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县2013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216001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涡阳县2013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涡阳县2013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涡阳县2013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省涡阳县2013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省涡阳县2013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涡阳县2013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涡阳县2013届高三地理第六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涡阳四中课改部2013届高三第6次月考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第卷(选择题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2325题。 23. 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24. 关于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B重要的棉花产区C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 D地表土是紫色土25. 关于所代

2、表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的长度大于 B的水能资源比丰富C、都流入太平洋 D是国际河流,只流经一个国家某中学生地理夏令营到我国南方进行野外考察,区域主要包括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地。读图回答2627题。26同学们到达丁山顶后,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从山下带来的水银气压表的读数变小 B太阳从西南方向落于地平线CGPS手持机显示的是2544 N 12328 E D水杯里的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27考察结束后,部分地理夏令营队员在QQ群中交流,其中发言最可信的队员是()A邂逅。一场盛夏的璀璨 B风景再美没你也out C江南style D残荷听雨下图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机器变化趋势统计图(

3、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高),读图回答2829题:2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电子制造业 B.服装制造业 C.食品加工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29.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人口迁移图11为“安徽省四个不同年份GDP总值及三大产业构成图。读图,完成3031题。30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 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 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 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步入工业化阶段A B C D31与1978年相比,目前安徽省()开放程度更高 资源输入量更少 区域竞争力更强

4、环境承载力更小A B C D图甲为某地气候资料图,图乙为该地牧草成长与需求关系图。读图回答3233题。32关于该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温和多雨 B风力沉积地貌广布C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 D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建在城市居民区的西北方向33该地M时间段的牧草不能够满足需要,主要原因是() A雨雪频繁 B人类破坏 C气温太低 D降水太少第卷 (非选择题 共168分)34(28分)读图6和图7回答下列问题。 图6 图7(1)比较甲乙两地10积温的差异,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甲地自古灌溉发达,盛产冬小麦、棉花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2)简述该区发展耕作业的有利自然区位因

5、素。(6分)(3)结合图7,分析甲地在图示某年1-9月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6分)(4)分析丙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8分)35. (28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有关要求。材料一:中部地区(指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部腹地,承东又启西,照南又顾北。中部地区的每一个发展步伐的外溢效应都能惠及东部和西部。综合分析中部地区就会发现,“中部崛起”战略具有“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如同在中部腹地安装一台强有力的发动机。 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转折为什么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材料二 :国家

6、“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送、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1) 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10分)(2)近年来,很多新兴产业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海外纷纷进入A、B等城市,请分析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6分) (3)图示地区南部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试从资源方面分析该地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区位因素,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12分)高三6考地理答案2327 CCBAA 2832 BDBCA 33 D34. (28分)(1)甲地l0的积温高

7、,为35004500(2分),秦岭10的积温低,为25003500(2分) 渭河平原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秦岭山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4分) (2)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光热充足(2分);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分);灌溉水源充足(2分)(3)该地区在小麦越冬期间可能出现冻害,因为该地区1-2月份气温明显低于常年(2分)。春季可能出现春旱,因为3-4月气温高于常年,降水低于常年(2分)。夏季农业遭受洪涝灾害,因为6、7、9月降水量大大超过常年(2分)。(4)水土流失(2分); 降水集中于夏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2分);黄土土质比较疏松(2分);地表植被覆盖率低(2分)35. (28分)(1)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10分)(2)廉价的土地 劳动力资源丰富 房租便宜 政策优惠 (任三点6分)(3)有利区位:有色金属矿种多,储量大;附近地区有大量廉价的水电作能源,开发成本低。(4分) 环境问题:开发矿山,破坏地表形态,易导致水土流失。(4分) 冶炼有色金属,排放酸性气体,产生酸雨酸雾。(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