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储运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216484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储运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储运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储运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储运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储运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储运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储运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储运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次信息发布文本建设单位: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南京师范大学2016 年 7 月本文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南京师范大学所对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下个阶段 将在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 改完善或调整。1、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本工程位于已建停车场及四港池围堰之间,利用煤炭泊位T5、T9 机房留有的卸车、装船接口,建设煤炭储运堆场,货种 为煤炭,堆场年周转量1000 万吨,堆场容量(实际布置值)153 万吨。本工程共设候工楼、9#变电所、10#变电所 3 个单体,总 建筑面积6624.8m2

2、;构筑物有2#集水池、3#集水池、皮带机及 转接机房基础、防风网等。工程占地面积为57.2994hm2,工程南 部为海域,总用海面积33.1145hm2,已确权用海面积29.1845 hm2, 本次申请用海面积为3.93 hm2,工程不占用自然岸线。工程总投 资为 117943.23万元,施工期约12个月。占用海域全部位于河 北省乐亭县临港产业聚集区(京唐港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范围 内,且已经在区域建设用海实施阶段完成填海造地工作。陆域形成依托港池航道疏浚土方进行回填,为满足吹填造陆 的需要,回填作业采用先围后吹与边围边吹相结合,分区分阶段 回填的方式进行,最后整个回填区域一起形成陆域设计场地

3、。工 程地基处理采用强夯方式,其夯击能为2000 KNm。强夯施工可 由专用强夯机吊夯锤进行夯击,其夯击点数及遍数应满足设计要 求,强夯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夯坑回填,并进行场地整平及碾 压。由于本项目在规划用海阶段已经完成填海,因此所造成的环 境污染主要为道路、堆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生活污水 扬尘及噪声。营运期的污染物主要为堆场产生的含煤污水、生活污水、扬 尘、噪声、生活垃圾等。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春秋两季调查时间2014年6月、9月,水质调查站位 20个, 沉积物、生态调查站位 14 个。(1)水质环境质量现状2014 年 6 月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所有站位表、底层无 机氮均超

4、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超标率 100%,最大超标倍数 0.52 倍,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调查海域已受到无机氮的严重 污染;11 个站位层的磷酸盐超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但符合三类 海水水质标准;6 个站位的石油类超超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但符 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余评价因子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2014 年 9月评价结果表明:9个站位无机氮超二类海水水质 标准,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5 个站位磷酸盐超二类海水水质 标准,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余评价因子均符合二类海水水 质标准。(2)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2014年6月及 2014年 9月调查海域沉积物各因子评价指数 均小于 1,表明此次调查结果符

5、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3)海洋生物现状 通过两个航次调查数据表明,该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 度及物种丰富度较高,表明该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较好,种类间分布比较均匀。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布置于乐亭县临港产业聚集区(京唐港区)区域建设 用海规划散货作业区内,工程所在区域随区域造陆工程整体形 成,本次评价不再单独预测本工程陆域形成对于水动力条件及水 环境影响。本节引用乐亭县临港产业聚集区(京唐港区)区域 建设用海论证报告(报批稿.2011.9)中(包含本工程用海范 围)进行的水动力、冲淤等分析内容。(1)水动力环境影响分析规划用海工程完成后,京唐港形成新的港池,港池水深和

6、面 积都增加很大。在港池内部,由于水域面积增大,潮波在港池内 部传播。在港池以外,潮波由于受到港池外围堤的阻挡,在围堤 的东北方拐角和港口口门附近的潮波梯度增大,在远离围堤的海 域,潮波的形态没有大的变化。工程后,潮流主要变化在于:在围堤东北拐角处,潮流流速 增大;在口门引堤头附近的潮流增大;在围堤北段外侧,由于近 似垂直潮流方向的围堤阻挡,使得围堤附近的流速减小;在京唐 港口门引堤两侧也出现由于引堤作用形成的弱流区;京唐港内部 的港池,潮流流速比港池外弱小很多,新港池内不会出现急速的 潮流。(2)泥沙冲淤环境环境的影响分析由于工程围堤的建设主要是改变了围堤附近的潮流形态,在 围堤以远的海域,

7、潮流形态影响很小,港池外海的泥沙输运不会 通过港池入口的潮流进入到港池内部,因此,工程后在新港区内 部,可以保持不冲淤的状态,在口门内侧以冲刷为主,但是有小 范围的淤积形成航道阻挡,但是,由于航道外侧的潜堤对泥沙的 阻挡效果较好,预计不会有大量的泥沙涌进京唐港口门航道。在 围堤建设后,在围堤的北侧和东侧堤下会有淤积出现,在远离围 堤的海域有冲刷情形出现。本预测是只在正常天气条件下的规划工程建设后的潮流地 形冲淤趋势变化,根据在京唐港开阔海域的观测结果,工程海域 的年冲淤累计量大约为土30cm左右。但是在特殊恶劣天气过程 (强风暴潮、温带风暴)的作用下,本海域可能出现局地海岸的 骤淤和骤冲情况。

8、(3)对海水环境的影响分析由于项目所在的乐亭县临港产业聚集区(京唐港区)区域 建设用海论证报告(包含本工程用海范围)的填海造地已全部 完成,因此不再将水上施工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施工废水主要来自于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来源于混凝土转 筒和料罐的冲洗,每班末冲洗一次,每次用水量25m3。该部 分废水具有悬浮物浓度高、水量较小,间歇集中排放的特点,因 此在施工区设置蒸发池收集蒸发,施工结束后覆土掩埋。因此不 会对工程区附近海域的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类比同类建设项目, 按照现场施工人员60计,每人每天的生活污水发生量按80L估 算,则施工队伍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约4.8m3左右,建议在施工 营地设可移

9、动式环保型厕所,定期使用槽车运至市政污水处理厂 处理。本工程营运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新建的污水处理站处 理,同时在厂区建污水事故池,防止污水管道泄漏造成对环境的 影响;机修油污水经油污水分离设备处理,处理后同生活污水一 起排入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本工程绿化和道路喷 洒;堆场场区清洗污水及含煤雨水收集后通过厂区后用于绿化、 道路、场地冲洗用水,不在工程海域排放,不会对周边海水环境 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施工期、运营期产生的生产和生活污水不会对区域 环境产生明显影响。(4)对沉积物环境的影响煤尘入海,污染物质在上覆水相、沉积物相和间隙水相三相 中迁移转化,可能引起沉积物环境的变化,特别是

10、悬浮物质可能 通过吸附水体营养物质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并最终沉降到沉积 物表层,从而对环境造成潜在污染。本项目粉尘主要为煤尘,参 考秦皇岛主要离港煤种的浸泡实验成果。由浸泡实验结果可知: 全部污染因子浓度均未超过二级排放标准的限值。可见,本项目 运营期间煤尘入海对海域水质的影响不大,对沉积物环境基本上 没有影响。(5)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本项目申请用海3.9300 hm2。项目用海类型为填海造地,占 用了海域空间,因而生物资源的长期损失按照填海造地进行计 算,影响期限为20a。考虑到本项目位于已填海范围内,施工悬 浮物对生态影响不做计算。本项目位于浅滩,游泳生物不做计算。本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11、为项目占用海域导致底栖生物等的生存空间丧失,造成的底栖生物的损失,总损失额 4.9046 万元。(6)主要环境敏感区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本工程周边的工程海域环境敏感区主要有保护区、港口、农 渔业区、旅游区,包括打网岗渔港、海水养殖、池塘养殖、祥云 岛风景区等敏感区,距离本工程 6.59.0km。本项目布置于乐亭县临港产业聚集区(京唐港区)区域建设 用海规划散货作业区内,工程所在区域随区域造陆工程整体形 成。本次评价不再单独分析本工程陆域形成对敏感区的影响。本工程陆域施工、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废水、固体废物均不 直接排海;运营期间煤尘入海对海域水质的影响不大,对沉积物 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因此本工

12、程陆域施工、运营过程对工程周 边敏感区影响较小。4、环境风险本项目位于乐亭县临港产业聚集区(京唐港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范围内,目前陆域已形成,且现有标高为+4.0m,施工过 程中未发生环境风险事故,所以本项目用海环境风险源识别仅考 虑营运期海洋自然灾害和火灾的风险。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储运堆场工程堆存货种为焦煤,煤为可 燃物质,营运期煤堆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及处理过程中,可能 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本工程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控制火灾 事故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本工程对海 洋环境的事故风险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对海洋环境风险较小。5、环保措施施工期污染防治对策措施(1)污水处理措

13、施施工期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 活废水。施工机械投入使用过程中,各类机械冲洗将产生少量废水, 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废水产生量较少,形不成汇流,道路处于 施工阶段,这部分废水经过收集后用于泼洒地面抑尘,不外排, 对环境影响很小。项目拟在工程合适位置租赁周边房屋作为施工人员临时住 宿场所,就餐、住宿等生活依托周围基础设施。(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小施工大气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 施: 施工场地、施工车辆通道适时洒水;遇大风天气,应加大 喷洒水量及喷洒次数,尽量不施工,用蓬布遮盖堆积的土方并及 时清运; 运输车辆不宜装载过满,采用蓬布遮盖; 运输通道及时洒水,以

14、减轻汽车行驶扬尘; 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期。本项目工程量较小,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降低施工期废气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颗粒物W1.0mg/m3限值要求。由于项目施工期较短,沥青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为了 进一步减小沥青烟对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影响,建议铺设沥青 路面时,避免在清晨和夜晚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差的时候进行。(3)噪声防治对策措施 为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工程在施工时,满足施工要求时,将主要流动噪声源布置 在远离敏感点的地方,同时尽量采用低噪声

15、设备。 施工中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要求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午间(12:00 至14:00 之 间)、夜间(22:00至次日6:00之间)时段内施工;如确因工艺 要求必须连续施工时,应报市环境保护局,取得批准后,以公告 形式提前三天告知周围单位或居民,方可夜间连续施工。项目施工期间,临街楼房会受施工噪声的影响,在采取以上 控制措施后,可一定程度的减小施工噪声的影响,本项目工程量 较小,施工期短,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噪声影响随之结束。(4)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为减少建筑材料运输过程和土方在堆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 响,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 )车辆运输散

16、体物和废弃物时,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 适量,加盖遮布,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漏泥土。(2)产生的弃土在堆存过程中定时洒水,在干燥多风天气 加大喷洒次数,施工过程中,将弃土进行简单压实。(3)分段施工,避免开挖过长,在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4)在雨季时加盖篷布等措施,避免因暴雨冲刷弃土形成 “黄泥水”进入周边小区等敏感点。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细粒式混凝土、砖等,通过汽车运 输从周边地区购买。运营期污染防治对策措施(1)大气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汽车尾气保护对策措施 加强道路两侧绿化,种植能吸收或吸附汽车尾气中污染因子 的树种,以进一步减小汽车尾气的影响。2)扬尘保护对策措施绿地作为城市净化环境措施的作用与无绿地空间相比,具有 调节气候,降低空气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