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215483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七彩生活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七彩生活”这一主题,共安排了28篇文章,其中课文4篇,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9篇,经典诵读文章15篇。文章里处处洋溢着儿童生活七彩的图画。他们在教师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演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走进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设计理念: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为重点,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

2、的孩子 2.主题读写文章:孔雀舞、大自然的口哨、快乐的球赛、风筝、雨后春笋、彩色的梦、渡河少年、我爱画画、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3经典诵读文章:小小的日记本、花影、割草归来、草香、蟋蟀、漂水花、女孩子、积木城、秋千、我和我的船、北极熊在里面、万圣节过后、稚子弄冰、村晚、钓鱼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田字格中的生字。2读懂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童年的快乐。“两翼”目标:1阅读主题读写文章9篇,经典诵读.文章15篇,背诵自己喜欢的有没语句,积累语言。2引导学生运用“以读代讲”等方法,体会并能讲述文

3、章中的童年趣事。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童年带给自己的快乐。第一课时详案(单元导读课型)教学目标:1读背单元导读。2精读我们的民族小学,了解各民族儿童有爱团结的幸福学习生活,体会作者蕴含文中的自豪感。3学习主题读写文章孔雀舞,积累优美语句,体会傣族小朋友跳孔雀舞时的快乐。教学流程:一、 单元导入 1导入: 我们都有专属于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同学们一起来说说自己的童年生活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生举手说童年趣事)同学们的童年生活真丰富,你们还想了解一下名家的童年趣事吗?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第一单元,一起感受一下童年的快乐。 2出示单元导读: 我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绽放,处处

4、弥漫着挚爱的芬芳;我们的思想像河流一样奔涌,时时泛起真诚的波浪;我们的身心像小鸟一样,来到教室、走入球场、飞到边疆,七彩的翅膀让我们自由的飞翔。(二)全班齐读、男女合作双主读、个人读(三)积累背诵单元导读: 多优美的诗句呀!同学们能把它背诵下来吗?试一下吧! 教室引导背诵、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诵。3出示本单元所学文章,师生浏览,齐读课题。4逐篇提炼单元主题。二、学习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一)、 课题导入,引导链接1、 出示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读读课题,通过预习,你能说说这所学校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抓重点词语:民族)2、 根据我们所学的,你能说出你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吗?傣族、白族、景颇族

5、、阿昌族、纳西族、德昂族识记“傣、昌、昂”注:“昌”在古诗背诵的时候,有学生把“王昌龄”的“昌”读成了“冒”,所以可以根据这个进行知识迁移。3、 那你们知道这所学校在哪里吗?这是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4、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所学校。(二)、 读课文,整体感知1、 在预习的基础上,正确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2、 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3、 生字词学习摔跤 、穿戴、粗壮、孔雀舞、坪坝、蝴蝶、铜钟、凤尾竹(1) 自由读生词,读准字音。(2) 识记生词,理解词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生字的特点进行识记。“坪坝、蝴蝶、铜钟”三组词语,有共同的偏旁,理解词语。借助插图,认识“凤尾竹、铜钟”。4、 再读课文,说一

6、说,这所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美丽的、团结的、快乐的)完成:这所民族小学是一所( )的学校。(三)、 品读课文,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丽。1、 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说一说课文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美丽?2、 交流:(1)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在课文里写什么“绚丽多彩”?各民族的服装都是怎样的呢?教师检查预习,看看你都能认识哪些民族的服装?瞧穿戴不同(借助图片,对穿、戴进行理解),语言不同,却在了同一所学校。你能想象一下这所“绚丽多彩”的学校是怎样的?青青的草地上,( )的裙,( )的裙在飞舞;白白的墙根下,( )的衣,( )的衣在追逐;绿绿的枝叶间,( )的帽,(

7、)的饰品在闪动,真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景象。(2)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为什么你能从这些里面体会到美丽?(美丽的景色,文明的行为)读读这个句子,你能发现这个句子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向向向)第一段中,还有个句子,跟它很像,你找到了吗?(从从从)完成:同学们从( ),从( ),从( ),捡起了很多垃圾,学校很快变干净了。放学的路上,我向( ),向( ),向( )。3、 朗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品读第三、四段,感受边疆民族小学的精彩1、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它还是一所( 团结的)(有趣的)小学。你都从哪里看出来呢?2

8、、朗读第三段和第四段。3、交流:(1)这是一所有趣的学校。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A、如果你是一颗小树、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动物和小植物呢?B、 把你自己当做一种小动物或者小植物,读一读这句话。C、 是啊,这就是在边疆的民族小学。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A、你觉得这里有趣在哪里?(孔雀舞、摔跤)B、 是啊,这些表演是少数民族的人们他们所擅长的。有在(民族)小学,我们才能看到这些

9、表演。C、 松鼠、山狸,你能读出什么?这些动物在哪里你才能看到。(体会边疆)(2)除了美丽和有趣,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团结?找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重新回归整体。)(3)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出示句子: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树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朗读,多美的句子啊,背诵下来吧!朗读这个句子,说说民族小学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吗?假如,你就在这所学校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情感,读一读这段话吧!这段话写的真美,边疆小学就这样留在了我们的印象中,让我们也用两句话来写写我们自己的学校的特点吧。写一写、读一读、评一评二、 学习主题读写文章孔雀

10、舞 民族小学既美丽又团结快乐,瞧又有小朋友跳起孔雀舞了。1、 课件出示孔雀舞学生读文章说说自己感受到的快乐。三、 布置作业第四、五课时详案(以文带文)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阅读主题读写文章风筝感受各种各样风筝的美。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教学流程:一、 学习课文金色的草地 (一)激情引趣,创设“草地”

11、情境1.揭示课题。(课件演示:俄罗斯乡下的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看到过这样的金色的草地吗?看了有什么感受?再看看课文插图。(板书课题)2.认真读课题。(突出“金色”这个词)(设计意图:草地本来是“绿色”的,通过课件演示,观看插图,让学生对“金色的草地”这一景象产生浓厚兴趣,激起阅读期待。) (二)图文对照,欣赏草地美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课文,当我们把视线集中在图和文上时,你一定会发现,画家用他的神笔勾画出色彩斑斓的草地;作家用笔墨描写出草地的多彩多姿,请你们把图和文结合起来阅读,并给每个自然段拟个简短小标题。1.交流小标题并板书。(参考小标题:窗前的草地 快乐地玩耍 草地变颜色 可爱

12、的草地)(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观看插图,让直观图像与语言文字相对应,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味和对金色草地的憧憬,对草地早、中、晚不同时间颜色的变化及其原因产生好奇心,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三)品悟想象,解开“金色”之谜师: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兄弟俩的词语。从这些描写,我们看出什么?1.从玩耍,引起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蒲公英本不引人注目,然而,作者通过“装着”、“喊”、“使劲”、“吹”、“假装打哈欠”等一连串动作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时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的快乐,引起“我”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师:读课文第3自然段,“我”起得很早干什么?后来发现草地出现什

13、么现象?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仔细观察,解开颜色变化之谜。文章第3自然段叙述有一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原来,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这就是按照“早中晚”不同时间描写草地颜色由“绿色金色绿色”变化的过程。由此可见,解开草地“颜色变化”规律之谜,关键在于细心观察。(设计意图:第2第3自然段描写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时,对蒲公英

14、的观察产生兴趣,于是,进一步对草地进行观察,发现“早、中、晚”草地的颜色会改变,再通过仔细观察,懂得了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教学这一部分,要从“趣”字入手,借助想象,领悟“变化”;通过朗读,品味作者对草地的喜爱。同时感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四)品味优美的语句,体验童真童趣1.找出兄弟俩在草地上叫喊的句子读一读。(“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一本正经”是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意思。课文用“装着”、“喊”说明“我”的动作、语言是有意引起弟弟的注意。)2.找出兄弟俩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的句子细细品味。(“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这里巧用了“使劲”“吹”“假装打哈欠

15、”等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描写了“我”和弟弟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的快乐,体现了童真童趣。)3.找出草地变颜色的句子来欣赏。(“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多么有趣的现象,板书:早晨绿色中午金色 傍晚绿色 这是在玩耍中无意观察到草地变色的现象。)4.寻找草地变色原因的句子诵读。(“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抓住蒲公英花瓣的“张开”、“合上”解开了“草地”变色之谜,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要引导学生读熟、读懂,读中领会,读中感悟。)5.画出“我”喜爱蒲公英的句子精读。(“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