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213910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密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哈密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哈密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哈密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密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哈密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选择防风性能好、土层较厚、pH值7.58、含盐量不超过2%的中等肥力的沙性地块为宜。 2.整地 多选秋翻地,平整度要好,须将地中杂物清理洁净,前茬作物宜为苜蓿、小麦。 二、品种选择 高纬高寒地区选择生育期在90115天、长势强、果形好、耐贮运、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早金、86-1、新86等品系。 三、开沟播种 1.开沟 在播种前10天以上开瓜沟,以便有充分的时间晒沟。开南北沟,两沟间距3.84米,沟口宽1.2米、底宽0.5米,深度3540厘米。 2.铺膜 先铺膜,后播种。地膜幅宽6070厘米,铺膜前引水浸透播种带3

2、0厘米,水位保证在同一水平线上,铲除水平线上的浮土,将膜铺在同一水平线,要求顶部占膜幅宽的2/3以上,保证顶部有3040厘米的采光面,以提高地温,保证出苗率。 3.播种 一般采纳膜上点播,开穴播种,播种的穴位应置于距沟沿15厘米处,播深3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播后应准时进水,保墒。对于沙性较大的地块,应随时查墒补水,以保全苗。 4.定苗 依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来确定。株距为3545厘米,每亩保苗为750850株。 四、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播后准时查苗补种,2片真叶时定苗,去小留大,去弱留壮。同时进行苗期培土,也可将土块(直径为510厘米)放在上风处,拦住幼苗,防风压土。 2.整枝 依据地

3、块的肥力水平采纳不同的整枝方法,土壤肥力好的地块多采纳双蔓整枝,土壤肥力差的地块多采纳单蔓整枝。 3.中耕除草 中耕在灌头水前进行23次,深度为15厘米;结合中耕做好除草工作。 4.追肥 苗期头水前追施第1次肥,用量:二铵5千克、尿素3千克。施肥位置在株与株之间。结合施肥每隔710天喷施1次叶面肥。 坐果膨大期施第2次肥,用量为二铵5千克、尿素5千克、钾肥6千克。 对于沙性大、肥力差的土地应加大其施肥量,在瓜膨大期第2水过后进行第3次追肥,以保证有充分的肥力,预防后期脱肥。 5.灌水 结合第1次追肥应准时灌好头水,头水要求慢,并要低于播种带5厘米,保证花期有充分的水分,提高坐瓜率。灌完头水后,

4、每隔1012天灌1水,严禁水上瓜畦。 果实膨大期是最需要养分与水分的时期。一般沙性地46天灌1次水,水位线应掌握在种瓜带5厘米以下,细流、慢灌,严禁水上瓜畦,以防烂瓜。 后期灌水肯定要在播种带以下20厘米处为一水平线,要把握好墒情,防止炸瓜和霉烂。采收前710天停水。 6.翻瓜、垫瓜 当瓜上网纹后,要每隔7天翻动1次,向1个方向翻动,每次翻动三分之一的面,防止消失斑点,最好是用小木棒以三角外形将瓜垫起。 五、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疫霉病、白粉病、日灼病、蔓枯病等。常发病害为细菌性角斑病及疫霉病。防治方法:67月在第1次整枝后,进行预防工作。发觉病情应准时用药,可用百菌清。8月份也是瓜成熟期和各种病菌的发病高峰期,此工作肯定要准时,下药精确,措施到位。 六、采收 准时按要求采收,采收时要留10厘米丁字把。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