:羊毛衫比棉布衫的保温性强。引导:生活中还有很多服装材料的保温性很好,说说你都知道哪些?(三)联系生活,实践运用1. 引导: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制作功能的 服装,你还知道哪些多种功能的服装?2. 阅读: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不同功能材料的服装。3. 交流:将整理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并与同学交流。(要 求从服装名称、用到的材料、具有的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4. 教师总结与评价。教学反思: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学相 长。开展探究性的活动,打破了固定的学科界线,冲破了课堂、教材 的限制,可以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空间,通过课内、课外有机结 合,“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 水平,按照自己所习得的科学的程序、方法,手脑并用,进行研究。 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意识、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和应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对学生的兴趣的激发 和个性的发展也起着有益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